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甫紀念館,附圖
東南網8月27日(本網記者陳楠)記者獲悉,《1866年船舶管理》今晚将播出最新一集,節目進入嚴甫的家鄉,講述他離開這裡的故事,成為"精通西方研究的第一人"。
陽栖村位于福州市倉山區外山鎮,是燕福的故鄉。1866年冬天,年僅14歲的嚴福從這裡出發,一年級進入船舶管理學院,開始了他非凡的人生。
嚴甫在船舶管理學院全面接觸英語、幾何、化學、航海等西方新知識,187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随後在船上實習。1877年,他被派往英國留學,回國後,在北洋水利大師學校的外國東正教學校船舶管理學校任教,并擔任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
正午海戰敗後,燕甫在直報上發表了《論世界變革的迫切需要》、《原強者》、《原強者》《死亡抉擇》五篇政治理論,闡述自己的變革思想,然後開始将西方思想引入中文譯本, 并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翻譯家和思想家。
記者了解到,楊琦俪福故居2018年修繕,占地面積745平方米,格局兩變成三個開放式房間,由前後廳、左右房、前後天井等組成,燕福住在第二進皮皮西,閱覽室第一。
離故居不遠處是楊淅燕宗宇和楊淅延福紀念館的所在地。2003年,重災人員嚴小鵬重建了楊琦燕的宗章,并在18年間建造了楊琦炎紀念館和顔福家訓堂。
2019年,福州倉山的楊岐岩府紀念館進行了更新,向楊琦介紹了閻福的生平和起源。閻甫放在陳列櫃裡的譯本極具價值,包括1902年南洋公學第一版《原富人》,商務出版社出版的105年前的《社會解讀》,以及1915年商業出版社出版的《群學》。
據介紹,今晚22時,福建電視台綜合頻道将播出《1866年船舶管理》,我們一起回顧過去,那将延續一個世紀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