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奇(學名:Culicicapa ceylonensis):重6-11克,身長102-130毫米。方尾雄性和雌性羽毛的顔色相似。前額、頭頂、枕形、後頸深灰色或黑灰色,部分頭部棕灰色,頭部一側,頸部側灰色。背部、肩部、腰部、尾部覆寫着明亮的黃綠色或橄榄綠色,腰部色澤鮮豔,月亮時有幾片純黃色。翅膀上覆寫着橄榄綠色黃色,飛羽深褐色,外羽毛黃色,前兩根初級羽毛黃色羽毛較窄,其餘羽毛較寬,特别是次級羽毛較寬。尾褐色,尾羽邊緣綠黃色。上颚,喉嚨,胸部和臉頰是灰色的,其餘的是黃色的。虹膜深褐色,上口黑,下口角棕色,文字肉黃色或肉色。

中國分布在西藏、四川、甘肅、陝西、湖北、湖南、貴州、廣西、雲南、廣東等地。雲南亞種在中國中南部、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繁殖。這些鳥在河北省北戴河市可以看到。
主要栖息在常綠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針葉林和山邊林緣灌木叢和海拔2600米以下的竹林,特别是沿河谷的山、溪流和森林,也有農田、土地和村莊附近的次生林和人工林和果園。方大亭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季候鳥,雲南的停留鳥,粵港的冬季候鳥。通常在3月底和4月初已經遷往貴州、四川等繁殖地,10月開始遷回。通常單獨或成對,有時與3-5個小團體整合。樹栖,多在樹上和樹枝與樹葉之間覓食,也經常到森林和森林邊緣的灌木叢中覓食,有時甚至下到地面捕食昆蟲,但更多時候是通過飛來捕食。叽叽喳喳是清晰而甜美的口哨别緻的...Chiree-chilee,在兩個音節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音高上重音,也聽起來是churrru的哔哔聲和輕柔的坑坑。主要以翅膀、鱗片翅膀、直翅膀、膜翅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還吃蝗蟲、甲蟲、蜘蛛等無脊椎動物的食物。
繁殖期5月至8月。也許每年繁殖兩個巢穴。巢建在岸上的岩石和樹枝上,由苔藓制成,毛發少量,巢大小直徑7-9厘米,直徑4-5.5厘米,深3厘米,每個巢3-4個卵,淡黃色的卵,棕褐色和紫藍色斑點,特别是末端緻密,大小為14.8毫米-12.6毫米,平均重量為1.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