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作者:Beiqing.com

- 文化客廳系列活動回顧 -

編号:43

格爾尼卡

畢加索對人類戰争的憤怒與反思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這幅畫不是用來裝飾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而是戰争的工具"

///

1937 年 4 月 26 日,盡管距離國民軍北部戰區指揮官莫拉駐軍的前線不遠,但巴斯克地區格爾尼卡小鎮的居民仍然忙于在集市上進行交易。

.m 4點30分,納粹德國秃鹫軍團的三架轟炸機突然出現在天空中,在擁擠的廣場上投下了炸彈。

受傷和受驚的平民逃離,結果被随後的意大利戰機擊落。鮮血、恐慌、死亡、絕望...人性中脆弱和凄涼的情感交織在一起,路透社記者寫道:"世界今晚結束了!""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格爾尼卡爆炸案發生後

爆炸發生後的第五天,在巴黎的畢加索非常憤怒地創作了第一幅與《格爾尼卡》直接相關的素描。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留下了六十多幅素描和繪畫,格爾尼卡(Guernica)從中誕生,現在被視為西班牙的瑰寶。

新京封包化客廳43号,我們共同不讀,邀請曆史專欄作家安亮,解讀畢加索的傑作《格爾尼卡》,以及它背後的曆史背景——

組織|崔建浩的文章

編輯|盧婉玉排版|凱西

校對|李湘玲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格爾尼卡:畢加索對人類戰争的憤怒與反思》,詹姆斯·阿德利著,吳亞民譯,未讀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5月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安亮是南開大學曆史專欄作家、拉美研究碩士,長期關注西班牙和美國的曆史文化,為《東方曆史評論》、《私人曆史》、《經濟觀察報》等撰寫了數十篇文章。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01 讓祖國失望的傑作

安良說,雖然《格爾尼卡》現在被認為是畢加索的傑作和西班牙的瑰寶,但西班牙人對它的誕生感到失望。

1937年7月,經過七周的延遲,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館終于向公衆開放,這是《格爾尼卡》首次向公衆展示。然而,第一批參觀者對展館感到非常失望。

一頭公牛,一匹馬,一個像燈泡一樣的學生,一個帶着孩子哭泣的女人......觀衆的眼睛破碎而混亂,他們既沒有發現巴斯克的痕迹,也沒有發現格爾尼卡的痕迹。

格爾尼卡, 349.3cm×776.6cm, 1937

安良說,他感到失望的是,關注博覽會報道的記者們,考慮到西班牙國内的戰争局勢,他們認為畢加索應該承擔起為畫筆提供政治教育的藝術責任。藝術家的話語更加犀利,建築師科比西爾說這幅畫在美學上很麻煩,嘲笑"格爾尼卡"隻能向遊客打招呼,那些看到它的人轉過頭跑開了。

與此同時,畢加索的西班牙同胞們也無法了解這幅畫。"我無法忍受《格爾尼卡》,盡管我幫助挂斷了它,"參與西班牙展館設計的電影導演路易斯·曼努埃爾(Luis Manuel)承認。畫中的一切都讓我感到不舒服 - 華麗的技巧以及它将藝術政治化的方式。巴斯克壁畫家何塞·瑪麗亞·烏塞爾說:"它

(格爾尼卡)

這隻是一對七米乘三米的色情作品,侮辱了格爾尼卡,侮辱了巴斯克地區,侮辱了一切。"

共和黨政府官員抱怨說,《格爾尼卡》既沒有顯示西班牙日益嚴重的危機,也沒有批評納粹難以解讀的罪行。巴斯克政治家阿吉雷拒絕了将這幅畫捐贈給格爾尼卡小鎮的提議。

對此,德國人自豪地在博物館的德語遊客手冊中寫道:"這幅畫顯然是一個瘋子的夢想,一個四歲的孩子可以相信塗鴉是由一堆身體部位制成的。"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畢加索的情人朵拉·馬爾的《格爾尼卡》是一個繪畫過程

在為數不多的贊美中,超現實主義詩人米歇爾·雷裡斯(Michele Reris)的話很受歡迎:"畢加索描繪了我們的厄運:我們所愛的一切都會死去......"

