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國強的3個相信​

作者:正和島

作者:中山

來源:鄭和島

8月2日,《财富》雜志公布了2021年世界500強名單。

今年,中國企業跻身世界500強的個數已達143家,上市數量連續第三年領先于美國,繼續位居世界第一。

企業實力與否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晴雨表。美國的優勢在于高通、英特爾、通用、IBM、可口可樂等世界級企業;

随着中國強大的國力和經濟的繁榮,中國企業将不可避免地繼續壯大壯大。

财富500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權威的公司名單。

今年的亮眼資料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緊張态勢。1997年,隻有四家公司中國大陸進入名單。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當年上市的企業數量僅為12家,此後逐年迅速增加。

自2008年以來,排名中的中國企業數量有所加快,從2019年開始,上榜的中國企業數量已超過美國,上榜企業數量連續第三年排名第一。

企業的崛起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進步。在民營企業中有很多優秀的代表,桂源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該公園排名第139位,收入為670.8億美元,利潤為50.75億美元。2017年,園區首次跻身世界500強時,僅排在第467位,五年内上升了328位,這張"成績單"顯示了園區企業實力的持續提升。

從曾經居住在廣東的鄉鎮企業,到世界500強龍頭的住房企業,園區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堪稱中國宏偉的城市化程序,在豐富多彩中。

要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楊國強策劃背後的掌舵。園區快速成長的背後,是楊國強的"三信":

1、堅信中國經濟長期良好,繼續培育新型城鎮化;

2.相信長遠路線;

3.相信科技是未來的大方向。

楊國強的3個相信​

01、堅信中國經濟長遠是好的

桂園董事長楊國強有着非常鼓舞人心的創業經曆,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楊國強,廣東省佛山人,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家庭很窮,他窮到17歲才不穿鞋,衣服和褲子都是老兄弟穿老的,親戚穿老的。

為了謀生,他在農村耕種田地和養牛,然後學習技術并開始從事建築勞工的工作。

20多歲時,他走進一家建築公司,從底層開始,靠着拼命的毅力,慢慢成就了總經理的職位。

楊國強從不掩飾自己的草根,經常自稱"我是農民"。但正是這樣的人,創造了桂桂園,連續多年跻身世界500強。

"時間、土地、人與人",個人的成功從來都離不開時代背景。楊國強選擇的創業方向是房地産,這是一個很大的判斷方向。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進步和發展之後,都會有一個城市化的過程,都會追求更好的生活。中國也是一樣,中國改革開放的曆程是一代人努力奮鬥的曆史,當有經濟條件的時候,自然會考慮生活好一點。

由于中國人數量衆多,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城市化程序可謂"蓬勃發展"。

自1978年以來,我國第一階段城鎮化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力,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建成後先進城市",當時2000萬上坡和農村志清回城就業,聯考全面開放加速了農村學生進城, 然後城市逐漸開放市場,大量農民也進入城市臨時居住。

城市化的第二階段是由城市化推動的。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在"五五"規劃中提出:"随着農業生産力的提高和工業化程序的加快,我國的城市化條件已經成熟,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實施城鎮化戰略。"

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鄉鎮企業,各種服裝廠、鑄造廠、家電廠興起,如今著名的海爾集團,那一年是一個集體企業。

當時有一部電視劇叫《工作姐妹》,就是講述一些偏遠地區的女孩,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走進城市工作的故事。

美國人張偉已經觀察中國好幾年了,還寫了一本名為《打工女孩》的書。書的背面精彩地描述了中國的城市移民和過程:

當新一代農民工出現時,大多數人認為移民是追求更好生活的一種方式。他們更年輕,受過更好的教育,出國比追求城市機會更有動力,而不是被迫陷入農村貧困。

是自尊,而不是恐懼,讓他們留在城市裡。走出家門,待在外面——走出去,隻是為了改變你的命運。

一代人的城市化是改變命運的追求,追求美好生活。

從這個角度來看,楊國強的大月桂園,可以說是踩到了時代的紅利。

直到現在,中國的城市化程序還沒有結束,反而開啟了新一輪的城鎮化程序。

《2021年全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發展發展城市群和城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市化建設,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提高城鎮化發展品質。

根據Cree的分析,新城鎮化仍然是房地産行業最大的機構紅利。未來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将提高約4個百分點,約5600萬人将從農村遷移到城鎮。

楊國強說:"園區堅持長期看好中國新型城鎮化前景,中國經濟穩定增長,長期良好有堅定的信心。"

這種分析判斷是站在高次元上,對宏觀經濟走勢的判斷。這也是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念。

資料顯示,目前,園區在31個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和289個直轄市,共450萬戶家庭,1000多萬人服務,在此基礎上,桂園為自己的未來設定了"繼續做城鎮化征程的上司者,為老百姓提供好房子, 為社會進步和現代化作出貢獻,百年功夫。"

02、信奉"長遠主義"路線

楊國強的第二點,是對"長遠主義"路線最堅定的信念。

随着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消費更新趨勢的開始,中國房地産行業已進入管理紅利時代。

