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款上線18年的網絡遊戲,被遊戲主播們當作線上賭場

這款上線18年的網絡遊戲,被遊戲主播們當作線上賭場
這款上線18年的網絡遊戲,被遊戲主播們當作線上賭場

“我被坑慘了!”

今年5月10日,家住上海市奉賢區的李先生到派出所報案,聲稱自己在一款網絡遊戲中損失了50萬元,而這一切都源于他添加了一個遊戲公會“天域”的主播微信。

民警調查後卻發現,李先生的遭遇沒有那麼簡單。從這起報案開始,一樁案值超過3000萬元的網絡賭博案件浮出水面。

玩家的50萬去哪了?

李先生所說的網絡遊戲,是2006年就公測的《魔域》。當時李先生還在上國中,在遊戲中根據設定打怪更新,玩得不亦樂乎。

因為有這份情懷在,長大後的李先生雖然不怎麼玩了,但一直通過各種管道關注着遊戲的更新等内容。直到今天,《魔域》仍然擁有不少玩家。

2009年,《魔域》上線了一個新道具“阿拉瑪之魂”。根據遊戲設定,這個道具分為18個等級,可以鑲嵌到裝備中,道具等級越高,鑲嵌後對裝備屬性的提升就越大。高等級“阿拉瑪之魂”隻能通過遊戲内的指定貨币“魔石”鍛造而成,成功機率随機,一旦失敗就會損失相應道具。

這個設定讓高等級“阿拉瑪之魂”變得稀有,玩家們逐漸認可高等級“阿拉瑪之魂”的價值是鍛造消耗的魔石的數倍甚至更多。是以,高等級“阿拉瑪之魂”成了遊戲中一種新的“貨币”,經常被用在玩家之間的交易中。

最初吸引李先生注意力的,正是這個鍛造過程。他在觀看直播時發現,有遊戲主播專門用國際伺服器的遊戲賬号合成不同等級的“阿拉瑪之魂”,并樂此不疲。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不過是又一個類似于開盲盒的直播項目,怎麼會讓李先生投入50萬之多?

他們在直播間賭什麼?

原來,有人将鍛造過程打造成了一種賭博玩法。

“上分”“下分”是參與賭博的主播和玩家之間使用的暗号,前者指的是玩家在主播處轉賬購買同等價值的“魔石”。如果“魔石”鍛造成功,主播就會按照遊戲内的市場價購買鍛造成功的“阿拉瑪之魂”,抽取5個點後将餘下部分折算成人民币返給玩家,即為“下分”。如果更新失敗,玩家一無所有。

這個過程中,玩家就是賭徒,主播相當于莊家,“魔石”是賭徒花錢購買的籌碼。若直播間裡鍛造成功,就相當于賭徒押中了點數,可以獲得數倍乃至更高的回報。鍛造失敗就是沒有押中,賭徒血本無歸。

因為鍛造成功與否的機率是完全随機的,主播們也無法掌握。是以,他們會通過兩種方式確定自己穩賺不賠。一種是“下分”時抽取5個點作為利潤,另一種是向參與賭博的玩家售賣“魔石”。官方價格200元一顆的“魔石”,主播們通過其他管道185元購入,再190元賣給玩家。

如此一來,不論玩家購買的“魔石”能否鍛造成功,主播們都能保證獲得一定的利潤。

民警進一步調查發現,除了李先生報案外,網絡上有不少線索也指向《魔域》中這個名叫“天域”的公會,他們會在遊戲中招攬賭客。今年5月至6月,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協助下,民警從山東、江蘇、四川、廣西、福建等地抓獲“天域”公會建立人及會長于某,分屬不同工作室的韓某、莊某、周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

莊家是國服前三玩家?

