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新,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2020年對人類來說是艱難的一年。新的冠狀肺炎大流行凸顯了我們在不斷變化的自然環境中的脆弱性。為了生存,許多人不得不從新的旗幟和靈感中尋找希望。

鳥類、蟲子、魚類和哺乳動物也表現出了它們的聰明才智和獨創性,即使人類可能因為自我隔離而被迫按下"暫停"按鈕。
近日,《紐約時報》選取了2020年最瘋狂的動物新聞:2020年是殺手大黃蜂出現在美國的一年;今年,科學家向我們介紹了一種像表情符号一樣可愛的章魚;科學家們發現鴨嘴獸可以!毛!光!
接下來與動物相關的新聞肯定會讓您感到驚訝或高興,并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休息一下
<h1>年長,最長的生物</h1>
在許多方面,2020年是異常漫長的一年。同樣在今年,科學家們在西澳洲州深水區發現了可能是海洋中最長的生物:一種150英尺長的管狀水母。
"它看起來像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不明飛行物。西澳洲博物館的進階研究科學家Nerida Wilson博士說:"這非常令人難過。
每個管狀水母都是一個由個體個體組成的群落,一組細胞通過數千個自我克隆形成一個延伸的線性體。當威爾遜的一些同僚打趣将管狀水母與噴漆的苔藓進行比較時,威爾遜說:"這種生物的結構比噴漆苔藓複雜得多!"
每個管狀水母都是數千個個體的"殖民地"。圖檔來源: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h1>信不信由你,它們都是同一物種</h1>
左邊是雄性葉蟲(Phyllium asekiense),右邊是雌性。圖檔來源:加拿大蒙特利爾昆蟲博物館
這是一個有着百年曆史的葉蟲之謎: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想知道,在自然界中似乎沒有雌性甚至母親的昆蟲是如何出現的。雌性納米葉蟲怎麼了?
2018年春天,Stefane Le Tyrante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昆蟲博物館收到了13枚蛋,他希望這些蛋能孵化成葉子。雞蛋不是橢圓形的,而是方形的,不比奇亞籽大多少。
它們是由一種野生捕獲的雌性葉蟲(一種來自巴巴新幾內亞的葉蟲)出生的,具有多葉的形狀,隻有雌性标本。
孵化後,兩個卵長得像樹枝一樣細,甚至長出一對翅膀。它們與納米葉形葉蟲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後者屬于一個完全不同的屬,在接下來的六個物種中隻有雄性标本。
結論很清楚:這兩個物種實際上是相同的,并被命名為Nanophelium asekiense。
"自1906年以來,我們隻發現了雄性葉蟲。"現在我們終于有了确鑿的證據,"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研究所學生羅伊斯·卡明(Royce Cumming)說。"
<h1>世界陷入停滞,終于可以安全過馬路了</h1>
格雷格·勒克萊爾(Greg Leclerc)負責協調緬因州兩栖動物遷徙監測計劃,以幫助斑點蜻蜓過馬路。圖檔來源:紐約時報
今年,美國東北部兩栖動物蛞蝓的遷徙恰逢新的冠部流行病。保持"社交距離"和就地避難的指令導緻交通量下降,使今年春天在一項出乎意料的大規模實驗中成為可能:緬因大學爬行研究研究所學生格雷格·勒克萊爾(Greg Leclerc)和他上司的87名"公民科學家"在緬因州救出了1,487隻蜻蜓。
"我們很少有機會探索人類活動對過馬路的兩栖動物的真正影響。"道路約占蜻蜓生存的0.000003%,道路正在摧毀整個新英格蘭人口,"勒克萊爾說。對他們來說,把這條路當作他們生命的終點将是一種恥辱。"
資料顯示,随着人類活動的暫停,越來越多的兩栖動物似乎能夠更安全地過馬路。
這對人類來說也可能是一個教訓:當人類放慢速度時會發生什麼,比如山羊在英格蘭威爾士的街道上蹦蹦跳跳,海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甯靜的海洋中徘徊......
<h1>真實版的表情符号 - 可愛的小飛象章魚</h1>
澳洲大堡礁附近的珊瑚海中隐藏着什麼?
