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掉牙正常嗎?是自然衰老過程嗎?聽醫生怎麼說

2016年6月27日——笑,牙齒整齊,可以增加一個人的自信心,也預示着身體健康。随着年齡的增長,牙齒的整體狀況,就像其他器官一樣,趨于老化,許多老年牙齒接連"下班",一張嘴就會露出幾顆"堅守工作"的孤獨牙齒。

老掉牙正常嗎?是自然衰老過程嗎?聽醫生怎麼說

作為通往消化系統的門戶,口腔有一項重要的任務,牙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營養豐富的食物,需要被牙齒咀嚼才能更容易被胃腸道吸收才能使用;一旦牙柱有缺陷和缺失,就會有許多不良的健康問題。但老年人往往覺得自己牙齒少是正常的,"别人說老牙,老牙是正常老化。"

失去牙齒正常嗎?這是一個自然的衰老過程嗎?牙醫說,不!

我正在等待我的一顆牙齒脫落

73歲的方阿姨是一個開朗熱情的人,别人聊天,經常微笑,露出自己僅有的三顆門牙。方阿姨在不到60歲的時候就開始了漫長的牙齒脫落過程,這些年來,她看到自己的牙齒一顆一顆地消失,現在嘴裡隻剩下三顆牙齒了。

牙齒越少,第一個問題是吃起來的樂趣就越少。"現在我每天都吃得很麻煩,耐嚼啊。方阿姨僅剩的三顆牙齒都是上牙,沒有相應的下牙支撐,是以每次吃東西,她都盡量吃一些軟的食物。花生米等堅果食品在被壓碎後已經吃了多年。

雖然她們的牙齒脫落了這種外觀,但方阿姨一直覺得牙齒脫落是正常的現象。"老牙,老牙,老牙,老了會掉牙。現在,方阿姨的計劃是等到最後三顆牙齒掉落一點,然後去設定完整的口腔牙齒。其實方阿姨早就想拔掉最後三顆牙,她聽說民營小醫院便宜一些,是以特意給幾家特惠的私家診所打聽,結果私家診所醫生聽說她的血壓高,心髒不好,堅持不給她牙齒。

當人們老了,他們會回到童年,甚至牙齒到"嬰兒"時代嗎?當然不是。早在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了"8020計劃",即80歲的人至少要有20顆功能性牙齒。一般來說,不算智齒,每人有28顆恒牙。當一兩顆牙齒脫落時,并不影響整體健康,但當牙齒逐漸脫落時,剩餘的不到20顆,就開始影響體内多個系統的功能。是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8020計劃",目的是延長牙齒的壽命,以確定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質。如果每個人都足夠好,可以保護自己的牙齒,到80歲時,他們将擁有20顆牙齒。

82歲的劉先生仍然牙齒很好,他的訣竅是每年去看牙醫。前段時間,他來到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牙周病科,請于清賢顯牙。餘青第一眼:"你真棒!您的牙齒完全符合"8020"标準。劉老先生告訴于慶賢,他每年都去醫院看自己的牙齒,"好牙特别重要,好牙才好。"像劉先生這樣80歲、能很好地保護牙齒的老人并不多,甚至有很多人從小就缺牙。從整體上看,中國人的口腔健康并不樂觀。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發現,86%的65至74歲的人有牙齒脫落,10%的65至74歲的人根本沒有牙齒。很多老年人不重視口腔健康,經常誤以為牙齒的問題是牙齒的問題,其實牙齒的健康關系到全身,可以說牙齒疾病是關乎心髒、大腦,甚至血糖的。

牙周病是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

"每個人都知道,即使汽車沒有問題,也會定期維護;牙齒也需要定期檢查和定期'維護',而不是等到牙齒脫落并被誤認為是自然衰老。北京大學牙科醫院牙周病科副主任張力說,即使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牙齒特别健康,也應該每年去牙科科檢查一次,如果口腔健康有問題,可以及早治療。

