
圓桌論壇一
主持人:謝謝大家,我是華西證券的崔偉,也是本次圓桌論壇的主持人,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了六位嘉賓、車企,以及初創領袖們一起讨論。今天論壇的主題是掘金第一年的智能駕駛機會,我們希望能夠探讨賽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包括我們将産生哪些投資機會,然後進入場地的圓桌論壇環節。
今年的關鍵詞是智能駕駛新年,我們看到車企、車企在加速落地自動駕駛,從車企層面來看,有很多L3級車型在加速量産,在一些封閉的路段、碼頭等也在加速落地,第一個問題想和大家商量一下, 我們認為這個行業在過去兩年中發生了什麼變化,現在自動駕駛處于什麼階段?這兩年這個行業要決定哪些要素我們看到一些變化,首先請大家分享!
方忠友:謝謝!今年是自動駕駛的第一年,我個人認為自動駕駛被稱為第一年,目前自動駕駛的生态提升,從四個方面來看,首先是技術,傳統企業的汽車領域和網際網路相關技術,第二是廠商的介入,第三是資本的力量,第四是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認可, 接受和信任,最大的不足是目前的法律問題,個人投資能否解決,關鍵是自動駕駛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可能是生态問題 法律法規非常重要,法律法規可以解決人們的信任問題,相關需要發展。
今年的智能駕駛場景正在不斷完善,未來自動駕駛可以很好的發展,同一個品牌,自動駕駛的感覺完全不同,我都經曆過。
中國保監會正在做汽車安全,去年的新能源汽車保險産品,我們和中國保監會對于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制造帶來的很多思考問題,但我個人對未來自動駕駛的應用充滿信心。
崔偉:謝謝分享!方,我想再問一個問題,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主機廠自動駕駛,在技術和安全兩者之間的平衡,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方忠友:自動駕駛是一個網絡化問題,我們也在思考未來傳統企業慢慢減少,但一旦發生沖突如何承受,除了汽車、法律和保險支援也很重要。
崔偉:謝謝分享!下面我們還想聽聽車企幾位上司的意見,首先請廣汽Ean副總經理分享!
奚忠民:自動駕駛是超乎大家的想象,前兩年我們可能沒有想到,圍繞電動汽車平台創造駕駛技術,因為電動平台作為自動駕駛平台,剛才主持人還表示,自動駕駛從2020年開始推出AR,我問了所有自動駕駛的人,他們說在高速行駛上有新的體驗。
第二條是L4,我看到全街正在運作L4,這是另一條線,這條線可以看到軟體可能運作得很好,但沒有生産條件。可以看出,L4硬體現在還不成熟,但我認為軟體運作得更好,這一行我認為在2024年整個硬體條件下都是可用的,2024年将是小批量市場試運作,也許是2025年,2026年之後才真正量産。但我認為這兩條線将在2025年後成為真正的高層次自動駕駛曲線。這就是我對自動駕駛發展的看法。
崔偉:謝謝,剛才習近平還提到電動是最好的智能載體,在過去幾年裡,電動汽車的發展處于非常好的狀态,是以我們看到兩年來基于智能化推進的電動汽車也在明顯加快。剛才,習近平還談到了車企的增量戰略和直接跨越的戰略,到2025年,這兩者都将在這個階段逐漸開始形成高水準的自動駕駛汽車。我們也會通過剛才的股東大會,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個行業的分享。
下面想聽聽作為汽車新勢力的優秀代表,魏瑪的張總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看法?請!
