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号雲灑、固叟,元和(今江蘇蘇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狀元,曆任國子監祭酒、山東學政、國子監祭酒。以母疾歸蘇州,總辦蘇州商務。光緒庚子(1900)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後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後任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宣統三年(1911)皇族内閣成立時,任弼德院院長。辛亥後,留清宮,任溥儀老師。民國四年卒,贈太子太傅,谥文端。其書法清華朗潤,意近歐、虞。然館閣氣稍重。

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 盧中南

幾十年前一位朋友送給了我一本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上海遜記碑帖社印行。橫12.3厘米、縱26.6厘米,24頁。每頁36格,每格2.6厘米見方,字徑約2厘米。無出版時間,估計應該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出版物,距今怎麼也有六七十年了。

朋友說是他家裡過去的舊書,自己也不懂書法,留着沒用,給我興許好使。當時我一看是陸潤庠的楷書,知道這是位清代館閣體書法大家,覺得寫得固然好,隻适于初學楷書。

我自認為已經是“書協會員”級别的,館閣體對我沒有學習的意義,況且那時書壇對館閣體頗有微詞,幾近形成“圍剿”之勢,自己生怕“沾包”,躲之不及。于是就把它束之高閣,誰曾想一放就是幾十年。

其實,現在看來,館閣體本是清人一種實用性書體,有點類似八股文,是官方規定的通用書體,讀書人都寫它是為了應付科舉應試,目的是要當官。跟書法藝術似乎并不太搭界,也沒必要和館閣體死較勁。

最近,我在整理辦公室時又看到了它,歲月的滄桑已經使這本小冊子變得又黃又脆了。說真心話,這位老夫子的字現在看起來依然熠熠生輝,絕無煙火之氣而多儒雅雍容之風。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書畫欣賞】 盧中南:我收藏的清陸潤庠楷書《錢母傳》

我越看越覺得陸潤庠寫的東西真是過硬,他們駕馭筆墨的能力真是讓我佩服。突然間,不知怎麼的,我好像看到他端坐在椅子上,手捋胡須,笑眯眯地問我:“您看我的字寫得怎麼樣呀?我能寫成怎樣,你能嗎?我出個上聯,你給對一下吧?哈哈哈哈……”

當下字寫得好不好不是什麼要緊事,不關系國計民生,不會提升GDP,也不會因為你寫的字不好而影響你的調級晉職。不過,我們的古人對于寫好字是有很高要求的。

早在唐朝,擇官的标準,吏部就有明确的規定:“其擇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體貌豐偉;二曰言,取其詞論辨正;三曰書,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優長。”

那時要想當官,不光要長得豐滿魁梧,形象好;推理判斷強,口才好,第三項就是要寫好楷書,其次才是擅寫文章。

寫字有很多帖可學,值得效仿的楷書名家及其經典作品也很多,學什麼取決于個人的愛好和審美追求。誰讓都是粉絲呢。

再說句實在話,眼下,一沒必要讓大家夥兒都寫這樣一筆字,二更沒可能靠一筆好字才能當官。然而,當我們靜下心來面對像陸潤庠這樣的楷書,你是否會想到,除了前人的功力是我輩望塵莫及的,和前人相比,我們也許還缺少了什麼更重要的東西。

免責聲明:本平台所載圖文、視訊等均出于公益傳播目的,不代表本平台觀點。我們尊重原創,所使用圖、文、視訊等内容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者聯系,如版權人認為本次轉載行為不當,請聯系我們删除。

轉自:書法家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