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所有文章均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一律舉報
- 首發|首席商業智慧
- 作者|首席商業智慧
引言:父愛也會塌房?網紅酸奶被曝有消毒水味,還有消費者喝進了醫院。
最近,酸奶品牌是一個接着一個翻車了。先是茉酸奶被曝使用過期的材料制作産品,現在又是打着父愛旗子的簡愛被曝喝出消毒水味。
有網友投訴,簡愛的酸奶“辣喉嚨”,比喝白酒還刺激。甚至還有1歲的小孩和孕婦也都接連中招。
在出事之前,還是很多人都相信簡愛酸奶的,一是因為它0添加,配料表上除了生牛乳和乳酸菌就什麼都沒有了,二是無論大人小孩還是寵物都能喝。
健康牌打的爽,結果現在卻把好牌打得稀爛。原本消費者就是圖安心才買的簡愛,沒想到掉進了“酸奶陷阱”。
來自父愛的無添加
竟讓小孩孕婦進醫院?
誰能想到,“酸奶刺客”也有一天會變成“酸奶陷阱”。從剛推出就打着“喝着安心、放心”口号的酸奶竟然會發生食安問題。
不少消費者表示,喝了簡愛的酸奶,聞起來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喝下去不僅辣喉嚨還辣胃。
有懷孕了33周的孕婦表示,前一天喝了簡愛之後,第二天就查出了急性腸胃炎還住院了。就連一歲的小孩子也不能幸免這次的風波。
随着事件不斷發酵,品牌方也站出來回應了這次的“辣嗓子”風波:由于過度發酵導緻酸奶出現了尖酸異味,已下架和召回部分涉事産品。
對于已經購買了相關批次産品的消費者,品牌方是說可以聯系客服退貨。但對于已經吃了這批産品的消費者,品牌方還沒有表示出要做出補償的行為,難免會讓人覺得沒有誠意。
然而,對于品牌方的這份聲明,網友們也不是很買賬,有人懷疑是因為是包裝上有殘留的消毒水才會導緻“辣嗓子”。
但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人知道。當然品牌方給出的回答也不是不可能,一旦酸奶脫冷過久,很容易産生消毒水的異味,會讓人感到辣喉嚨。
簡愛這幾年之是以能成為“酸奶新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踩中了健康飲食的風口。
2019年,當超市擺滿各種添加劑酸奶的時候,簡愛用極簡風收割了一大批減脂愛好者、孕婦以及有小孩的中産家庭。
加上之前乳業巨頭們一心做常溫酸奶,忽略了低溫酸奶這個細分賽道。導緻很多新興酸奶品牌崛起,簡愛就是其中一個。
除了包裝是極簡風,簡愛就連配料表也是極簡。除了生牛乳和乳酸菌就什麼都沒了,為了取得中産家庭的信任,它還推出了“父愛配方”系列的酸奶。
在小紅書上,也能見到不少部落客推薦用簡愛來制作“白人飯”。踩中風口的簡愛,在2018年到2022年裡,銷售額從3億漲到了20億。
一邊是在低溫酸奶賽道上過得如魚得水,另一邊是人們一直在瘋狂吐槽它的品質。
2020年,有消費者在簡愛酸奶中喝到疑似蟲卵,雖說後來證明所謂的“蟲卵”是酸奶蓋子上的蛋白,但消費者很明顯已經不再信任簡愛了。
網紅逃不過塌房,即便是站在鄙視鍊頂端的網紅酸奶也逃不過這個命運。
酸奶也有鄙視鍊
低溫酸奶成刺客
這幾年,隻要飲品沾上了糖,就被人們打入了冷宮。如今的消費者早已養成了奶茶隻喝三分糖,碳酸飲料隻喝無糖的習慣。
過去靠各種口味、蔗糖取勝的酸奶,在今天也已經逐漸被人抛棄。越來越多人在挑選酸奶的時候會去看看配料表有沒有其他的添加劑。
不知不覺中,酸奶也有了鄙視鍊。在小紅書上,有網友給市面上的酸奶做了個排名。首當其沖的便是簡愛這種無添加的酸奶,像安慕希這種常溫酸奶隻配進F班。
但在鄙視鍊頂端的0添加酸奶,價格自然也是不便宜的。以前10塊錢就能買到一排酸奶,如今10塊隻能買到一瓶,甚至有的酸奶更貴,比如卡士。
人們送走了“雪糕刺客”,卻沒想到迎來了“酸奶刺客”。
這些酸奶抓住了年輕人既要健康又要解饞的心理,配料表幹淨則是它們的賣點。
還有一些酸奶打着各種高端的噱頭,似乎在告訴年輕人:窮鬼是不配喝這種0添加無蔗糖酸奶的。
圖源:淘寶
在樂純的淘寶旗艦店裡,3袋500g的希臘酸奶就要344,平均一袋就要114.6元;oarmilk吾島的零脂無蔗糖的希臘酸奶,也要124元10杯,平均每杯10.3元;卡士的價格就更不用說了。
另外,市面上也出了很多酸奶店。其中,BLUEGLASS被大家稱為“酸奶界的愛馬仕”,價格貴到飛起。配料表比女明星的腿還長,仔細一看全是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健康的不行。
新興酸奶品牌瘋狂整活,老牌乳業也不甘落後。伊利推出了一款0蔗糖的蛋白時光酸奶,但價格也不便宜,也要10元左右。光明也推出了如實酸奶,價格就比較便宜,一瓶7元左右。
然而,2022年是低溫酸奶備受關注的一年,也是其充滿考驗的一年。
各大茶飲品牌為了搶奪消費者,開始推出各種各樣健康飲品,替減脂人士把卡路裡數狠狠打了下來,價格和一些高端低溫酸奶差不多價錢。
但選擇走“刺客”這條路,注定沒有什麼好下場。曾經的“雪糕刺客”鐘薛高就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不僅欠下巨額債務,創始人還淪落到直播賣蕃薯。
曾經的零食三巨頭,良品鋪子、三隻松鼠以及來伊份的門店也逐漸冷清。隔壁的量販零食店倒是忙瘋了。
中産錢包“瘦身”
高端酸奶賣不動了?
