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律即自由,為什麼不自律的人不自由?康德對自由的深刻了解

作者:小播讀書

康德為什麼說,自律就是自由?總的來說,自由和自律是相反的概念,那麼康德為什麼要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自律即自由,為什麼不自律的人不自由?康德對自由的深刻了解

大家好,這裡是一個小小的廣播閱讀,在我們介紹康德的道德價值觀之前,康德認為道德是人類社會實踐領域的一種真理,在理性領域,真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這是真理的特征,而在實踐領域,道德也是普遍和必然的, 道德是所有人,包括他們自己在内,所追求的絕對法則或指令,它就像理性世界中的真理,無一例外,包括他們自己在内,康德的道德價值觀都非常嚴格。自殺或放棄自己的能力是不道德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嚴格的道德觀念,因為康德的道德價值觀,其實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更準确地說,是基于真理的标準,它是人類實踐中的真理。

在康德著名的《三個批判》第二本書《實踐理性的批判》中,他也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自由怎麼可能?而道德、理性、自由,在康德的案例中,實際上是統一的,具有内在的一緻性,這似乎有點奇怪。說到自由,你認為自由的難處是什麼?是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自由嗎?在康德看來,這隻是一種基于自然本能的行為,不能稱之為自由,高點叫自然,低點稱為自然,即懶惰。

自律即自由,為什麼不自律的人不自由?康德對自由的深刻了解

康德對自由的看法與我們通常所了解的自由不同,或者恰恰相反。因為自由和自然是相對的,是以自由是一種超越自然、被稱為自由的能力。如果自然按照自然賦予你的自然和本能行事,那麼自由就是按照理性的原則行事的。自由是人類獨有的一種力量,自然是所有動物都擁有的力量。我們常說:自律就是自由,這是康德對自由的看法,因為自律是理性的象征,是一種限制欲望和本能的理性能力,是自由意志的表達,是以自律可以等同于自由。

康德依靠道德來判斷他是否有自由。"道德是一面鏡子,"康德說。

兩個詞是關鍵:道德是了解自由的原因;

那是什麼意思?比如,當你餓了,在面包店裡看到一塊面包,你不會随便去吃,這是不道德的,你會餓了,保持理性,而這一次,你真的有自由了。在這個場景中,道德讓我們克制了内在的自然動物本能,或者更确切地說,道德讓我們認識到自由的存在,這是康德的第一句話:道德是自由了解的原因,我們是通過道德行為來具體表現抽象的自由概念。

道德原因所指的自由是什麼意思?

自律即自由,為什麼不自律的人不自由?康德對自由的深刻了解

因為人有自由,可以有道德,我們前面說過,在康德看來,道德和理性是一樣的,道德是理性的産物,是理性的建構,自由和理性是一樣的,有理由有自由,自由行為是理性的行為,自由是超越自然的能力,這就是理性。是以,自由是存在的道德理由。因為有自由,因為有理由,我們有道德。道德是外在的自由;

康德認為,人之是以不同于其他動物,是因為他是理性的,而其他動物隻能按照自然法則行事,隻有人類,因為他們有理性,他們有自由,他們有超越自然的能力。康德對自由的看法與斯賓諾莎相似,但不同。

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自由是對必然性的了解。或者我們可以說,自由超越了自然的必然性,康德和斯賓諾沙對自由的了解是一樣的。在斯賓諾沙的自由觀中,"自然"實際上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自然的原因,一種是作為自然的結果。例如,花、樹、山、河是自然的結果,它們是被動的、無意識的。還有一種自然是"造就自然",或者說創造自然,是自然的原因或規律。這種本質,一個實體的概念,被了解為一個整體,是一個整體的本質,其中所有部分都加在一起,這個本質就是上帝或上帝。

自律即自由,為什麼不自律的人不自由?康德對自由的深刻了解

在斯賓諾莎看來,上帝通過自然法則統治世界,物質世界中發生的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是以斯賓諾莎說:"自由是對必然性的了解。一個人的認識水準越高,對自然的了解越深,對自然規律的把握越透徹,面對自然就越自由。

這就是康德和斯賓諾沙對自由的看法不同的地方,斯賓諾莎有先見之明地指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存在,擁有最全面的自由,而在康德看來,理性是自由的源泉,而不是上帝,人可以通過理性獲得完全的自由。

好吧,就是這樣,通過兩篇文章,我們深入研究了康德對三個重要概念的倫理和道德觀,理性,道德和自由,我們希望這些概念能激勵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注意小廣播閱讀,我們看下一篇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