張然:大家下午好!首先,今天能來亦莊我還是比較興奮的,為什麼?2010年,我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亦莊的一家小旅館裡度過,但現在這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項目。十一年後回到亦莊,看到亦莊的發展一直欣欣向榮,正如少數幾個上司所說,是以感受千裡。
我想借此機會表達幾點,首先,類似于今天的證券日報研讨會,其實之前行業内有過不同的讨論,我記得參加過新能源汽車的讨論,有一個整體的新行業,包括金融、保險、二手車,全新的生态發展。今天我們在這裡讨論的是自動駕駛還是智能駕駛的話題,其實所有這些讨論都是一個個趨勢一個趨勢的過程,也就是說,汽車行業到現在正面臨着一些新的機遇和挑戰,從魏瑪這個篇幅來看,我想說幾句Wima在過去幾年裡做這項工作的話, 然後談談我的想法。
魏瑪的核心訴求是把我們放在各個行業我們看到的東西,一種可以一步一步實作的方式,在市場上消費者可以反映出來,我們通過汽車一步一步,先是智能駕駛做倉庫,然後是L2,現在是有限場景L4,慢慢在過程中, 個人覺得我們在學習,當然,這個學習坡度陡峭,我們是一個快速的學習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全行業的學習,之前的行業上司說得非常多,總的來說,智能化問題不是某一企業或一個環節可以全面克服和解決的,必須全部在場, 包括許多企業誰沒有在場一起推廣的結果。但我想說的是,它将彙集在車内的這款産品,作為大成在消費者面前的表現,讓他們感受和體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非常幸運地做到了整車關聯和上下遊所有合作夥伴來探讨這個問題,這裡我想表達的另一點是,現在我們發現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的是,原有的行業可能沒有人才結構或者比較薄弱或者需要改造, 這些我們後來開始聊聊,我先把這個話題拉出來,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參與行業尋找很多具體問題要解決的問題,剛才還談到了智能汽車發展的總體方向,我們有自己的判斷,一會兒可以進一步做溝通,謝謝!
崔偉:謝謝你的一般觀點!張總提到一句話,我覺得現在真的非常明顯的是汽車行業的變化感覺,已經有很多跨界,不僅僅是車企,還有很多新品包括軟體、算法等,這些都會貫穿汽車産業鍊,兩年來整個行業的學習曲線越來越陡峭, 我們看到的結果是,這條賽道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這要歸功于張總的觀點!
吉利高端電品牌杆,就在10月份資料我們了解到極點001将開始發貨,相信袁總對這條賽道總是有很多看法,請袁總!
袁偉:謝謝主持人!剛才張總提到一個我特别同意的字,智能駕駛是現在水進入運河的狀态,剛才方總提到智能化的步伐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得多,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知道自動駕駛涉及的行業,無論是感覺, 使用不同場景的決策或商業報道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作為主辦工廠在不同場景下不同地點的産業鍊合作夥伴,能夠走到一起,讓每個人都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從這個角度來看,8月底我們做了一輪共同投資和共創簽約儀式, 我們還發現,在半導體領域,自動駕駛行業積累了很多合作夥伴,希望在整個行業變革過程中能夠聚集更多的跨界力量,最後,為整個智能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發展一點力量。
崔偉:袁詠儀也提到了跨界這個詞,現在的汽車已經不是過去100年完全以硬體為主導,現在有很多晶片、軟體、算法等加入行業,今天的圓桌會議安排還是很有意義的,有像中國保險研究這樣的權威第三方,還有車企, 而一些原本在這個生态中可能100年沒見過,但現在一些晶片、自動駕駛儀和算法公司已經開始向這個産業鍊走去,現在還想問問地平線的王磊總是和大家分享作為行業變數的新Branchtron子軌道,你覺得這個行業現在在變什麼?
