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評 | 是時候立法革除濫食貓狗肉的陋習了

無人看管的流浪貓和狗,在與環境密切接觸時,攜帶一些病毒或細菌,或宿主中間的一些病毒。對于盜竊,有些人甚至使用毒藥方法,公共衛生風險巨大。

對于老年人來說,寵物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夥伴,為生活帶來樂趣。不分青紅皂白地吃貓狗,勢必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綠評 | 是時候立法革除濫食貓狗肉的陋習了

寵物貓于2019年12月29日在印度博帕爾舉行的博帕爾寵物展上。(新華社/Instagram)

編者按:

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否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尚不确定。但在疫情爆發後,有人呼籲加強對野生動物的監管,尤其是野生動物。2020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改除食用野生動物不良習慣、有效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吃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壞習慣,以前沒有東西吃,吃這個吃那個,現在為什麼要吃野生動物。2月27日,廣州醫科大學與廣州市政府舉行新聞釋出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近幾十年來,近80%的急性傳染病都來自動物,他認為這一禁食決定對于傳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2月25日,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征求意見稿)》釋出,将禁食範圍擴大到"禁止食用動物及其制品用于科學實驗、寵物養殖等非食用目的"。在此背景下,長期關注禁食貓狗肉和虐待動物立法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繼文為《南方周末》撰稿,提出了禁食貓狗的立法建議。

基于社會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20年2月24日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根除亂吃野生動物行為、有效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該決定規定全面禁止食用一般陸生野生動物和在野外生活和飼養的"三種動物",并禁止以食用為目的在野外自然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的狩獵,交易和運輸。

該決定的出台引發了一些影響經濟和就業的聲音,但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損失相比,未來傳染病防控的意義,體重的重要性如何?

這一決定有利于野生動物保護和疾病預防,并迫使全體人口形成環保飲食,以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社會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偉大的曆史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亂食的對象不僅應包括野生動物,還應包括貓、狗等家畜。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效仿,更進一步,出台法律規定,杜絕亂吃貓狗的做法。

<h3>不吃貓和狗是合理的</h3>

一些野生動物攜帶病菌,貓狗皮毛或身體也容易攜帶寄生蟲,甚至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屠宰和食用是不安全的。貓和狗是人類的寵物,出于理性,不分青紅皂白地吃貓和狗,應該被禁止。

從源頭上看,市場上銷售的主要貓肉和狗肉來自國内繁殖,流浪和盜竊。對于無人看管的流浪貓和狗,它們與環境密切接觸,自己攜帶一些病毒或細菌,或者是某些病毒的中間宿主。對于盜竊,有些人甚至使用毒藥方法,公共衛生風險巨大。

從屠宰模式來看,國家缺乏統一的貓狗肉屠宰程式和檢驗檢疫規定,有的屠宰貓狗在貧困、不衛生的地方,沒有檢疫合格證,也沒有食品安全衛生許可證。

從社會情感的角度來看,随着我國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養寵物。許多人将貓和狗視為家庭成員,并有深厚的情感支援。特别是對于老年人來說,寵物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夥伴,為生活帶來樂趣。不分青紅皂白地吃貓狗,勢必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綠評 | 是時候立法革除濫食貓狗肉的陋習了

一隻狗準備參加2020年2月8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的威斯敏斯特狗展上的"敏感"比賽。(新華社/Instagram)

從社會秩序的角度來看,近十幾年來,媒體披露了一些沖突,比如動物保護志願者阻撓貓狗長途運輸。近兩三年來,集中屠宰和跨地區長途運輸貓犬的案例少得多,引發輿論的事件也少了。但這次吃野生動物的習慣受到了關注,輿論還是會轉向吃貓狗的問題。

從國際層面看,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問題,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将在中國舉行,但因少數人吃貓狗而受到國際媒體和公衆人物的批評。與2016年5月一樣,《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多次報道,他們對榆林狗肉節持寬容和支援态度。美國演員伊恩·薩默海爾德(Ian Somerhalder)和英國流行歌手莉安娜·劉易斯(Liana Lewis)已經公開反對它。廣西榆林市政府采取積極限制措施後,國際輿論的熱度有所減弱,但随時都有發酵的風險。

擺脫<h3>不分青紅皂白地吃貓狗的壞習慣</h3>并不難

貓和狗不被視為《國家牲畜和家禽遺傳資源保護登記冊》承認的可食用物種,即它們不受法律支援。但不支援和禁止之間有一個模糊區域,需要明确禁止。目前,立法已滿足一些條件,以消除不分青紅皂白地吃貓肉和狗肉的做法。

從營養擷取的角度來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在不斷提高,在全面實作小康生活的過程中,沒有必要依靠野生動物和貓狗來提供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現在是時候發展對公共衛生和文明發展負責的飲食了,貓肉和狗肉不再是必需品。

從就業和經濟的角度來看,吃貓狗肉隻是一些地區和人們的傳統飲食,如廣西的榆林、徐州、江蘇等地。貓狗肉規模小,市場上絕大多數貓狗來自家庭養殖,與之相關的就業僅限于少數運輸、屠宰和餐飲業。中國現已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經濟增速仍快于世界平均水準。與禁食野生動物類似,禁食的貓和狗也可能有影響經濟和就業的聲音,但禁食貓和狗的好處可以在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上持續存在。

從社會支援的角度來看,根據我們研究小組在2016年在中央電視台進行的社會問卷調查,3萬名參與者支援禁止食用狗肉的立法,24.4%的人不支援,11.6%的人保持中立。随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大多數年輕人不再支援吃貓肉和狗肉。再加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的影響,支援比例可能會大幅增加。

<h3>港澳台立法禁止食用貓狗,深圳也開始征求意見</h3>

目前,國際社會,特别是歐美普遍禁止食用貓狗肉,中國的台灣、香港和澳門也紛紛出台禁止食用貓狗肉的立法。

《貓和狗條例》于1999年修訂,規定任何人不得屠宰任何貓或狗作為食物,無論是否供人類食用,也不得出售、食用或允許他人出售、食用狗肉及其烹饪的食物。台灣也修訂了動物保護制度,禁止屠宰和賣售貓和狗。2016年,澳門根據動物保護條例非法屠宰包括貓狗在内的動物,最高可處以三年監禁和10萬元罰款。

一些城市也在進行立法嘗試。深圳市于2020年2月向社會公開征求《深圳特别行政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條例》(草案)修正案,該規定禁止生産、銷售和消費貓犬等寵物,展現了經濟發達地區的文明和法治的進步, 值得參考和其他地方參考。

綜上所述,在國家層面,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改《傳染病防治法》和《動物防疫法》,或者作出決定,杜絕亂吃貓狗肉的做法,明确規定全面或原則性地禁止食用貓狗肉, 以及相關的捕獲,運輸,交易等行為。

如果立法修正案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可能會使違法者或急切的應試者在權衡得失後,真的感到害怕由他或她來法律。

是以,建議對違法者處以最高200元的罰款,并處以示悔意,對違法的機關群組織處以1萬元至20萬元的罰款,對擾亂公共秩序、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處以行政拘留, 對造成構成犯罪的公共衛生事件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考慮到部分地區的傳統飲食習慣,如果國家層面全面禁酒有困難,可以要求省、自治區、直轄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地區的民族和習慣情況作出讓步。

除追究法律責任的此類事後抗辯手段外,還從源頭上進行管理,由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部門制定相關規範。建議國家建立貓犬購買者定點養殖、定點銷售、身份登記制度,禁止非法遺棄、購買、養殖貓狗。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常繼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