于某是《魔域》的資深玩家,2006年就接觸遊戲,一度達到國服前三名。是以,他在玩家圈内頗有名氣,可以靠在遊戲内倒賣裝備、代打等賺錢。

2019年,于某在遊戲内正式創辦了“天域”公會并擔任會長。于某本人主要通過網絡直播打遊戲,目的是吸引粉絲,打響公會的名号。其他主播們直播内容就比較豐富,既有 “炫技”打怪,也有實際用于賭博的“魔石”鍛造。

根據于某的說法,自己從未主動招募遊戲主播,而是憑借名氣及号召力吸引他們投靠,因為僅靠主播自己,沒有辦法招攬到那麼多玩家關注。

這些主播們都遵守着于某制定的“魔石鍛造”的規則和模式,他們把自己的微信号打在公屏讓直播觀衆自由添加,添加好友之後會先向客戶介紹玩法。

于某還建立“遊戲交流群”作為工作群,讨論關于客戶“上下分”情況及流水資料,時不時提醒主播經常發紅包或寄特産等,用于維護客戶關系。

韓某是該公會旗下主播之一,也是2013年開始玩《魔域》的老玩家,2020年起開始直播相關内容,後因妻子懷孕生子暫停。2022年9月,因為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他重操舊業,但客流量很不理想。考慮到直播的閱聽人,他喊來妻子一起直播,後來又叫來弟媳輪班,自己則負責彙總直播收入。

經審計,“天域”公會涉及的總賭資達3000餘萬元,于某通過抽取下級主播獲利的50%牟利,個人非法獲利60餘萬元。

遊戲圈常見不算犯罪?

今年8月,本案移送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對于于某等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起初還存在一些争議。辯護人認為,遊戲主播幫助客戶代練和鍛造裝備,是遊戲圈的普遍現象,于某等人賺取差價是一種商業行為,不應該認定為犯罪。

除了較早出現的“代練”“代打”外,近年來,确實有一些自認為運氣不好的玩家會把自己的賬号交給主播,由其進行直播抽卡、鍛造等需要運氣的行為,圍觀者不少。

但承辦檢察官指出,本案中的主播直播時登入的都是自己的遊戲賬号,鍛造結果如何與玩家的遊戲角色并無關系。也就是說,直播間裡的玩家不是為了代練更新或者鍛造裝備來的。

而主播們為參與的玩家提供“回購服務”,以此實作遊戲币與人民币的雙向兌換,并利用魔石價格差以抽成的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以上種種都符合賭博平台的特征。

經奉賢檢察院提起公訴,近期,奉賢法院以賭博罪判處于某等1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年8個月至6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賭博案件中,賭客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是以損失的賭資不會退回,而是作為涉案非法所得被全部沒收。”承辦檢察官提醒。

還有哪些賭博花樣?

通過檢索公開報道,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發現,近年來有多起玩家利用《魔域》遊戲進行賭博的案件。《人民法院報》2023年報道的一則案例,與于某案如出一轍。

彭某、黃某甲組建工作室并聘請董某、黃某乙等6人,利用《魔域》中的裝備“魔石”鍛造更新是否成功進行賭博。經審計,該工作室一共收到玩家投注資金1400萬餘元,彭某、黃某甲等人賺取手續費用合計97萬餘元。

廣東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以賭博罪判處被告人彭某、黃某甲有期徒刑1年9個月,并處罰金50萬元;判處被告人董某、黃某乙等六人有期徒刑1年至6個月不等,并處罰金5000元至3000元。

到案後于某也表示,自己是看到别的公會也在做這種形式的直播,覺得來錢快、賺得多,索性加入其中。

此外,合肥警方曾打掉一個涉案1.28億元的賭博團夥,成員利用《魔域》裡一種“傳送書”工具在地圖上随機傳送,根據到達位置坐标的最後一位數進行賭博,賭客會在每次傳送之前進行下注。有玩家沉迷其中,輸掉了30萬元購房款。

另據媒體報道,因“魔石”可以通過某些管道變現,多年來一直有玩家舉報該遊戲涉嫌賭博。不過,《魔域》的開發公司對此表示否認,聲稱沒有魔石商人這樣的操作,為了财産安全不支援任何線下形式的交易。

(“天域”為化名)

欄目主編:王海燕 題圖來源:圖蟲 圖檔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閑樂 通訊員 孫曉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