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方言|胡華強:吹了燈恨兩眼

作者:封面新聞

文/胡華強

眼睛會說話,愛恨情仇,不一定得用嘴,一雙眼睛(甚至一隻眼睛)就足夠傳情達意。古人之作青白眼,男女之間的眉目傳情,歹人之間的眉來眼去,思念之人的望穿秋水——看看,何須嘴上吐一詞半字,傳達的資訊已足夠完整豐富。但是這得有一個前提,眼神傳遞的空間要足夠的清澈透明。

“吹了燈恨兩眼”,即在黑暗中用眼睛傳遞恨意,再多的恨意都隻能湮滅在黑暗中。這句川話俗語,用來比喻背着某人表達對某人的憤怒和仇恨的意思,含有無可奈何和懦弱之意,比起那句“搬起石頭砸天”更形象更生動。

有一個二流子曾橫行鄉間,偷雞摸狗無惡不作,且有極強的報複之心。誰家被他糟害了,就隻有忍氣吞聲,要是聲張出去,等來的一定是那二流子加倍的報複。大家都恨他,卻又不敢當面得罪他,老實的鄉人為此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吹了燈恨兩眼”。

有個同僚因一件小事招緻了機關上司的厭恨,那上司就經常給這位同僚穿小鞋,打夾夾,搞得同僚非常惱火。在一次酒桌上,同僚趁着酒意盡情抒發對上司的不滿情緒,同桌一個夥計聽不下去,把酒杯一頓,訓斥道:“平時屁都不敢放半個,喝了酒就壯了慫人膽。你還不是隻敢吹了燈恨兩眼!”我以為這一頓訓斥會激起他的鬥志,結果他已經趴在桌沿邊睡着了。

世間總有不平之事,人心總有愛憎之情。有些情緒是可以當面鑼對面鼓地發洩的,有些卻是不敢不願或者不能。有求于人,受制于人,可以用自己的退讓換取某種想要的結果;心有不甘,卻勢不如人,力有不逮,便有萬千恨意,也是無可奈何。這時,最安全的發洩方式,就是“吹了燈恨兩眼”。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文明棍”之後,眼見着假洋鬼子走遠了,便咬牙切齒地對着假洋鬼子的背影罵一句“兒子打老子”,竟然可以立即心平氣和甚至心滿意足,可見“吹了燈恨兩眼”也未必沒有一點正面的價值。“精神勝利法”,誰的身上沒有一點呢?

【征稿啟事】

華西都市報“寬窄”副刊四川方言龍門陣《蓋碗茶》版面推出以來,得到省内外四川方言作者的大力支援。為讓《蓋碗茶》更加活色生香,方言故事層出不窮,我們向“有故事”的方言作者長期征稿。有好的方言故事,有趣的方言傳說,都可以給我們投稿。字數不超過1200字。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