安亮認為,《格爾尼卡》一開始就沒能打到人們的心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幅畫的藝術門檻。畢加索在其中傾注了很多自己的藝術理念,這無疑疏遠了普通觀衆。

相比之下,年輕的美國詩人諾曼·羅斯滕(Norman Rosten)的《格爾尼卡》(In Guernica)可能更直接地被公衆接受,并且曾經在許多紀念場合被朗誦過。

"不要流淚,母親

孩子們永遠離開了

直接去天堂,遇見主

上帝會用糖果填滿他們的彈孔。

02 起起伏伏的"玉子"

雖然《格爾尼卡》一經問世就受到批評,但從那時起,它一直是人們不斷讨論的話題。據安良介紹,這至少說明《格爾尼卡》正在逐漸被接受和認可。

雖然出生在法國,但格爾尼卡的核心屬于西班牙。然而,它被戰争擋在國外。

經過短暫的北歐之旅後,格爾尼卡于 1938 年 9 月 30 日抵達英國。在當時的工黨領袖、後來接替丘吉爾擔任首相的克萊門特·阿德利(Clement Adelie)的帶領下,《格爾尼卡》現藏于倫敦的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在那裡,越來越多的觀衆稱贊《格爾尼卡》,藝術家赫伯特·裡德(Herbert Reed)評論說:"《格爾尼卡》是一座毀滅的紀念碑,一種被天才靈感強化的憤怒和恐懼。"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當時的工黨領袖克萊門特·阿德利(Clement Adelie)在倫敦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的加萊尼卡(Galenica)展覽上。

安良提到,在倫敦東區的展覽是為西班牙内戰中的共和黨士兵籌集物資而設立的,不收取門票,但參觀者必須捐贈一雙靴子,這雙靴子在展覽結束前已經堆積起來。

1939年4月,佛朗哥的國民軍占領了馬德裡,西班牙内戰結束,格爾尼卡失去了精神核心。盡管和平的運氣好,但人們了解,戰争的陰雲籠罩着歐洲,一場惡性戰争是不可避免的。

5月1日,格爾尼卡在流亡的西班牙共和國首相胡安·内格林的陪同下抵達紐約港。安良先生說,胡安是埋葬共和國的罪魁禍首,因為他保留了黃金并組織了蘇聯的防禦能力很差。是以,《格爾尼卡》流亡美國似乎多了一點政治意義。

剛到美國的時候,《格爾尼卡》很匆忙,在紐約、華盛頓、洛杉矶、舊金山等城市巡演。一些默默無聞的觀衆,在看完這些畫後,突然意識到,歐洲的戰争已經是一座山雨。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舊金山藝術博物館館長弗蘭肯斯坦寫道:"這幅畫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界末日審判,是對人類遭受的災難的譴責,也是對踏上天堂之路的低效的譴責。之後,《格爾尼卡》來到了聖路易斯、波士頓、克利夫蘭、新奧爾良、明尼阿波利斯、哥倫布等地。《格爾尼卡》在踏上他的祖國西班牙之前,已經走遍了美國大部分地區。

03 生命的賽跑,回歸的曙光

在美國巡回演出後,難以傳回的"格爾尼卡"被安置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自西班牙内戰結束以來,佛朗哥一直回避一個關鍵問題 - 誰炮制了格爾尼卡大屠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言辭混亂不堪,國民軍引起了轟動,誣告西班牙左翼放火燒平民,然後指責德國人。

1940年,佛朗哥決定重建《格爾尼卡》,他70%的房屋被夷為平地,讓人們忘記暴行。他帶來了成千上萬的"戰犯",即内戰中的愛爾蘭共和軍士兵,緻力于該項目,該項目旨在消除記憶。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格爾尼卡遺址

為了抗議佛朗哥,畢加索拒絕重新進入他控制的西班牙。雖然偶爾有媒體報道說,随着畫家年齡的增長,畢加索正在考慮落葉,但畢加索明确表示:"每隔一段時間,人們就會說我要去西班牙,這是假的。我永遠不會回到西班牙看鬥牛,至少在我的國家還在佛朗哥政權統治下的時候不會。"

1968年,佛朗哥的知己路易斯·卡雷羅·布蘭科(Luis Carrero Blanco)寫信給西班牙美術部長恩比德(Embiid),要求他向畢加索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提出正式請求,要求格爾尼卡盡快"回家"。據說這個提議來自佛朗哥本人。

人們不再知道為什麼這位一直敵視畢加索的獨裁者突然偏愛《格爾尼卡》。但安良認為,随着經濟起飛,1960年代西班牙的情緒不再令人沮喪。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已經向公衆開放,關于畢加索作品的作品正在大城市的書店中湧現,甚至在大學藝術史課上,老師和學生都可以談論《格爾尼卡》的藝術價值和政治意義。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畢加索諷刺佛朗哥的畫作《佛朗哥的夢想與謊言》

此外,安茹補充說,根據薩爾加多-阿勞霍的《佛朗哥的私人談話》,1968年,一向專橫專橫的佛朗哥出現了一些微妙的情緒波動,擔心自己衰老,思考着身後西班牙的命運。也許正是在這種心情下,他向畢加索做了一個輕微的手勢。

