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3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緻賀信中強調,“讀懂中國,關鍵要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任務。如何讓國際社會讀懂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構中國話語和中國叙事體系,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讓世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建構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體系是題中應有之義。
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具備理論體系基礎。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首先需要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式現代化本質和規律的科學認識,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則是語言載體和科學表述。理論體系隻有通過話語體系才能夠将對研究對象本質和規律的認知表現出來,話語體系隻有依托理論體系才會有說服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以來,不斷對其科學理論内涵進行豐富和完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明确提出:“黨上司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态,拓展了開發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目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内涵已經十分豐富,包含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上司力量、核心主題、發展道路、根本價值、總體目标、基本特征、戰略步驟、基本路線、總體任務、戰略布局、根本動力、對外關系、戰略保障、思想方法等一系列内容。
讓世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有助于突破西方對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的長期壟斷,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而為了讓世界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就應該主動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在理論的基礎上,創造新的話語對其進行論述和表達。
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有助于提高國際傳播效能。受“西方中心論”的影響,國際社會特别是美西方,往往對中國的理論和實踐有各種各樣的誤解。特别是目前,有些人習慣用西方的概念、範疇、命題、思想、理論、思維研究和闡述問題,習慣用西方的話語體系闡述中國的實踐,這樣就會導緻講述不清、解釋力弱等問題,反而造成了新的誤解和分歧。
要幫助國際社會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就要通過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對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發展經驗予以話語建構,充分概括處于世界體系中的現代中國社會發展性質和特征,使之具備科學化、時代化、大衆化、國際化水準,使之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進而提升國際傳播的效能,進而提高國際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突出強調了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通過與他人平等對話達成一緻,并最終達到普惠目的。這種平等、具體的普惠性,突破了西方那種強行要求他人接受的形式的、抽象的“普世價值”,打破了西方的話語霸權,占領了道義和輿論的制高點,增強了大陸的國際話語權。
加快建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是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基礎上,由中國自主建構起來的,是以,中國要牢牢掌握自身現代化在話語體系建構上的主動權。
用好中國的曆史文化資源,将中國式現代化置于人類現代化的一般程序中予以考量,說明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人類現代化曆史程序中的一般經驗,中國式現代化是人類現代化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因為中國獨特的曆史文化而獨具特色。近代以來,實作現代化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共同願望。不同國家和民族探索實作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共同構成了人類現代化實踐的壯麗篇章。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曆史文化、有着中華文明傳統的國家,中國共産黨有百餘年奮鬥曆史。百餘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探索,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豐富和拓展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體系,要對百年探索中不同曆史發展階段的探索方式、基本特征、探索成就、經驗教訓等的内容認真總結,提煉概括具有辨別性的概念和範疇。
融通中外,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建構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所謂融通中外,就是在界定“現代化”概念而進行話語創新的過程中,既要立足中國國情,又要對接世界認知。具體來說,一方面,充分肯定“現代化”是現代國家尋求發展與進步的必經之路,是人類在工業革命取代農耕文明的曆史程序中形成的現代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演進的基本方向。包括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等各個方面的轉變。另一方面,充分論述具有悠久曆史文化傳統的中國在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華文明與西方現代文明不斷碰撞,對實作現代化的标準和路徑加入了新的内容,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也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态。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就是要以中國式的内涵和方式對現代化話語進行定義,包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過程人民民主”“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由此形成“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即既具中國特色又有世界意義的現代化話語體系。
善于用好的話語講深刻的道理。理論是話語的核心,話語是理論的呈現。理論的特征在理,話語的特征在話,話是理的呈現,理是話的核心。一個好的理論、一個好的道理,一定要用好的話語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能聽得見、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搭平台、講故事,主動對話,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國際傳播空間。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建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不僅要采用恰當的傳播語言,而且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傳播方式,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國際傳播空間。“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就搭建了這樣一個平台。依托這一平台,通過對主動設定議題的探讨,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内涵得到了廣泛宣介,中國也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願意通過更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動力、新機遇,實作共同發展繁榮、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