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41個世界糧食日|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護好在廈軍民“米袋子”

資料來源:Taihai.com

台灣海網10月16日,據《廈門日報》報道,即使剛剛經曆了一個順利但不同尋常的中秋國慶節假期,廈門居民對"大米袋"并沒有給予太多關注——在市場上,每公斤1.99元的散裝大米供大家購買,各種品牌的大米,好吃的大米, 充裕的價格,滿眼的...正如業内人士所評論的那樣,空氣等食品普通而珍貴,面對一戰的考核,大衆的"無意義"是最完整的"答案"。

10月16日,第41個世界糧食日如期到來,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為未來采取行動"。更好的生産,更好的營養,更好的環境,更好的生活。面對世界百年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考驗,作為98%的糧食由純産區轉移,我市交出了糧食安全"民生答題",牢牢掌握了糧食安全壓艙石,為關鍵時刻不僅要穩定基礎糧價, 同時也為人民群衆的"飯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糧食是百大産業中的第一個,倉庫遍布世界各地。多年來,廈門市發改委把建構糧食安全體系作為重中之重,牽頭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紮實做好食品市場保持穩定價格的工作,加強糧食倉儲管理和倉儲物流設施建設, 深化産銷合作,完善應急機制,保障軍糧供應,促進食品工業發展等工作,形成強有力、反應迅速、供應穩定、管理規範的糧食安全綜合網,建構優質食品工業發展體系。

收聽

"生産、采購、倉儲、營銷"一體化關聯

改善糧食安全的多層面能力

"穩定糧食安全是基礎,隻有我們細緻入微,才有信心和信心迎接各種風險的挑戰!"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一級督察潘麗芳告訴記者,廈門市自身糧食産量少,疫情防控戰争開始,市發改委迅速作出反應,按照市政府對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 立即成立特工班,在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上司下,派出10多個工作通知,全鍊條快速實施應急預案。

同時,推進"産、購、儲、銷"一體化關聯,加大食品來源組織排程力度,啟動每日市場監測檢查和日報制度,確定糧食"轉入、入庫充足、供應充足、供應、連續檔、價格穩定",做好食品供應穩定,保護公衆"飯袋"。

好球員尋求力量,好人走得很遠。潘麗芳介紹,自黨史學習教育發展以來,市發改委紮實開展"再學習、再研究、再落實"活動,将"捧人民飯碗"作為深入推進"我為群衆做實事"的實踐活動之一——多主動扶持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建設"飛地糧倉", 同時,重點深化與主要糧食産區的産銷合作。

作為糧食純銷售區,我市積極探索在糧食生産區主要投資建設糧食生産基地和倉儲物流設施等"飛地糧倉"模式,使産區"糧袋"不斷向我市輸送優質糧食。多年來,市發改委支援象嶼等一批龍頭骨幹企業打造"飛地糧倉"——如今,象嶼集團已形成年采購加工能力超過1000萬噸的食品生産物流和深加工全産業鍊服務體系。中糧海佳(廈門)面業有限公司新開的60萬噸/年小麥加工線項目如火如荼,也将充分發揮廈門港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中糧集團的平台優勢,打造華南地區糧食核心集散港,保障區域糧食安全。

同時,我市不斷擴大糧食産銷合作"朋友圈",先後與江西、安徽等7大産省30多個縣市開展産銷合作,鞏固和拓寬糧食來源進入廈門的管道。目前,糧食從協作區轉移的糧食占糧源的80%,有力地保證了我們糧油市場的平穩運作,全方位服務廈門優質發展超越。

管理良好

協同關聯,實作良好的糧油品質關

糧食安全評估将再創紀錄

老百姓以糧食為天,糧食安全第一。圍繞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責任考核工作要求,市發改委認真組織了2021年考核工作,明确了目标表職責清單,逐一找出差距,補補,抓落實,齊心協力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全查。2020年全省責任制考核,我市取得全省第二好成績。同時,協調組織對全市區責任制考核,6個區級考核得分均有記錄。

我市加大對糧油的監管力度,在今年全省品質安全抽查中,品質名額達标率和食品安全名額達标率等均達到100%。市發改委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各部門協調關聯機制,按照"雙随機披露"和"四不二直"要求,對食品儲存安全安全生産隐患開展大規模調查、快速整改和嚴格執法活動,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不斷加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

市糧油品質監測站加強糧油品質監測,購置和使用糧油檢驗檢測新裝置,不斷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及時釋出抽樣檢測結果,為發現過剩樣品,堅決拒收相關批次的糧源進入廈門, 有效配合本市"餐桌污染"管理工作和食品安全城市建立工作。