盡管如此,畢加索的态度還是一樣的——隻要佛朗哥還活着,隻要西班牙不回歸民主,《格爾尼卡》就不可能回歸。結果,拔河比賽變成了佛朗哥和畢加索之間的競賽——誰活得更長,誰就更有可能獲勝。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畢加索(左)與佛朗哥(右)

畢加索在1973年4月8日輸掉了比賽,但他在天堂的精神很快就得到了安慰。半年多後,12月20日,巴斯克分離主義分子轟炸了布蘭科,布蘭科被視為唯一可能接替佛朗哥的政府官員。布蘭科的死,使佛朗哥走向死亡,喃喃地說:"他的死切斷了我與世界的最後接觸。"

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随着支援民主化程序的胡安·卡洛斯王子的繼位,格爾尼卡的回歸終于到來。

04 回家的路終于鋪好了

安良說,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格爾尼卡在佛朗哥去世後傳回西班牙,但擺在他面前的還有兩件事。

一個是這幅畫的真正所有權。

盡管畢加索和他的親近人士提到《格爾尼卡》是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指令,但西班牙人需要找到關鍵證據才能将其帶回,以便向畫家的親屬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提供清晰的解釋。就在那時,西班牙駐法國大使阿拉奎斯·唐(Alaquis Tang)的檔案進入了公衆視野,并清楚地記錄了共和國向畢加索支付了15萬法郎。

安良說,不止一位曆史學家懷疑流亡的共和黨人已經有了證據,但不希望佛朗哥玩這個頭銜并隐瞞它多年。

第二是西班牙的民主化。

畢加索希望這個國家能夠回歸民主,繪畫能夠回歸。佛朗哥死後,雖然胡安·卡洛斯一世對民主很堅定,但西班牙的左翼和右翼仍在掙紮,民主程序正處于困境。

在佛朗哥逝世三周年之際,國民警衛隊的泰赫羅中校精心策劃了"銀河行動",旨在将蘇亞雷斯總理和他的内閣成員聚集在一起,支援救贖政府。但在行動開始之前,陰謀就被煽動起來了。然而,僅被拘留了七個月的Tehero回到了軍隊,這為1981年的政變奠定了基礎。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泰赫羅政變

1981年初,蘇亞雷斯在左翼和右翼以及分離主義勢力的圍攻下辭去了總理職務。2月23日,在一次關于總理權力移交的會議上,泰赫羅先生卷土重來,帶領200名實彈憲兵進入會議并拘留了與會者。

但就像銀河行動一樣,政變也不是精心策劃的。雖然泰赫羅說他會組織一個軍政府,但他沒有詳細的計劃,甚至沒有考慮把任何一個領跑者拖入水中。西班牙政治史上一個重要但略帶黑色幽默的場景出現了,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發表了一場譴責政變的電視講話,政變官員高呼"為了國家"。失去了泰赫羅手的最後借口,民主化是以清除了最後的障礙。

那一年,《格爾尼卡》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當《格爾尼卡》被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移走時,許多紐約人戴着黑色臂章來哀悼它的離開,一位藝術家,"安良說。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紀念《格爾尼卡》回歸的郵票

但《格爾尼卡》的傳奇并沒有以卷土重來而告終。

梁安提到,他關于畢加索和格爾尼卡的許多作品都提到了一個關于納粹占領巴黎的轶事,當時一名軍官闖入畢加索的工作室,看着格爾尼卡問道:"這是你的畫嗎?"畢加索回答說:"不,這是你的傑作!"

雖然這個故事顯然是虛構的,但當格爾尼卡離開巴黎時,納粹德國并沒有向法國展示它的弱點,但很明顯,格爾尼卡正在成為戰争的象征。北韓戰争,越南戰争,甚至世界各地的民族騷動都伴随着呼籲和平的繪畫複制品。從日本到非洲,哪裡有戰争的傷疤,哪裡就有了《格爾尼卡》的贊美。

西班牙人對瑰寶級藝術品《格爾尼卡》,一度大失所望

2003年,當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在聯合國大樓向記者介紹伊拉克戰争的進展時,細心的媒體突然發現,在某個時候,著名的"格爾尼卡"挂毯被藍布覆寫。

政府發言人表示,掩蓋隻是為了避免背景中的混亂。但人們更願意相信,這反映了鮑威爾的内心。

顯然,一塊藍布并不能掩蓋烹饪戰争的罪行,而藍布則在《格爾尼卡》之下,而是要展現藝術跨越時空的力量,直接展現出心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