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秦兩漢文學-53.詩經《大雅·公劉》

作者:國學朗讀

《詩經·大雅·公劉》詩經

笃公劉,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積乃倉;乃裹餱糧,于橐于囊。

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幹戈戚揚,爰方啟行。

笃公劉,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歎。

陟則在巘,複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笃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觏于京,京師之野。

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笃公劉,于京斯依。跄跄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

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笃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

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笃公劉,于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衆爰有,夾其皇澗。

溯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注釋]

1、笃:厚。一說語詞。

2、迺:乃。

3、埸(yì):田界;疆界。

4、積:露積。指糧囤。

5、橐(音馱)、囊:小袋曰橐,大袋曰囊。

6、輯:和睦。

7、戚揚:斧钺。

8、爰:語詞。

9、方:始。

10、胥:相,觀看。

11、宣:通,暢。

12、巘(yǎn):小山。

13、舟:帶。

14、鞞琫(bǐng běng):刀鞘上的裝飾物。也用來指刀鞘。

15、容刀:佩刀。

16、語語:一說鬧鬧嚷嚷。

17、跄跄(qiāng):步趨有節貌。

18、濟濟:莊嚴恭敬貌。

19、既登乃依:賓客已登席坐矣,乃依幾矣。

20、造:祰之假借。告祭。

21、曹:槽之省借。祭豬神。

22、匏(páo):瓜名。

23、景:日影。

24、岡:山岡。

25、相:看。

26、陰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

27、三單:相襲,相代。指輪流當兵。

28、度:測量。

29、徹:治;開發。

30、夕陽:山的西邊。

31、亂:橫渡。

32、厲:砺的本字。磨刀石。

33、鍛:石也。

34、止基迺理:宮室之功止,而後疆理其田野。

35、衆:指人口增加。

36、有:指物産豐富。

37、皇、過:澗名。旅:衆。

38、密:安。

39、芮:水涯。

40、鞫(jū):究,曲。

41、餱:(hóu)

[評析]

《公劉》記述了周人酋長公劉率領周人自邰遷至豳地,初步定居并發展農業,為周代統治階級的開國曆史。全詩圍繞“匪居非康”這個詩眼展開,選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刻畫了一位遠見卓識,勤奮不懈、有非凡上司才能的民族英雄形象。全詩文字質樸、簡煉而生動,并且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

[作品介紹]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是以又叫“毛詩”。

先秦兩漢文學-53.詩經《大雅·公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