王磊:說到變數,我感覺自己穿的是一件公司文化的襯衫。我以前在公司裡穿牛仔褲,但現在我把牛仔褲穿出來,如果你能從穿牛仔褲中看到變化的話。習近平說,黨的崛起,從每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來看還是很深的感情,我們去年剛剛點亮了我們的晶片,今年在新版中理想亮亮了兩顆晶片,這些年對于我們變化很大,我們從小企業的角度感受很深, 當然,也有一些車企,比如廣汽産品,是什麼力量從這個行業不被消費者接受到目前的蓬勃發展趨勢呢?我們覺得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比較大,剛才崔先生也表示,電動可能是智能的先見之明,先是電動再智能,上個月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達到了20%左右,如果電動汽車的普及率達到20%,這是一個特别大的智能車身。也給我們一些安慰,隻是長安的李總是在分享他們的産品,最初我們說2030年要實作蓬勃發展的程度,剛才長安的PPT說2025年要實作75%,這對我們的上遊供應商來說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消息。是以數量非常大。
其次,我們覺得中國消費者比其他地方的消費者都好,我們覺得90%以上的中國客戶願意花點錢購買自動駕駛功能的這種配置和服務,長安李總是分享這個觀點,客戶群也非常大。再加上中國一些如縱向、視野、了解消費者等的出現,也要開拓産品供應商,有市場,有産品,有本土企業一起幫助,這才是真正帶動大趨勢向前發展的。
崔偉:感謝王磊的全員分享,王磊還提到,中國的智能駕駛可能更樂觀,我們其實很樂觀,電氣化一直走在前列,智能化的進步也是世界領先的,我們也想聽聽技術的角度,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也有很多公司參與算法, 等等,想聽聽黃先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黃傑:大家好!我是來自The Eye Technology的Huang Jie。每次我們去論壇,我們都會聽到人們談論場景,生态,商業模式,甚至更多關于資料權利共享。因為我們從事的是自動駕駛這個方向的軟硬體系統供應商,其實我們的經驗非常深刻,包括平台上的幾個嘉賓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Horizon在内的幾家主機廠,包括一般提到的保險,其實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從現場看,市場是不斷成熟的,确實像方總常說的,保單、保險配套的技術不斷成熟,對于大衆來說,這是我個人認為一個相對長久的商業模式落地場景。
此外,一些商業應用、礦山、港口等,以及高速公路重型卡車确實會在行業内落地,提供一些相應的服務。因為我一直停車這個場景,子品類會在現場個人消費經營與出行乘用車,是以在整個行業的綜合發展中,停車場真的是第一塊落地,今年年底确實會有幾家主機廠全程服務落地,這是一部分。
包括提到生态,在自動駕駛落地時确實會面臨我們的責任,在停車場看保險,确定保險定價其實是要有一些原始資料,積累大資料做精算,早期需要有保險公司跟我們一起探索,首先是資料定價, 其次是責任識别環節,從汽車到保險公司系統,識别方案、客服索賠,整個環節比較早,或者需要做一些工作。
說到商業模式,剛才長安集團的李偉将軍也提到了APA 7.0,也提到了商業模式,很榮幸他提到了這兩個關鍵方向,是技術和長安集團深度合作的兩個部分,說到資料維權,我個人曾經做過網際網路, 資料權利其實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 首先,非常貼近國家政策、使用者隐私保密、脫敏資料共享,包括這些資料在未來如何創造一些價值,然後在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中扮演什麼角色,我想類比網際網路公司建立平台的方法, 通常平台軟體方面的方式向服務商開放,然後為使用者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無論是移動服務還是行業應用服務,其中都有一些。
主機廠、供應商對使用者來說,我個人認為這個生态鍊是可以借鑒的,因為資料共享我們做好了資料安全保障的工作,除了做好資料脫敏的嚴格規劃外,第三是什麼樣的資料,如何共享,其實在大家的生态中都有一定的開放性,當資料可以很好地利用起來, 一方面改進算法,這很重要,第二方面可以深刻了解使用者出行行為,這是一個全面的行為,不是為别人做的,最後做更好的技術安全,還可以研究我們的研發,更好的投入應用,這是我的一些見解, 謝謝!
崔偉:謝謝你,黃!剛才黃總分享了行業内的變化,催生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第二個問題,我們想和大家談談技術路徑和商業模式的話題。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智能過程中的晶片、計算平台和算法可能是其中的核心。現在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比較典型的全棧式自學,請問你關于自學和外部供應商的兩種看待方式呢?首先,請始終來談談您的觀點!
