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女倆雙雙确診,嚴重可緻死!緊急提醒

前不久

遼甯大連一對母女

相繼出現高熱、肺發炎狀

母親還因呼吸衰竭

進入ICU病房搶救

但病因卻遲遲沒有定論

……

近日,大連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收治了一名C肝肝硬化、肝癌患者。患者住院期間連續五日高燒不退,最高體溫達40℃,病因不明,抗感染治療效果欠佳,後因呼吸困難轉入ICU病房。新冠病毒、甲乙流病毒感染檢測,都為陰性。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大面積發炎伴胸腔積液。

母女同患肺炎

竟和家中鹦鹉有關

醫生在和家屬進一步詢問病史時了解到,患者女兒10天前因“肺炎”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兩人相繼出現肺部感染,令醫生産生警覺,通過電話與患者的女兒詳細溝通,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原來,患者家中飼養了一對鹦鹉,不久前其中一隻突然死亡,家人隻草草處理了屍體,未進行徹底消毒。

患者是否可能感染臨床上較為罕見的“鹦鹉熱”?經一系列檢測,兩天後,患者的檢測結果證明其感染鹦鹉熱衣原體。

什麼是“鹦鹉熱”?

“鹦鹉熱”是一種由鹦鹉熱衣原體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鹦鹉熱衣原體不隻鹦鹉身上有,鴿子、雞、鴨等190餘種鳥類和禽類,以及野生動物均可攜帶。

最初這種病在鹦鹉愛好者中比較多見,是以叫“鹦鹉熱”。

以肺炎為主要表現

易誤診!嚴重可危及生命

“鹦鹉熱”潛伏期通常約5-21天,最短3天,最長45天,其流行沒有明顯季節性。

常見症狀:突發39-40℃高熱、畏寒、頭痛、肌肉酸痛、咳嗽、咳痰、全身乏力等,肺炎發生率高達85-90%。部分病例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嚴重病例還會出現發绀、煩躁、昏迷等症狀。少數病例在恢複期可能出現血栓性靜脈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并發症。

重症“鹦鹉熱”肺炎非常容易誤診,以緻死亡率很高。是以患者如有接觸活禽、飼養鳥類等經曆,務必及時告知醫生。

母女倆雙雙确診,嚴重可緻死!緊急提醒

2021年,浙江麗水曾報告1例“鹦鹉熱”死亡病例

呼吸就能“中招”

人感染“鹦鹉熱”主要通過呼吸道途徑。

  • 經呼吸道感染

多發生于打掃禽舍、清理鳥籠或鴿舍中糞便,吸入被鳥類和家禽污染的空氣;以及宰殺禽類、鳥類拔毛時。

母女倆雙雙确診,嚴重可緻死!緊急提醒

圖源:深圳衛健委

就算沒有主動直接接觸,居住或工作的環境旁有很多鳥禽類,吸入了病鳥的幹燥糞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氣溶膠,也有可能“中招”!

有人購買活禽後中招

2021年,廣東中山的任先生和馮女士因高燒不退進了醫院,兩人都被确診了“鹦鹉熱”,馮女士更是直接被送到了ICU!

發病前,他們都有相同特點——

馮女士曾在市場購買過活禽,而任先生工作場所的旁邊就是一個鳥市場。

母女倆雙雙确診,嚴重可緻死!緊急提醒

患者任先生。圖源:深圳衛健委

  • 通過損傷的皮膚和黏膜感染

多發生于宰殺及清洗禽類,或被病鳥(家禽)、帶菌的鳥(家禽)啄傷或抓傷。

“鹦鹉熱”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并不常見。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其在死亡前48小時内,多嚴重咳嗽,衣原體随咳嗽排出形成氣溶膠,可造成周圍人員的感染。

如何預防“鹦鹉熱”?

1.鳥類愛好者請盡量購買有健康證的寵物鳥,且新鳥要隔離觀察2周。

2.經常消毒清理鳥籠。清潔前應先濕潤鳥籠,不要讓帶病微生物或顆粒飄散到空氣中。清潔過程中戴好口罩和手套,結束後及時洗手。

3.逗鳥别太久。鳥籠要懸挂于室外通風,每次逗鳥不超過半小時。

4.盡量避免家養鳥禽和野生鳥禽接觸。如鳥禽發病,要及時與人隔離,避免傳染。

5.若被抓撓傷需及時消毒清潔傷口,如出現發熱應盡快就醫。

6.購買活禽時要保持距離,食用時要徹底煮熟。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可愛的寵物鳥

也可能有“傷害”

鳥類愛好者們切勿掉以輕心

如有不适,立即就醫

并及時告知相關接觸史

來源丨潇湘晨報、深圳衛健委、廣東衛健委、北京朝陽醫院、成都疾控

編輯丨錢家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