"認為老年是正常的是錯誤的。張力說,随着年齡的增長,牙齒确實會發生一些變化,比如有些牙齒會出現磨損,有些牙齒出現裂縫,牙齒支撐組織,也就是老百姓說牙槽骨會稍微脫落。但這些"老齡化"的變化并不會導緻老年人的"老年"。"老牙脫落"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病。

如果将每顆牙齒的根部與樹根進行比較,則可以将牙齒支撐組織比作土壤。牙周組織問題,相當于"土壤松動",随着時間的推移,"樹"倒下了。張莉說,牙周病早已是一個信号,但牙周病的征兆往往不如佝偻病那麼明顯。"蛀牙的特點是疼痛,即使沒有到疼痛的程度,也會在側腹斷裂,患者至少會知道牙齒上有一個洞。牙周問題"無聲",有些人的症狀是牙龈出血,或牙龈過度腫脹疼痛等,大多數人忽視,覺得一段時間後就好了。事實上,牙齒支撐組織在牙龈出血或牙龈腫脹等情況下已經受損。此外,牙周病具有牙齒支撐組織損傷的特征,這是不可逆的。"一旦骨頭骨折,要讓它恢複到原來的狀态,就像你想象的那樣困難。張麗說,牙龈出血必須去看醫生,牙齒沒有任何問題,每年還要去牙科科進行一次例行檢查。"隻要你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牙齒,'老牙'是可以避免的。

牙齒不良會影響整體健康

漂亮、整潔的牙齒是健康的标志。張力說,每顆牙齒都有自己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功能。牙齒脫落後,整個口腔的平衡會被破壞,如果不及時修複,往往會導緻牙縫附近剩餘牙齒傾斜、移位、間隙逐漸縮小、下颌牙齒伸長、局部咬合關系紊亂、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充血、佝偻病、牙周損傷等問題。牙齒的脫落也會影響口腔的發音。牙齒與舌頭,嘴唇和臉頰肌肉和諧地工作,以控制空氣通過口腔的方向和流動,發出不同的聲音。失去一兩顆牙齒對發音的影響很小,但要小得多,特别是當門牙缺失或所有牙齒都缺失時,說話是費力和不清楚的。所有牙齒都缺失後,上下颌失去支撐,會逐漸蛻變、萎縮,導緻下巴長度變短,臉頰及周圍肌肉松弛,面部變形和皺紋增多,人看起來比同齡人老。

其實,牙齒的健康對身體的影響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更影響整個身體的功能。研究表明,在牙齒健康狀态下咀嚼時的肌肉運動會增加背對腦出血,以促進大腦激活并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此外,牙周病和許多全身性疾病的緻病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是以當牙周病狀況不好時,會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和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

張莉說,她在老年患者的臨床上經常遇到糖尿病,在出現牙周問題時,往往血糖控制不順利;這是因為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間存在"惡性循環":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和牙結石沉積引起的支援組織發炎,牙周感染可能對血糖控制産生反作用。牙周病産生的發炎媒體會影響脂質和糖代謝,導緻糖尿病與牙周病之間的惡性循環,一些發炎媒體也會引起胰島素抵抗。牙周期問題後,細菌和有害物質由于口腔組織損傷而進入血管,導緻心髒和動脈受到牙周緻病菌的影響。長期接觸這些細菌會影響動脈内壁,增加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的風險。患有牙周病的細菌将血管中的膽固醇與酯細胞結合,形成血凝塊。這些血栓形成可導緻心髒病的形成,如動脈粥樣硬化,中風,缺血性心髒病和冠狀動脈阻塞。研究表明,如果老年人接受牙周病的定期治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降低。

"老牙的背後不是自然衰老,而是健康風險。張力特别提醒老年人和年輕人在老年早期,為保護口腔健康,要特别注意牙周病,"如果今年40歲開始脫牙,就應該更加注意牙齒的健康,盡快進行專業的牙科治療, 并堅持定期維護汽車,就像定期去看牙醫一樣。對于每個人來說,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疾病,并堅持維護,老年後口腔健康可以保持在相對理想的狀态,達到"8020"的目标,為全身健康奠定基礎。"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晚報新視野網記者賈曉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