2018年,楊國強憑着敏銳的直覺,為園區制定了"穩遠"的戰略規劃,開啟了高品質發展的時代。

所謂高品質發展,就是堅持業主的口碑至上,堅持長遠主義。例如,園區堅持創造高品質的産品。2021年初,園區正對450萬房主進行跟進索賠調研,推出"星、政、雲、天"四條産品線。這是它對市場變化的反應,洞察産品首次亮相後的居住需求。

這種"長遠主義"是基于中國發展的主線判斷,"房源不投機"是主基調,新型城鎮化将不斷推進,中國房地産市場将越來越健康。

高軒集團的張磊對"長遠主義"有一個非常精彩的讨論:

對于企業和企業家來說,長遠主義是一種模式,幫助企業在不斷創新和價值創造的過程中,拒絕零和博弈,重塑企業的動态護城河。創業在時間次元的沉澱,不是大浪沙的錨,而是随風揚帆。

是以,在2021年,園區繼續密切關注"一流五力",即在遵紀守法、保證安全和品質的前提下,做好高效、産品實力、營銷力、服務力、科技實力和成本力。

也正是因為楊國強的"長遠主義"路線,從2016年到2020年,園區收入從1530.9億元增加到4629億元,同比增長202.4%。

自2017年首次亮相《财富》500強以來,五年排名已經上升了328倍,而年度榜單也顯示,2019年,榜單中上升最快的公司,2020年是全球頂級房企,2021年排名再創新高,顯示出其增長。

楊國強的3個相信​

資料來源:财富500強

也正如張磊所說:"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社會,隻要在長遠次元上,要看清事物清晰徹底,創造價值,就能走在一條繁榮的道路上。"

03、相信科技是未來的方向

很多人認為房地産行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不需要任何高科技。楊國強不這麼認為,他已經緻力于園區打造成一家高新技術企業。

這可能與楊國強的經曆有關,當時楊國強家很窮,真的沒錢學習,老師找家,楊家也沒能,或者國家免費7元學費并給2元補習,楊國強得以返校,讀完了高中。

由于時代的局限,楊國強沒有繼續追求高等教育。但對知識和科技的信仰,在楊國強的心中已經深深地烙上了烙印,他深信"知識是戰勝貧困的最佳武器,知識可以改寫一個人乃至國家的命運"。

創業後,楊國強非常重視科技在企業中的應用。2018年,園區将成立一家名為Bo Zhilin的機器人公司。

這是楊國強對大形勢的另一個準确判斷,一是給中國減分紅,讓人力密集型企業不得不早日轉型;

貴源的機器人業務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深度融合,建築行業在智能化指引下湧現出颠覆性、創新型技術。

最直接的是生産方式的變化,從依靠勞動力到使用機器人取代"危險和肮髒"的人類工作。

根據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Tracica的一份新報告,全球越來越多的建築公司正在整合機器人,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并從大幅優化的生産速度、效率、安全性和利潤中受益。

貴源的薄志林已經率先出擊。目前,公司正在研究46種型号的建築機器人,其中絕大多數應用于目前澆築混凝土工藝和裝配式施工,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精加工、磚抹灰、内牆裝飾等12條施工機器人産品線。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7月,博智林已有18台建築機器人投入商用,覆寫14個省份近70個項目,累計應用超過100萬平方米。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技術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不如美國盈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技術能力。更多的中國公司是資源密集型的,而不是技術主導的。

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是以"十四五"規劃提出,要通過帶動創新,以優質供給為龍頭,創造新需求,推進國内、國際雙循環。同時,也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中,形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生産、研發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我們常說提高國家的科技競争力,企業作為國家分子,其實就是提高企業的科技競争力。

事實上,未來的科技競争是大國博弈的一個關鍵點。

是以,在同行業的企業家中,楊國強是"在場的"。

目前,博志林的建築機器人已經在伺服、傳感器等五大核心系統中實作了自主研發,包括導航、視覺等技術填補了建築機器人領域的空白。此外,在大資料治理、智能站點監管等細分闆塊建設上實作了從0到1的突破。

而園區本身,緊跟國家政策方向,形成了整個産業鍊布局:

在房地産開發方面,通過博智林機器人智能施工,建構智能施工體系;

在餐飲零售領域,依托業主的房地産資源,通過現代農産品生産農産品,為中央廚房提供原材料,由機器人餐廳出售;

園區還垂直整合規劃設計、物資供應、施工、園林、裝飾、市場、物業、酒店、學校、商業、醫療等方面...

這種全産業鍊的布局優勢進一步強化,成為企業無法複制的核心競争力。

04、世界上隻有一條護城河

"世界上隻有一條護城河,那就是你能否繼續以瘋狂的方式創造長期價值。從這個角度來看,楊國強可謂是價值創造和長遠主義的典範。

楊國強有"三信念",歸根結底,還是站在更高的次元上看待中國的發展。

這"三信"是對未來趨勢和信心的判斷。車站越高,看得越遠,企業可以走的時間就越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楊國強的"三信"值得中國企業家思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