方忠友:好吧,我們最終形成的汽車這個産品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我們從這個方面來關注,從這個方面來考慮隻是主持人說的将來如何分工,分工很重要,分工背後的成本,一個企業擁有的連鎖成品,估計這個産品的消費者可能不接受。二、分工合作的邊界誰來引領,品牌這方面也很重要,個人感覺技術問題,我不是專家,談一談一些個人的感受和想法,當年智能駕駛,我們回歸消費者的了解,消費車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首先是安全,安全首先是駕駛過程中的安全,第二是賽道安全的資料,第三是萬一出現問題,隻要你是網際網路,一定有外界的原因,除了什麼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安全問題。
第二,使用成本。目前,尤其是中高端人士都是自動駕駛使用者,他們的時間可能更有價值,那麼如何解決成本問題呢?就個人而言,我們從L3到L4等等,這個行業不是第一個企業能完成的,二是如何互相合作,三是合作過程中如何解決相關的法律法規問題,發展法沒有解決,業主對企業的信任度一定不能高, 是以無論是軟體、環境等等,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其實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個人認為,要大家坐下來形成一個标準,剛才桌上還談到了L3、L4、L5到底是什麼标準,标準是明确的,标準明确了大家可以配合的,我不一定是專業的, 謝謝!
崔偉:方總提到一個關鍵點,無論分工合作如何,最終還是要回報消費者。剛才提到的一個算法也很重要,業界的觀點是做一個全方位的自學也是能夠不斷推廣未來産品,或者想從車企的角度問一問,你覺得自研和外部供應商有什麼看法,你怎麼看?
奚忠民:Autopilot分為硬體和軟體兩條線,分為三個層次,硬體是底層,感覺,以上是預控,軟體是作業系統,中間層,L3是感覺軟體,這三個是監管和場景應用。對于車企來說,如果條件肯定是整套,所有的技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有的資料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這是最好的辦法,在中國華為可能也想這樣做,但是整線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成本、時間、人才,主機廠現在能聚集這麼多技術積累的人才嗎?這很難。
現在怎麼做,從硬體的角度來看,感覺、傳感器、晶片,易于控制,我覺得這是1.0,可以在行業内和大家合作,一起做,這個主機廠完全不用自己做,完全跟合作夥伴一起做。從軟體作業系統的角度來看,現在主機廠沒有幹燥的條件,感覺程式也沒有幹燥的條件,如果我們能做到,就沒有什麼适合他們了。但有一點,頂層、監管和場景應用層,我覺得這是主機廠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東西,不要有幻想,主機廠不會給你,如果主機廠給你這個,那麼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是以控制了場景, 這是我們拿錢的方式,這是不可能的。從現在開始,主機廠目前最直接的就是我們要牢牢把握監管和場景,因為這樣無法停止疊代軟體,可以不斷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體驗,這是主機廠必須掌握的性能。在自動駕駛汽車中,沒有這項技術就不可能混合。如果主機廠有這部分,你放心主機廠會打闆,至于打到的運作性能,就看是否有人打開作業系統,其實作業系統不能太多,就一兩個固定下來,這個邏輯是現在主機廠可能不具備整個堆棧的能力, 但主機廠肯定會做應用層,肯定會打到感覺層,這就是我的觀點。
崔偉:習近平的總體觀點還是很明确的,産品應用層一定要掌握在主機廠手中,主機廠一定會做到,對于下一個感覺,有晶片等等還是要考慮合作的方式,因為這也要看車企的布局。魏瑪的張,你覺得這個話題怎麼樣?