收聽

成為國家進口糧食的指定港口

"雲智能"改善倉庫管理

中糧倉儲現代新糧庫,中糧海佳(廈門)面條有限公司60萬噸/年小麥加工線...第一個月,在水樓附近,建設華南糧食核心配送港,讓我城市成為糧食中轉站和集散地,可以起到糧食安全"土地""雙保"的作用。近年來,我市又投資1.2億元建設海棠海龍碼頭散糧配送系統,成為全國指定進口糧食口岸,年進口糧食100多萬噸。

"對于像廈門這樣純粹的營銷區域來說,手裡有食物,心裡不驚慌失措,随時都是事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增強市場管控能力,去年以來,我市及時增加市級儲備規模4.8萬噸,其中成品糧食5600噸,全市儲備糧食總規模達到32.3萬噸。今年,市發改委首次運用廈門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及時應對人口變化和緊急情況下的新形勢,增加成品糧和食用植物油儲存量約2600噸。

豐富的糧食積累,良好的谷物積累。糧食儲存管理關系到國民經濟和民生,是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我市國家發改委積極推進精糧貯藏示範庫工作,發揮城市儲備糧集團的帶頭作用,提高儲備糧規範化管理水準,完善儲糧管理規章制度,認真把好糧儲存品質、數量,嚴禁不合格糧食進庫。

為國家計劃儲備,為民生、糧食安全世界做好準備。多年來,我市按照統一規劃,逐漸落實的理念,以工程為抓手,不斷推進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先後安排資金4億餘元,建設了多家現代化糧庫。同時,大力推廣綠色生态儲糧技術,加快智慧糧食庫建設,提高資訊化基礎水準。

它很有用

設立153個應急供應網點

為民生物資運輸證書上千份

多元度建構"橫截面到邊緣"的糧食安全體系,多措并蓄,確定終端有序穩定供應,這是保證基本民生服務在爆發期間連續锉密的重要防線,直接關系到應急時間的"移動、利用"。市發改委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應急管理制度建設,修訂頒布了《廈門市糧食應急系統重點企業管理辦法》和《廈門市糧食應急系統建設專項資金建設辦法》, 等,實施應急處理企業7家,按照每3萬人一個網絡的要求,在全市設立應急供應網點153家。

"應急供應網點與全市153個地點相連,承擔應急保障的供應任務,服從政府調控的需要,在維護市場秩序中發揮作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我市國家發改委全鍊條梳理糧食安全"斷點""堵點",除了暢通應急供應網絡外,還疏通了糧食運輸交通的"障礙"。

在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總部城市營運安全小組協調,市發改委與市财政、公安、交通等部門有效關聯,與全市食品行業協會共同為全市糧企《民生物資運輸證書》上千份, 同時,黨員們沖在前面,到前線卡,為順利的食品運輸保護"生命通道";

保護軍事需要

做好軍隊糧食安全工作

確定軍火供應

廈門位于海上防禦前線,做好軍糧供應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我市推進軍隊糧食統籌工作有序推進,不斷提高軍隊糧食采購和供應服務品質,積極、快速、高效地做好軍隊安全工作,滿足部隊開展多樣化軍事保障任務的需要。

近年來,廈門為加強軍隊糧食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全市财政投入5000多萬元,建成了以倉儲、配送、加工為一體的軍隊糧食倉儲配送保障中心(一期)。保障中心二期工程被國家軍火食品辦指定為軍民一體化軍用食品供應示範項目,将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疫情期間,我市充分發揮軍糧配送中心優勢,繼續做好強制配送工作,堅決按照軍隊疫情控制要求,開展全程非接觸式配送服務,實作軍需随時待命。同時,做好部隊駐紮在不同地方的軍隊與軍隊的安全,部隊去哪裡,廈門軍隊的糧食與軍隊一起保護哪裡,上半年共産黨軍隊跨區域保護34批。

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責任。疫情期間,廈門軍糧供應站主動執行向疫情高危地區派發預留救災物資的任務,并在演練演練中鍛煉團隊。

促進經濟發展

大力開展愛食宣傳

讓辛勤的工作深入人心

今年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市發改委會同市農業和農村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婦聯,做了大量工作,并舉辦了一場良好的"2021世界糧食日暨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向食品行業和公衆推廣節約, 節約糧食的舉措。宣傳周期間,協同各區及相關機關搭建立體宣傳平台,通過多種形式、多管道系列宣傳活動。

據悉,今年,我市糧油品質監測站舉辦了開放日實驗室活動,并多次組織專家到機關、學校、社群開展節糧科技。廈門市食品工業協會在市發改委的指導下,組織了我市重點糧食企業,攜手主流媒體,舉辦了多場放心糧油進社群活動。

(記者 沈燕燕、記者陳學東、徐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