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41个世界粮食日|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护好在厦军民“米袋子”

资料来源:Taihai.com

台湾海网10月16日,据《厦门日报》报道,即使刚刚经历了一个顺利但不同寻常的中秋国庆节假期,厦门居民对"大米袋"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在市场上,每公斤1.99元的散装大米供大家购买,各种品牌的大米,好吃的大米, 充裕的价格,满眼的...正如业内人士所评论的那样,空气等食品普通而珍贵,面对一战的考核,大众的"无意义"是最完整的"答案"。

10月16日,第41个世界粮食日如期到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为未来采取行动"。更好的生产,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面对世界百年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考验,作为98%的粮食由纯产区转移,我市交出了粮食安全"民生答题",牢牢掌握了粮食安全压舱石,为关键时刻不仅要稳定基础粮价, 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的"饭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粮食是百大产业中的第一个,仓库遍布世界各地。多年来,厦门市发改委把构建粮食安全体系作为重中之重,牵头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扎实做好食品市场保持稳定价格的工作,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深化产销合作,完善应急机制,保障军粮供应,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等工作,形成强有力、反应迅速、供应稳定、管理规范的粮食安全综合网,构建优质食品工业发展体系。

收听

"生产、采购、仓储、营销"一体化联动

改善粮食安全的多层面能力

"稳定粮食安全是基础,只有我们细致入微,才有信心和信心迎接各种风险的挑战!"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一级督察潘丽芳告诉记者,厦门市自身粮食产量少,疫情防控战争开始,市发改委迅速作出反应,按照市政府对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 立即成立特工班,在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领导下,派出10多个工作通知,全链条快速实施应急预案。

同时,推进"产、购、储、销"一体化联动,加大食品来源组织调度力度,启动每日市场监测检查和日报制度,确保粮食"转入、入库充足、供应充足、供应、连续档、价格稳定",做好食品供应稳定,保护公众"饭袋"。

好球员寻求力量,好人走得很远。潘丽芳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发展以来,市发改委扎实开展"再学习、再研究、再落实"活动,将"捧人民饭碗"作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做实事"的实践活动之一——多主动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飞地粮仓", 同时,重点深化与主要粮食产区的产销合作。

作为粮食纯销售区,我市积极探索在粮食生产区主要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和仓储物流设施等"飞地粮仓"模式,使产区"粮袋"不断向我市输送优质粮食。多年来,市发改委支持象屿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飞地粮仓"——如今,象屿集团已形成年采购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吨的食品生产物流和深加工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中粮海佳(厦门)面业有限公司新开的60万吨/年小麦加工线项目如火如荼,也将充分发挥厦门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中粮集团的平台优势,打造华南地区粮食核心集散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同时,我市不断扩大粮食产销合作"朋友圈",先后与江西、安徽等7大产省30多个县市开展产销合作,巩固和拓宽粮食来源进入厦门的渠道。目前,粮食从协作区转移的粮食占粮源的80%,有力地保证了我们粮油市场的平稳运行,全方位服务厦门优质发展超越。

管理良好

协同联动,实现良好的粮油品质关

粮食安全评估将再创纪录

老百姓以粮食为天,粮食安全第一。围绕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责任考核工作要求,市发改委认真组织了2021年考核工作,明确了目标表职责清单,逐一找出差距,补补,抓落实,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查。2020年全省责任制考核,我市取得全省第二好成绩。同时,协调组织对全市区责任制考核,6个区级考核得分均有记录。

我市加大对粮油的监管力度,在今年全省质量安全抽查中,质量指标达标率和食品安全指标达标率等均达到100%。市发改委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按照"双随机披露"和"四不二直"要求,对食品储存安全安全生产隐患开展大规模调查、快速整改和严格执法活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不断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

市粮油质量监测站加强粮油质量监测,购置和使用粮油检验检测新设备,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及时发布抽样检测结果,为发现过剩样品,坚决拒收相关批次的粮源进入厦门, 有效配合本市"餐桌污染"管理工作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收听