張然:從幾個層面來讨論這個問題,首先,科技創新這件事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随機性,即使我說我想做這件事,或者做某産業鍊,是不是我能做到的,可能别人想攻擊我現在做的事情, 其實,新興産業恰恰是原有行業對我們自身參與的影響很大,我覺得這是技術本身的規律,我們不能忘記這一點。在這個前提下,我個人認為,未來必須全産業鍊協調,才能産生最有效的技術路徑,這是第一種觀點。
其次,無論我們在這個産業鍊中處于哪個環節,我們不需要太着急,我們可能做主機廠層面的經驗更多,我說主機廠到底的核心價值在哪裡?想想去,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要大家分享,好像我們有很多廚師,有的都是五星,三星,有的是路邊廚師,都叫廚師,主機廠有叫BPA,有叫什麼名字,都叫主機廠,為什麼有高低都有好有壞?事實上,主機廠的核心是能夠在整個價值鍊中具有相當的整合能力,可以對消費市場有深入的洞察力,對工程語言的洞察力,然後通過合理配置設定剛剛提到的成本,将整個供應鍊系統結合起來,然後按時,按品質, 按數量、按成本、按投資,這些都是最比對的,然後幾十萬的生産出來高效銷售,一個來回就是一個産品,一周又一周的産品更新,一直保持着。它被稱為三星級廚師,否則明天就不會有一個。我認為這是一個核心認可,至少是我自己的認可。
其次,不排除廚師有他自己的一些秘密,比如我在這裡專門制作的醬汁,他不會與他人分享。我仍然堅信,剛才看到讨論的話題也說,有網際網路系統,有汽車工業零部件系統,有整車系統,還有其他不同的系統,等等,都在進入這個領域,未來誰能赢?我不認為這是好的判斷,但我不認為任何人應該排除在這個領域,隻要他把合理的配置設定放在一起,有效地整合資源,他就有機會獲勝。
崔偉:張總用一個生動的廚師的例子來展示自己的觀點,下面我們想和袁媛聊聊,第一個平台的吉利量産,他不僅要做平台車,還要做一些生态學,我想問你如何看待自學分工的問題?
袁偉:把鏡頭往後拉一點,用比較長的時間去看,其實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在整個汽車工業發展的100多年裡,我們一直在讨論,整個L車行業的邊界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我們有了更好的博弈, 然後有一個邊界,我們還在博弈,也讨論我們與供應商的不同互動,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回過頭來看,作為主機廠我們更關心的,首先,我們如何确認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或者我們這個方向必須做得好。剛才方總提到我們最關心的,最關心的其實是我們和使用者的互動,我們并不是真的給使用者帶來與别人不同的體驗,更進階的體驗,更好的體驗。這為主機廠和使用者之間的溝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不僅僅是談論供應鍊。其次,我們如何在供應鍊上與供應商合作夥伴建立更好的關系,無論是之前的電氣化轉型,現在是智能投資,未來更多其他方面的投資,其實在整個生态系統的發展中單靠主機一線肯定是不夠的。最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創造利益共同體,如何創造共同投資、創造,我們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行業氛圍,從整個産業鍊上上下,從生态圈周圍聚集,這是我們主辦廠最重要、最關鍵的事情。
崔偉:袁詠儀總是提到幾個關鍵詞,非常清楚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個主機廠要做到這一點的邊界在哪裡,也提到了一般的觀點,使用者與消費者的互動,如何做出消費者和使用者滿意的産品,這是最終的核心,包括與供應商有整體的共創和協同發展。在聽取了幾位車企嘉賓的意見後,我們也想聽聽優秀供應商代表的意見,下面請王某談談。
王磊:剛才聽張說,他說要尊重科技發展規律,這是現在思考的問題,其實很多東西要尊重,如果是零部件,就必須尊重零部件制造業的規模,比如現在像吉利汽車這樣的150萬輛汽車,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60%~70%的市場佔有率,由主機廠做零部件,準備說這個零部件不能在不久的将來與所有汽車廠共享,大約零件的市場佔有率是零到七,我如何以零到七的市場佔有率獲利是一個悖論。現在這個行業更多的是要打開自己的電池産業鍊,如果從制造的角度來看,是制造越重就不應該自己做,越輕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因為很容易規模化的過程,放棄一些困難的事情給供應商去做,這件事是對的。現在的晶片行業很典型,非常長期的投資,當然我們沒有重資産,但研發無形資産的投入很多,回報可能也要依靠非常大的金額來獲得回報,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些東西是衆包,有些東西是研究。
崔偉:我想問王一個問題,大計算晶片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在智能化的一條軌道上,你提到作為供應商的優勢就是能夠為很多主機廠提供容易形成的效果,在這個軌道上,你認為中國企業與國外相比有什麼差距和優勢?
