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就是奮鬥——胡華百年誕辰生平與書信展》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展

作者:星星飛翔

他是蜚聲中外的中共黨史專家,是20世紀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曆史學家和教育家,他是載入中國人民大學史冊的“紅色教授”,是中國人民大學紅色教育基因的“傳燈人”。他就是,胡華。5月6日上午,“生就是奮鬥——胡華百年誕辰生平與書信展”開幕式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舉行。

《生就是奮鬥——胡華百年誕辰生平與書信展》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展

據了解,胡華1921年生,與黨同齡,從16歲入陝北公學直至離世,近50年來他的生命和信仰一直與中國人民大學緊緊交織。2021年至,百年誕辰,無論革命熔爐的烈火淬煉,建設社會主義的風雨前行,還是改革開放的砥砺奮進,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堅持為黨的教育事業不懈奮鬥。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治學嚴謹、勤奮著述、樂育英才、無私奉獻真實诠釋了他的人生信條“生就是奮鬥,死就是休息”。

2021年,中國共産黨即将迎來100歲生日,在這全黨全國人民滿懷期待的時刻,中國人民大學以共同紀念緬懷這位黨的同齡人、中共黨史學家胡華教授這種形式,對即将到來的黨的百年華誕進行特别的慶祝。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黨委副書記齊鵬飛,副校長、博物館館長王轶出席活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當代中國研究所原黨組書記、所長朱佳木等校外上司;老一輩革命家後代代表、黨史學界代表、文博藝術界代表以及胡華家屬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靳諾表示,胡華教授是我國著名中共黨史研究專家,中共黨史學科的創始者之一。在近半個世紀的學術生涯中,他秉承“生是奮鬥,死是休息”“自甘清貧,淡泊名利”“謙虛嚴謹,精益求精”的治史精神,積極搶救黨史史料、培育黨史事業人才,推動中外黨史學術交流,為全國中共黨史學科的創設、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推動中國人民大學成為全國高校中共黨史學科的重要奠基者和領航者,他堅守初心、獻身黨史學科的赤子情懷和奮鬥精神,值得一代代人大師生認真學習。

靳諾強調,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時刻,作為中國共産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校紮實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此次展覽的舉辦,不僅能為我校師生黨員深入學習黨史提供豐富的資料,更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對我們學習研究百年大黨的偉大曆史,建強中共黨史學科,開創黨史事業新局面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展覽開幕式還收到中國史學會會長、《求是》雜志社原社長李捷同志,胡華教授的親密戰友、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教授的祝賀。

胡華家屬向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捐贈了《1963年11月16日毛主席與黨和國家其他上司人接見出席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會第四次擴大會議全體人員合影》《九一八以來的中國》《中國青年》《無産青年》等重要史料和革命文物。

學生藝術團表演《胡華家書》朗誦劇。“做一個高尚正直的人,雖苦猶樂!”铿锵有力的話語回蕩在人大博物館的展廳中。開幕式結束後,與會嘉賓參觀了展覽。

展覽位于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二層臨展廳,揀選胡華教授在戰火中進行中共黨史教學的珍貴照片、教材、研究文獻,以及生前留下的數百封書信以飨觀衆。展覽緊扣“生就是奮鬥”的主題,将胡華的個人成長史、中國人民大學的教育開拓史、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進行有機關聯,用史料和文物還原曆史事件,集中展現了胡華教授的成長經曆、教研貢獻、革命精神、學術思想,以點帶面,概括、凝煉地展現了廣大黨員始終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為國家的複興和人民的幸福不斷奮鬥的壯麗畫卷。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婧

編輯/譚衛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