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作者:畫家王衍成

許多人認為《格爾尼卡》是畢加索最偉大的藝術作品。的确,它是舉世聞名的反戰傑作。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遊客欣賞畢加索的傑作《格爾尼卡》

讓我們來看看這幅畫的背景:

1936年,西班牙爆發内戰。一派是佛朗哥叛亂分子,他們與德國法西斯主義者勾結,對該國施加恐怖,另一派是親政府的共和黨人。

1937 年 4 月 26 日,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一個小鎮格爾尼卡(Guernica)集會的那一天,街上擠滿了當地居民。那天下午,佛朗哥指令德國秃鹫軍團轟炸該地區。轟炸機和戰鬥機繼續轟炸該鎮三個小時,夷平了半個城市,殺死了1 600多名手無寸鐵的無辜人民。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被轟炸的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

這個消息震驚了整個世界。畢加索于5月1日開始創作《格爾尼卡》,僅僅五周後,他就完成了這部近8米長、3.5米高的傑作。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畢加索在錄音室裡寫了《格爾尼卡》。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畫面:全圖隻有黑白,人物、動物都是臉,張開嘴巴,隔着畫布,我們可以聽到它們害怕的尖叫聲。畢加索使用他的立體主義技巧将爆炸的恐懼和混亂帶入生活。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畢加索·格爾尼卡 1937 布面油畫 349.3×776.6 cm 索菲亞女王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馬德裡,西班牙

這是被螢幕右下角的戰鬥困住的女人。她向空中伸出手尋求幫助,而在左下角,另一名婦女拖着她受傷的腿,也許在瓦礫中尋找幸存的親戚。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部分

在螢幕上,為了展現戰争下無辜人民的苦難,雙手變形,女人的眼睛像淚滴一樣,舌頭尖尖的,像一把無情的匕首。請參閱下面的三個本地圖表。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在上面,悲傷的母親帶着死去的兒子在天上哭泣,讓人想起繪畫藝術中常見的"處女憐憫"的痛苦姿态。母親扭曲的身體,張開的手指和大嘴巴增強了情感沖擊力。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看着受害者的母子,是這頭面無表情、冷漠的牛。畢加索曾經說過:"這頭牛代表着殘酷和黑暗。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畢加索最初在圖檔中畫了一個太陽,但後來把它改成了一隻中間有燈泡的眼睛。燈泡在西班牙語中是"bombilla",在拼寫和發音上與西班牙語單詞"bomba"非常相似,後者的意思是"炸彈"。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這個幽靈般的形象,一個女人拿着一盞油燈,看起來像是照亮了一幅喧鬧的照片。這讓人想起了矗立在紐約的自由女神像,也許畢加索的照片留下了希望。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畢加索還畫了一點希望,一朵脆弱的小花頑強地打開了。

畢加索在完成《格爾尼卡》後從未踏上他的祖國西班牙,并在法國去世。但他希望格爾尼卡死後能回到他的祖國西班牙。今天,《格爾尼卡》被收藏在西班牙馬德裡的索菲亞女王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畢加索·格爾尼卡 1937

“衍”說·畢加索丨反戰巨作:格爾尼卡(1937)

畫家王鹽成在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畢加索系列将通過代表畢加索不同時期的25件作品講述畢加索通往現代藝術之路的故事,這一系列一直備受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