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華百年誕辰生平與書信展》開幕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作者: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5月9日電(記者于碩)5月6日,"人生就是奮鬥——胡華百年誕辰與信展"開幕式在閩大學博物館舉行。

《胡華百年誕辰生平與書信展》開幕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2021年,黨迎來了百年誕辰,全黨掀起了一股黨史學習教育的浪潮,中國共産黨即将迎來自己的100歲生日,在這個黨的人民滿懷期待中,學校共同紀念黨的同行、共産黨曆史學家胡華教授的這種形式, 即将到來的派對百年誕辰慶祝特别慶典。

闵大學黨委書記嚴諾、黨委副書記齊鵬飛、副校長、博物館館長王偉出席活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謝春濤,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當代中國研究所原黨委書記、主任朱家木等校外上司,老一輩革命家後代代表,黨史界代表, 藝術界代表和胡華的家人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主持人王偉對展會做了簡要介紹。

中國民主大學黨史與建設研究所副所長楊德山介紹了中國共産黨曆史的最新發展。

謝春濤回顧了他在閩大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胡華先生自己的修行和教學,對胡華的教育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朱家牧回顧了胡華對黨史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執着,希望中國民大學繼續創造黨史學科的輝煌。

胡華教授是中國共産黨曆史的著名專家,也是中國共産黨曆史學科的創始人之一。在近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中,他秉承"生即争,死即安"的"自卑、冷漠的名利""謙虛嚴謹、精益求精"的曆史精神,積極拯救黨史,培養黨的事業曆史人才,推動中外黨的學術曆史交流,為創造做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共産黨曆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也推動了中國閩大學成為高校中黨史學科的重要創始者和上司者。值得一代又一代地努力學習。

他強調,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作為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新的正規大學,閩大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校對黨史進行了紮實深入的學習教育。展覽不僅為我校師生深入研究黨史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而且對推動我們學習和研究百年黨的偉大曆史,建立強大的中國共産黨史學科,發揮了重要作用。 并在黨的事業曆史中開創新的局面。

展覽開幕式還受到中國曆史學會會長、《求真》雜志原會長李傑同志、胡華教授的親密戰友、閩大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毅教授的祝賀。

胡華先生是中國共産黨曆史學科的創始人,也是高校中共黨史學科體系和教學體系的創始人。今天,中國共産黨的曆史經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我們更想念胡華先生,他對共産黨曆史學科建設的傑出貢獻是不可替代的,不容小觑。

- 李傑

胡華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研究中國共産黨曆史的先驅。20世紀50年代,胡華同志在全國各種大型學術會議上講授了數十門黨史課程,傳播深遠,影響最大。胡華教授關于建黨前後黨史的教程,中華人民共和國 先後出版數十次,并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他的學術著作和文章是學術界的瑰寶。他的作品忠實地記錄了中國共産黨的建立和發展曆史,使其在國内外廣為人知。我親眼目睹了胡華教授的學術和學術貢獻,他是人民大學的驕傲,也是曆史領域的偉大開拓者。

戴毅

胡華的家人向中國大學博物館捐贈了《九九以來的中國》和《中國青年》、《無産階級青年》等重要曆史資料和革命遺物,毛主席等黨和國家上司人于11月16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上會見了全體從業人員。 1963.

學生藝術團演奏了《胡華的書》的獨奏會。"做一個正直的人,雖然苦澀!"有力的話語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博物館展廳回蕩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者參觀了展覽。

展覽位于中國閩大學博物館二樓,精選胡華教授珍貴的照片、教材、研究文獻,以及他一生中遺留下來的數百封信件,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展覽緊跟"人生就是奮鬥"的主題,将胡華的個人成長史、中國民大學生教育發展史、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曆史進行有機關聯,與曆史資料和文物還原曆史事件,聚焦胡華教授的成長經曆, 教學研究貢獻、革命精神、學術思想,用觀點、概括、凝聚地展示我們黨和廣大黨員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站在奮鬥的最前沿,站在奮鬥的最前沿。這是該國為恢複和人民福祉而不斷鬥争的壯麗景象。

胡華(1921-1987),中國著名曆史學家、中國共産黨曆史專家。

1921年12月出生于浙江奉化市一個職工家庭。1937年就讀于浙江省高等師範學校。1938年,他參加了當地的抗日救亡運動,并于10月前往延安,在陝西北方公立學校學習。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在革命隊伍中,他經曆了陝西公學、華北大會、華北大學、華文大學的半個世紀曆史程序,畢生緻力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産黨史的教學研究,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和中共黨史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為中國共産黨國家曆史學科的奠定基礎,開拓創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從華北聯合大學到華民大學,他一直在教授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産黨史課程,是這門課程的重要先驅。曾任中國共産黨曆史部中國革命史系主任,中共曆史部名譽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近代中國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第七屆、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紀委紀複評組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召集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