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以色列和德國有世仇,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客觀事實,但是在中東局勢越發緊張的當下,數萬以色列人,在惶然尋找庇護所的時候,竟然讓世界意外地沒去尋求美國的幫助,竟然選擇了昔日的仇敵德國?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巴以沖突轉眼就持續了一年時間了,中東局勢也是以變得動蕩,甚至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在這樣不确定的情況下,很多以色列人,要尋找新的庇護所,于是很多想要逃離戰亂的以色列人,就申請德國公民的身份,想要在德國得到庇護,進而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而在巴以沖突爆發後,其實德國一直都選擇堅定地支援以色列,這也讓外界感到疑惑,德國作為昔日仇敵,為何對以色清單示支援?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外界真的很困惑,因為戰場上非常危險的時期,德國總理竟然冒着硝煙戰火去通路以色列,差點被火箭彈把專機炸毀在機場。德國政府不僅行動表達支援,甚至還禁止巴勒斯坦遊行,卻不提反對以色列的話,這些行動都是在明确立場,在歐洲都開始用觀望的态度,看着戰況進展的時候,德國卻如此急迫地用行動對以色清單達關切,卻是讓很多國家都難以了解。

其實在二戰期間,德國迫害猶太人的曆史,是難以抹去的,以色列也曾經非常痛恨納粹,但是曆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時間到了現在,一切都在改變,德國試圖找到彌補的機會,這種微妙的心理,也造成了德國在行動上,對以色清單示更多的關切,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再有德國支援以色列,也是考慮到政治因素,畢竟美國也是支援以色列,而德國實則還是在從側面,間接表明自己的立場,在支援美國,同時也在給美國不堪重負的支援減壓,如此看來,德國的這個舉措,真是同時讨好了美國和以色列兩個國家。

按照一些專家的看法,其實德國所謂支援以色列的背後,都是精明的生意!德國主要考慮到商業利益,因為巴以沖突在中東地區掀起動亂,戰火不斷蔓延,德國首先給以色列出口的軍火武器等,數量就已經暴漲到十倍,價格方面肯定比正常時期要加價,特殊的戰時供給,需要緊急調配和供給,是以德國已經從武器出口方面,抓住了以色列這隻肥羊。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德國給以色列提供了防空系統,在戰場上能夠支援通信的裝置,以及陸基坦克裝甲,還有戰機和其他的飛彈等。去年的時候德國就已經給以色列提供了超過3.3億歐元的武器裝備,和2022年出口給以色列的武器相比,正好達到了翻了十倍的規模,這樣的軍火生意,顯然是德國一舉兩得的收獲,既能得到以色列的感謝,也能緩解兩國之間因為曆史原因劍拔弩張的仇恨。

同時也能讓美國領情德國的幫扶,美國在支援烏克蘭的同時,再支援以色列,也是感到左支右绌,德國也相當于幫助美國減輕了負擔,這樣的一石三鳥,真是隻有精明的商人才能想到,而且德國在快速觀察了戰場發展之後,快速就付諸實施了。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今年德國又追加了對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其中還增加了關于單兵裝備的出口配置,比如作戰防護裝備,戰術電子頭盔,雷達裝置和無人機等。

而在近日德國政府又公開表示,要給以色列提供新一批的武器支援,供給以方在應對黎巴嫩戰場使用。德國總理還公然喊話表示,會在以後也給以色列提供武器,一直願意做以色列的軍事聯盟,讓以方可以依靠德國的支援。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德國的堅定支援态度,僅次于美國了,畢竟巴以沖突的症結所在,依然是美國在幕後慫恿和做推手。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而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那麼德國的示好雖然對以色列是支援,但是對于其他中東國家來說,卻是為戰火助燃的澆油行徑,以方得到更多的武器,必然會展開新一輪的反撲,而戰況難以平息的情況下,将會導緻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一旦戰況失控,波及其他區域,中東大規模的戰争,依然有爆發的可能。

而且德國和美國如此給以色列撐腰,勢必會引發更多阿拉伯國家的反感,甚至激發更為嚴峻的反抗。未來以色列需要應付的,對手國甚至會增加,一旦戰況繼續惡化下去,德國所謂的支援,實際上是在幫美國灑助燃劑,中東地區的國家都将痛恨發戰争财的卑劣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