成为国家进口粮食的指定港口

"云智能"改善仓库管理

中粮仓储现代新粮库,中粮海佳(厦门)面条有限公司60万吨/年小麦加工线...第一个月,在水楼附近,建设华南粮食核心配送港,让我城市成为粮食中转站和集散地,可以起到粮食安全"土地""双保"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又投资1.2亿元建设海棠海龙码头散粮配送系统,成为全国指定进口粮食口岸,年进口粮食100多万吨。

"对于像厦门这样纯粹的营销区域来说,手里有食物,心里不惊慌失措,随时都是事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增强市场管控能力,去年以来,我市及时增加市级储备规模4.8万吨,其中成品粮食5600吨,全市储备粮食总规模达到32.3万吨。今年,市发改委首次运用厦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及时应对人口变化和紧急情况下的新形势,增加成品粮和食用植物油储存量约2600吨。

丰富的粮食积累,良好的谷物积累。粮食储存管理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我市国家发改委积极推进精粮贮藏示范库工作,发挥城市储备粮集团的带头作用,提高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完善储粮管理规章制度,认真把好粮储存质量、数量,严禁不合格粮食进库。

为国家计划储备,为民生、粮食安全世界做好准备。多年来,我市按照统一规划,逐步落实的理念,以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先后安排资金4亿余元,建设了多家现代化粮库。同时,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储粮技术,加快智慧粮食库建设,提高信息化基础水平。

它很有用

设立153个应急供应网点

为民生物资运输证书上千份

多维度构建"横截面到边缘"的粮食安全体系,多措并蓄,确保终端有序稳定供应,这是保证基本民生服务在爆发期间连续锉密的重要防线,直接关系到应急时间的"移动、利用"。市发改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修订颁布了《厦门市粮食应急系统重点企业管理办法》和《厦门市粮食应急系统建设专项资金建设办法》, 等,实施应急处理企业7家,按照每3万人一个网络的要求,在全市设立应急供应网点153家。

"应急供应网点与全市153个地点相连,承担应急保障的供应任务,服从政府调控的需要,在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作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我市国家发改委全链条梳理粮食安全"断点""堵点",除了畅通应急供应网络外,还疏通了粮食运输交通的"障碍"。

在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总部城市运营安全小组协调,市发改委与市财政、公安、交通等部门有效联动,与全市食品行业协会共同为全市粮企《民生物资运输证书》上千份, 同时,党员们冲在前面,到前线卡,为顺利的食品运输保护"生命通道";

保护军事需要

做好军队粮食安全工作

确保军火供应

厦门位于海上防御前线,做好军粮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我市推进军队粮食统筹工作有序推进,不断提高军队粮食采购和供应服务质量,积极、快速、高效地做好军队安全工作,满足部队开展多样化军事保障任务的需要。

近年来,厦门为加强军队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全市财政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了以仓储、配送、加工为一体的军队粮食仓储配送保障中心(一期)。保障中心二期工程被国家军火食品办指定为军民一体化军用食品供应示范项目,将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疫情期间,我市充分发挥军粮配送中心优势,继续做好强制配送工作,坚决按照军队疫情控制要求,开展全程非接触式配送服务,实现军需随时待命。同时,做好部队驻扎在不同地方的军队与军队的安全,部队去哪里,厦门军队的粮食与军队一起保护哪里,上半年共产党军队跨区域保护34批。

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责任。疫情期间,厦门军粮供应站主动执行向疫情高危地区派发预留救灾物资的任务,并在演练演练中锻炼团队。

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开展爱食宣传

让辛勤的工作深入人心

今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市发改委会同市农业和农村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妇联,做了大量工作,并举办了一场良好的"2021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向食品行业和公众推广节约, 节约粮食的举措。宣传周期间,协同各区及相关单位搭建立体宣传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系列宣传活动。

据悉,今年,我市粮油质量监测站举办了开放日实验室活动,并多次组织专家到机关、学校、社区开展节粮科技。厦门市食品工业协会在市发改委的指导下,组织了我市重点粮食企业,携手主流媒体,举办了多场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

(记者 沈燕燕、记者陈学东、徐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