該地區幾乎從未被探索過,直到加利福尼亞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組織的一次探險隊搜尋了其黑暗的水域,用一束聲波繪制了遠處的海底地圖,并部署了自主機器人來捕捉黑暗深處的特寫圖像。
他們拍攝了小型飛行大象章魚的視訊(與章魚的表情符号表情符号驚人地相似)和該地區蓬勃發展的鹦鹉螺。該團隊還在澳洲東部水域發現了最深的硬珊瑚,并确定了多達10種新的魚類,蝸牛和海綿。
<h1>是時候像蜂鳥一樣冬眠了</h1>
到2020年,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可能與蜂鳥使用的能量沒有太大差別。衆所周知,這種飛行生物在脊椎動物中具有最快的新陳代謝。為了保持他們活潑的生活方式,他們有時會每天喝相同重量的花蜜。
為了節約能量,科學家們發現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蜂鳥會進入異常深的麻木狀态,這種生理狀态類似于冬眠。在這種狀态下,他們的體溫會下降多達10攝氏度。
随着一年的結束,也許是時候讓我們向這些鳥類學習這種減速狀态了。
紅褐色蜂鳥。圖檔來源:科學
<h1>發光的鴨嘴獸</h1>
當科學家上次研究鴨嘴獸時,它的腳,鴨嘴般的鰓和産卵與我們對哺乳動物的了解非常不同。不僅如此,它還分泌毒液,這在哺乳動物中很少見。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即使是它看起來平坦的皮毛也隐藏着一個秘密:當它暴露在紫外線下時,它的皮毛會發出藍綠色的光芒!
鴨嘴獸是已知少數表現出這種特征的哺乳動物之一。但我們仍然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科學家還發現,這種密集發光的哺乳動物可能不僅僅是鴨嘴獸物種......看來發光的鴨嘴獸不是"戰鬥中的人"!
鴨嘴獸是可見光下的紫外線,未經過濾的紫外線和黃色濾光片。照片提供:英國衛報
<h1>肯亞遭受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疫情</h1>
"這就像一把遮住天空的雨傘。Joseph Katone Liparol說,他68年來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一個名為Wamba的肯亞小田園村莊。
一位農民回頭看,他走過肯亞卡蒂蒂卡村成群的沙漠蝗蟲,以她的莊稼為食。照片提供:英國衛報
6月,一群快速移動的沙漠蝗蟲在肯亞開辟了一條毀滅性的道路。巨大的蝗蟲群震驚了村民。起初,他們以為這隻是一團充滿冷雨的雲。
這種高度移動的生物每天可以旅行超過80英裡。蝗蟲群每平方公裡可以容納多達8000萬隻成年蝗蟲,每天喂養約35,000人。
雖然噴灑化學品可以有效控制害蟲,但當地人擔心它們會污染飲用水和洗滌水,以及灌溉作物的水源。
預計氣候變化将使蝗災更加頻繁和嚴重。
<h1>數以百萬計的水獺被撲殺</h1>
今年早些時候,丹麥政府在1000多個農場中撲殺了數百萬隻水獺,理由是擔心感染水獺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變可能會破壞針對人類的疫苗的有效性。
科學家說,除了這種特殊的變體之外,丹麥還有其他原因采取行動。
水獺養殖場已被證明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溫床,可以傳播給人類。到目前為止,它們是唯一可以做到這一點的已知動物。
這組突變可能對人類無害,但病毒無疑會像在人體内一樣繼續在水獺體内發生變異,水貂養殖場擁擠的條件可能會給病毒帶來與人體内不同的進化壓力。此外,該病毒可以從水貂傳播給其他動物。
丹麥政府于11月下令撲殺數百萬隻水獺。圖檔來源:路透社
<h1>"殺死大黃蜂"即将到來!</h1>
今年春天,"殺手大黃蜂"登陸美國,無疑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來自亞洲的大黃蜂可以在幾個小時内消滅蜂箱,"斬首"蜜蜂,然後帶着"受害者"的胸甲飛走,喂養幼蜂。它具有如此強大的轟動性。
對于較大的目标,黃蜂強大的毒液和蜇傷 - 足以刺穿養蜂服 - 構成了一套痛苦的裝置,就像燙傷的金屬刺穿了人的皮膚一樣。
今年秋天,在太平洋西北地區看到幾隻大黃蜂後,華盛頓州的官員報告說,他們已經發現并消滅了美國第一個已知的"殺手大黃蜂"蜂巢。
侵略性的大黃蜂被複制,因為它們即将進入"放大技巧"的"屠宰階段"。
華盛頓州官員表示,他們将繼續使用陷阱殺死大黃蜂至少三年。
大黃蜂。圖檔來源:《科學美國人》
看完今年的新聞,哪個是傳奇的,還是驚人的,還是有趣的,你覺得大自然的多樣性,動物世界嗎?
明天是新的一年,請像大自然無盡的一切,繼續活潑,保持可愛,邁向未來!
編輯:張爽
評論:王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