王磊:我可能隻是在地平線上,我們是一家非常開放和相容的公司,呼籲利他主義哲學。我們會具體希望客戶生産什麼樣的産品,他需要一個黑匣子的産品,或者需要一個白盒的産品,如果環境主要開放,我們會做這樣一種形式的産品。現在的Horizon産品結果,你會說我們是一家晶片公司,其實我們做的不僅僅是晶片。我們在晶片上做算法,為了讓主機廠更好地利用我們的算法,我們會給他開發一套算法工具鍊,為了用好的雲疊代,我們有一套雲平台供他們使用,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有各種智能駕駛艙, 智能駕駛對于每個人來說,我們就像一個餐廳菜單,按需點餐,我們也是一個菜單,我們非常開放,是以我們和很多國際晶片廠商他們不向公衆開放,他們的很多東西都不向公衆開放,但視野非常開放。從短期來看,你可能會發現,我們有這麼多的合作夥伴,我們已經有14款機型已經量産,截至上一次釋出,到7月底我們已經釋出了超過60萬顆晶片,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量,這讓我們堅信,開放的環境是在中國更好的主機廠和一級合作夥伴的雙赢之路。
崔偉:謝謝!王健林提到的一個關鍵詞是中國與國外的差距,地平線與其他廠商的差距是開放的。盡管技術也是供應商,但黃總在上一個話題上抛出一些關于商業模式和分工的觀點,關于我們讨論的話題,你有什麼要和我們分享的嗎?作為供應商的定位是什麼?
黃傑:謝謝!正如剛才整個觀點所說,我們是從硬體到軟體再到系統都在做,直白說整個領域的投入還是相當完整的,我覺得自動駕駛這樣的發展階段,其實在社會上有很多企業,他們真的是專業從事藝術行業, 從縱向的角度來看,我們從L1、L0開始,一路到L3+,再到自動泊車,我們發現之前在備件的供應中,其實在生産和制造硬體的疊代速度比較快,到L3的時候其實是使用地圖,使用引擎包括使用感覺算法和車輛控制等組合, 我們體驗到的技術融合非常強,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安全在自動駕駛是第一階段,我覺得參與者從他關注的方向出發,跟主機廠好,其他供應商好,我覺得第一個是開放的,整套資訊我們可以提供, 還可以在SDK上輸出一些軟體,這樣可以強項出來,我們去合作,把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做好。同時,我們也認為,除了合作之外,一些資本有一定的整合,這可以更好地推動現階段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然後加快,整體上我們還是非常開放的,行業也應該更加開放。
崔偉:謝謝你,黃!在我們今天圓桌會議的開始,我們首先談到了行業的階段性、關鍵要素和商業模式,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回到該領域的主題,您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的競争格局?因為除了原來的參會者之外,現在還有華為、小米等技術公司的負責人開始加入,想邀請嘉賓來讨論未來的競争格局,首先請大家談談您的看法。
方忠友:我個人認為,誰最終能赢,也許每個人都赢了,也許很多人在走下坡路,這是資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認為,自動駕駛的基礎延續到盡頭,包括自身的算法,包括網絡也不錯,這是一個基礎,有三個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它似乎與技術沒有任何關系,但與技術的應用非常相關。
首先,還是要回歸生态,真正到使用者手中,技術解決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在技術研發過程中誰能考慮到接下來的幾個問題。我個人或這個觀點,目前華為等科技公司,要做到安全、成本可控、産品非常好,要完成難度還是很大,或者需要合作配合配合,包括國家的法律環境、文化環境,最重要的是誠信,産業鍊不能很好地互相配合, 首先是标準,有誠信,因為誠信是中國文化的短版,如果這個短闆被解決,這樣的産品到使用者的手中是合格的,我個人認為,在這條跑道上一定是和諧共處,可能是誰在領先,一個港口誰将主宰它是可能的, 但定價要定下來,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軟體國家如果不從法律、文化、誠信出發去解決,客戶不敢用,沒有好的技術不能改變資金需求的力量,誰能赢,我們想找到你期望的東西,期望是非常重要的。
崔薇:謝謝你,方!我們問車企的嘉賓,廣汽董事長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我們作為一家車企如何應對行業内正在發生的變化?
