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健康險巨頭市值增11倍 國内壽險轉型或有他山之石

作者: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劉景源

國内人壽保險業如何擺脫困境?方向在哪裡?這是今年業界經常讨論的問題。

他是山中的一塊石頭,他可以攻擊玉石。

在美國,以健康管理模式為代表的保險巨頭UnitedHealth Group目前價值近4000億美元,是2008年市值的12.4倍,而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MetLife)的市值略高于500億美元,僅為2008年的1.9倍。兩家商業模式不同的壽險巨頭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一直存在極大的分歧。

資本市場估值差異的背後,是對兩種模式的發展與前景的不同解讀。美國人壽保險業的曆史是否會在中國保險業重演,進而揭示出該行業的發展方向?許多業内人士對此持積極态度。

美國保險股被分割

健康保險正在興起

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在行業競争中會處于劣勢嗎?從美國過去十幾年來的情況來看,資本市場似乎并不消極。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頭部健康保險公司增長,市場估值優于人壽保險公司。根據Wind的資料,美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MetLife)現在的價值超過500億美元,而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UnitedHealth Group的市值接近4000億美元。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大都會人壽的市值增加了不到一倍,而UnitedHealth的市值增加了一倍多,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健康保險公司。

目前,國内人壽保險行業正深陷困境,或基于對"山石之石"的參考考慮,近日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券商研究院所所長釋出了專項研究報告,從聯合健康集團的發展角度考慮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特别是人壽保險業的相關前景。

國泰君安研究指出,近年來,從美國壽險公司的上市業績來看,管理醫療機構的估值普遍高于傳統壽險公司。以聯合健康、安生保險和新和為代表的托管醫療機構,到2020年底,其市淨率将分别為5.10倍、2.35倍和1.57倍,明顯高于新安金融、大都會人壽和保誠金融等傳統人壽保險公司的0.87倍、0.58倍和0.47倍。

根據該研究,管理醫療機構估值較高的核心原因是它們比傳統人壽保險公司更有利可圖,更有确定性。例如,長期以來,UnitedHealth Group的淨資産回報率(ROE)水準基本保持在15%~25%,市場可預測性強,而傳統人壽保險公司保誠金融的ROE波動較大,市場對其業績的預測性較弱。

UnitedHealth Group成立于1977年,是與保險支付和醫療健康服務挂鈎的,健康保險業務和醫療服務業務是兩大業務地圖。2020年,公司總營收2571億美元,同比增長6.2%,淨利潤154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報告,UnitedHealth的健康保險業務是收入的主要貢獻者,而其健康服務業務的營業利潤率較高。同時,UnitedHealth通過保險理賠和醫療服務,将保險作為支付方式,一方面提高客戶通過保險理賠購買藥品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通過資源整合來交換價格,降低醫療控制費用的賠償成本。客戶與保險公司的互動更頻繁,醫療保險被賦予更強的消費品屬性。

保險跨境醫療

正在中國發生

"像美國人壽保險業變化這樣的故事會發生在中國嗎?"我們覺得它正在發生。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廷軍近日在2021年中國人壽保險行業轉型發展峰會上表示。

目前,國内人頭保險機構已對醫療健康養老等服務領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布局。如泰康的養老社群在全國遍地開花,還有醫院等醫療機構布局,打造中國生活大健康平台,線上健康管理APP牛養生,打造全國生活嘉源養老社群,中國太寶确定大健康戰略,打造泰寶家居養老産業,建構"保險健康養老"生态圈, 中國太平在多地打造太平鎮高端養老社群,組建太平康複醫院,新華保險不僅設有康複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還深入布局平安老人社群醫療生态圈,提供健康管理、亞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症病管理四合一服務,從疾病治療到疾病治療, 養老的生态方面有了新的布局。

劉廷軍表示,實踐證明,保險進入醫療行業是垂直的,這與傳統的多元化金融行業跨越證券、信托等不同。進入醫療是保險業在垂直産業鍊上的深耕,将降低管理成本、銷售成本,最終造福消費者。

國泰君安發表的一項研究借鑒了美國醫保的經驗,也認為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保險公司控制和降低費用,提高盈利能力。

劉廷軍分析,人壽保險行業之是以要把醫療健康産業作為轉型的重要把握者,根本原因來自中國口腔内部、長期、深刻變革。中國正在走向長壽的時代,伴随着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更長預期壽命等長期趨勢。同時,随着人口預期壽命的增加,将有很大的健康和老年需求。為了實作全生命周期醫療衛生服務模式,需要将傳統人壽保險從風險保障轉變為供給側實際服務的供應,使支付與服務協調,進而解決客戶對健康保險和養老服務的需求, 為了突破"内在的體積"。

"在未來,我們将看到很多保險公司正在變得不同,也許保險公司會成為健康管理公司,大資料公司......這些表格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和客戶群的需求。"橫琴人壽總裁黃志偉也提到。

近日,普華永道聯合釋出《全生命周期風險保護商業模式研究報告》提出,保險公司将向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護服務模式邁進,全生命周期風險保護解決方案需要全方位的服務能力,涵蓋客戶的診斷和醫療、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無所作為護理等方面。保險公司本身不可能擁有全部資源和能力,是以利用生态合作、嫁接互補的能力,實作生态共赢,應該是必然的戰略選擇。

因地制宜

長期深耕

然而,在行業發展延伸到醫療領域并聚集越來越多的共識的同時,也有聲音認為保險公司是跨境的,經營不善,并質疑保險公司的管理能力。

劉廷俊對泰康十餘年的跨境醫療實踐進行解釋,所謂專業管理能力,就是專注于醫療行業的不斷探索、積累和逐漸建立。"醫療行業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一個長期、低回報、重資産的行業,是以它确實需要長遠主義,而不是商業機會主義,長期深耕細作。

同時,國内保險公司也有預期,聯合健康商業模式和高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在中國更難實作,長期需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至于美國已經在使用的健康保險模式,中金公司的研究論文認為,聯合健康的發展取決于幾個因素,如美國的免費醫療保健體系和成熟的健康保險市場,政府希望通過市場力量控制醫療保健成本的願望,以及公司正确明确的戰略。具體到國内,我國保險創新支付仍面臨醫療服務和商業保險端的障礙,而在商業保險端議價能力逐漸提高的背景下,未來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創新支付模式或将會出現,能否因地制宜是關鍵。

"醫療行業的發展還有自己的探索,要找出自己的規律。從整體上看,我國并沒有全年推動養老金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是以供需差距非常大,是以發展空間仍然很大,我們仍處于長周期上升的過程中。"劉廷軍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