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作者:申威隆i關中拍客

鹹陽市濱縣龍高村南側,河北岸山谷之間,有一處叫"墓灘"的地方,中間有一座狹窄的山丘。據傳說,這是龔曜的墓,周圍環繞着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衆多的自然風光。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沈偉龍:90後,"山西文博一哥"

2021年5月5日下午,在五一勞動節假期期間,我和家人經過濱州市,專程前往更偏遠的劉璋墓。有一條水泥路,直接通往陵墓,非常順利地到達公流墓的北側,那裡有一座新的宏偉的祭祀宮殿,建築和廣場。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在停車場,作自己的無人機,對劉曉波的墓進行了航拍。無人機升起後,它從北向南飛行,拍攝了墳墓前的建築物和郁郁蔥蔥的土墩。然後,無人機轉頭,升到100多米高,再次環繞着劉璋墓飛了大半圈,環山、溝壑、河流、盆地等景觀一目了然。

它遍布群山,墓葬在中心,就像盆地裡的魚一樣,是以這裡的風水被稱為"金盆魚洞"。周圍群山翻滾,形态各異,素有"串珠嶺"、"牛頭馬臉"、"龜蛇兩會""18羅漢"等稱号。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劉璋墓所在的山頂平坦,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50米,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北部的最高點約為60米,南側傾斜到河岸。古山北高南低,線形起伏,很像一條龍,被譽為"周坨龍"之稱。

無人機沿着墓山向南飛到鹿江岸邊,這是一個名為"石橋頭堡"的渡輪渡口。望向外望去,對面的山石牆,在山腰平坦的地方,有兩個小土脊兩座,旁邊是清澈的泉水。據傳說,龔曦死後,他的兩個女兒用衣服和酒壺把土包起來,準備過河獻祭,河水漲了,不能過河。他們不得不把土壤倒在這裡,把酒灑在地上,形成土堆和清澈的泉水。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從高高的天空俯瞰,龔劉墓南側有一條小太極彎環繞的河流,北面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和村莊,像一條線穿過珍珠,東面是溝渠,西面是平地,遠處是高山高山,形成了天然屏障。

據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風水寶,龍脈通,靈氣聚集,頭枕山,腳水。在《大慶統一志泸州》記載:"劉坨陵在國東八十裡。北枕頭谷,南邊控制水。墓長三裡徐,像是瓦隆的那種。

龔璇是已故龔的曾孫,周文旺的第十代祖先。在這裡,他以身作則上司和團結各部落,大力發展農業生産。人們過着衣食充沛的生活,周人開始逐漸恢複活力。是以,龔柳受到了周人的稱贊。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從西北向東南拍攝

航拍公劉墓:周墓蟠龍,金盆養魚穴

從西南向東北拍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