奚忠民:這是誰能赢的問題,其實我們四年前在美國讨論過這個問題,四年前美中差距很大。美國人問我一個問題,你認為谷歌好還是特斯拉好?很多人認為是谷歌,谷歌的軟體做得很好,但現在事實表明特斯拉更好,為什麼?其實,我們忽略了特斯拉擁有資料這一點,資料的閉環是由不斷進化、進化造成的。未來,無論我們進入這個企業的是誰,你能不能把關門資料做好,有資料,現在我們說今天是高速公路試點,明天說路可以走下去,後天說收費站可以通,不斷在更新軟體疊代。是以要赢,你必須赢。現在很多企業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很多軟體公司運作在自己的資料量之外,都很小,他們想尋求與主機廠合作,使資料量更大。包括我們的合作夥伴,他們和我們一起做軟體開發,資料非常重要。包括華為在内的華為也表示,資料應該在這一領域共享和完成。我認為關鍵是,無論誰能在這個行業中做得好,你是否有能力在閉環上進行疊代。如果沒有資料,軟體就會變得更好,沒有資料不驗證,不知道真正的問題,赢或赢就是你的資料可以做得更好的問題。
其次,自動駕駛收費的問題,現在是圍繞資料疊代可以收費的問題,因為資料還沒有做得很完整,如果有一天自動駕駛做一個非常完整的閉環,成為一個必要的時間可能被收費結束,現在短期收費給你,方總是說他們必須符合我們的安全标準, 這是标準時間,但我認為有一個充電系統,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成本稍高,就是我多放一點硬體布,未來都是向上的,軟體根據硬體慢慢放,這是一個連續充電的模型,但是這個模型使用起來不是很好,前面成本花得太多這個特點就是硬體可以即插即用, 我開發的硬體不插電,即插即用,軟體往往是新的,這種模式對于自動駕駛和産生新的業務應用模式,無論什麼業務應用模式,我都希望主機廠也發揮未來産業整合的大趨勢。
崔偉:謝謝你,習先生!确定未來競争格局的核心因素是誰能很好地關閉資料。也請問威馬的張将軍,您如何看待這個話題未來的競争格局?
張然:我自己是經濟學的學生,我認為在很多行業競争的戰略角度來看,一些經濟學的基本規律我們還是想認識的,在汽車領域,剛剛說整車是一個大地方,越是上遊就有一些技術被分類, 相對而言,做一些時相封閉的壟斷是可能的,但是當你想要獲得壟斷利益時,你想穿透整車環節,它會自相沖突,我們看到,比如比亞迪自己制造電池,同時制造整車,當他想把自己的電池賣給其他汽車制造商時,就會形成戰略沖突, 人們說你要跟我競争車市,還要賣我的電池,将來你的最新産品給誰?或者,當未來出現産品缺口時,誰将首先供應?我不是說現在有這個問題,我是說它會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是以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例如,博世,這家德國公司是一家非常著名的汽車零部件公司,他可能并不比世界頂級汽車廠差,但博世的原來他說我願意做汽車上所有零部件的開發, 但隻有一件事我不做,那就是整輛車,因為他意識到了内在的沖突,如果進入汽車和他自己的商業沖突。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剛才說的關于戰略混亂,當一些網際網路公司也在深入自動駕駛并希望進入汽車領域時。
其次,剛才提到的戰略混亂有解決辦法,除非能在下遊形成壟斷,但汽車行業能形成壟斷嗎?我不這麼認為,現在我們把汽車行業看作一個競争激烈的行業,原因何在?我覺得其實想起來比較簡單,就是消費者想要有一個非常不同的差異化産品訴求。我們現在看到的,公路車品種繁多,比冰箱、彩電更甚,但卻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資金投入環節,如果你投資一家主機廠可能需要數十億來生産一百二十萬輛汽車,全球對新車的需求量是每年1萬輛,如果要形成壟斷, 不說50%,你30%,投資多少?當你有這麼大的投資量,而你卻希望隻有少數産品能獲得最多的銷量,那麼消費者的偏好開始發生變化,就意味着你的整體投資思路發生了變化。正是因為這些迷茫,導緻當下的行業,導緻終端你會發現,其實我們都想通過一些差異化,形成自己的份額,你想更進一步,現在世界三大汽車廠,每股份額在15%左右,這也顯示出一個大問題。
剛才我想舉出這些例子,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正在做一些戰略呼籲或者回到戰略的源頭,它的一些潛力是不合理的還是内部沒有沖突的。謝謝!