今年,有不少消費者發現,“酸奶刺客”正在做促銷活動。那些曾經打着高端旗子的酸奶已經開始買一送一,促銷力度極大。
從去年開始,酸奶市場的銷售額就開始下滑。有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線下酸奶的銷售額還在下滑。毫無疑問,酸奶越來越賣不動了。
接二連三的翻車事件,讓消費者對酸奶祛魅。除了這次的簡愛“辣嗓子”風波以外,之前茉酸奶也被曝光使用過期的原材料制作飲品。
圖源:新京報
店員更是大膽發言,“吃不壞,就算拉肚子客人也以為是太涼了”,論如何一句話把公司整涼還得看茉酸奶這位員工。
圖源:齊魯壹點
更早之前,茉酸奶還被曝出用的是植脂末。動辄三十多一杯的酸奶飲品,用料卻這麼不走心。高端健康的宣傳口号仿佛是個笑話。
今年,茉酸奶大量閉店。消費者“一分錢一分貨”的濾鏡徹底碎了,即使花再多的錢,也無法買到品質好的酸奶。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回歸理性,那些“酸奶刺客”也已經被拉進了黑名單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于那些成本效益極高的0糖酸奶。
比如新疆的天潤酸奶,30元不到的價格可以買到1KG的酸奶,而且把包裝洗洗幹淨還能成為收納神器!買收納盒的商家沒想到有一天會輸給了一個酸奶品牌。
還有一些愛自己動手的姐妹自己做起了酸奶,不僅可以省錢,還能保障食品安全。
在小紅書上,就有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制酸奶的教程,甚至不用額外買多一台酸奶機。隻用一個焖燒杯、2盒純牛奶、1克菌粉,再登上10多個小時,就能獲得一份健康酸奶。
而另外一個很難讓人忽視的事實是,大家的錢包越來越憋了,就連中産的錢包也是。所謂的消費降級隻是一種好聽的說法,說白了就是兜裡實在沒錢,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種顯現不單單存在于酸奶圈子,各行各業喜歡收割中産的品牌,也開始割不動了。
曾經中産最愛的lululemon、始祖鳥,都開始有了平替。就連曾經被中産瞧不上的飛躍,也開始拿捏他們。
當中産沒錢的時候,這些高端品牌的苦日子都要來了。對于簡愛們來說,脫去了高端的外衣,它們也不過隻是一瓶酸奶,不得不回歸到激烈的市場競争中。
說到底,隻有做到“一分錢一分貨”,才有消費者願意為簡愛們買單。
寫在最後
今年,低溫酸奶市場遇冷,打擊了不少酸奶品牌。但消費者仍然十分關注飲食健康,這也意味着低溫酸奶市場仍然有發展潛力,不過發展腳步比較緩慢。
目前,想繼續用高端的噱頭已經無法再吸引到消費者。隻有回歸酸奶本身,提升品質,才是關鍵所在。隻有讓消費者感受到成本效益,才能夠重新獲得消費者信任。
此外,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消費能力正在不斷提升,下沉市場的潛力巨大,企業可以通過下沉市場來擷取更多的市場佔有率。
同時,利用創新和不斷調整經營政策來發現消費者需求并滿足,以達到破局的目的。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哦,謝謝大家。
#我的寶藏頭條作者#
國内營運最早的财經自媒體,百萬商界精英的必備讀本,聚焦每日熱點事件、财經人物、創投故事、财富商機等内容!每日為您提供更真實、更專業的商業報道,歡迎關注@首席商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