崔偉:謝謝!張總總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談談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接下來時間就給袁将軍!
袁偉:首先,我們想看看我們在談論智能駕駛時談論了什麼。智能駕駛從産業鍊上有感覺、決策、實施、晶片設計、制造、算法等不同的場景,商用車、乘用車,你問我有沒有可能把整個智能駕駛的混合所有子軌道都覆寫,可以做得非常好,從我們的角度參與投入,不同的人力資源, 不同的技能,對這項技術的要求比較差異化,我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至于每一個曲目和晶片,比如别人是否會在一段時間内領先于别人,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正如我剛才所說,第一個問題是主機廠的邊界在哪裡,第二個問題是在主機廠不做的地方,我們不應該有更開放包容的态度,或者回到所謂的利益共同體,供應商合作夥伴如何跟上下遊的步伐,把事情做大, 保證整個産業鍊、生态鍊我們都能有其應有的經濟回報,這或許是更多的要素。
崔偉:袁也正在把他作為主辦廠,未來逐漸思考問題,如何落地做自己的那一份。由于時間關系,下面請大家用一句話給整個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做一個留言。
王磊:今天是資本論壇,如果我們真的有一個資訊,那就是希望在這個行業中好時光,資本與我們同在,但行業會有高有低,在低谷中也希望資本與我們一起克服困難時期,向前邁進。
黃傑:我覺得王總一直認為非常相似,首先,我認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需要非常大的投入,當然沒有少一點資金支援,說到資訊,我認為是更多的資金支援,更好的研發成果,給全社會,服務于使用者的所有者。謝謝!
方忠友:謝謝!今年是自動駕駛的第一年,自動駕駛走上了新的賽道,這條賽道是沒有盡頭的,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協作來赢得勝利,今天我看到大部分民族品牌都是國内的,如果不合作,就無法取勝,這條路很長,很艱難,我覺得合作要做好分工, 找到統一的語言,面對消費者和大家,大家都在這條賽道上得到自己的結果,謝謝!
奚忠民:從産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資本有一個特點,從今年或去年以前開始,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在合作,出台2.5戰略,基本上是對外合作。但你可以看到今年是一個分水嶺,今年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要求已經領先世界,你尋找國外供應商基本上沒有合作的可能,因為他們跟不上步伐,今年不管硬體角度,包括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其實我們的合作夥伴已經轉移到了國内的合作夥伴, 包括地平線、概覽、雷達還有很多等等,這是一個轉折點。從國外到國内,而此次合作是世界領先,性能也是領先的。我認為從今天開始是一個分水嶺,中國的自動駕駛将從今天開始引領世界,做世界上最好的。謝謝!
張然:我現在想說一個話題,說人類的未來有點誇張,我覺得整個行業,包括中國,包括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隻有協調,就像前面說的,走好這條路是可能的。
謝謝!
袁偉:謝謝!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企業一直強調共創,不僅與使用者和消費者共同創造,更與産業鍊、生态、合作夥伴共同創造,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共同投資、共創,未來自動駕駛行業,中國企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
崔薇:謝謝各位來賓!最後,總有提到,這種變化并不是終點,我們也認為目前汽車行業的變革應該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我們都在其中,剛才你反複提到開放、分享、協作,我們也非常期待看到中國産業鍊企業最終能在這場馬拉松中取勝, 非常感謝您抽出寶貴時間,圓桌會議現已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