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深藍财經
撰文 | 王鑫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今年二季度以來,市場反彈戛然而止,一波快速調整讓很多人措手不及,有些闆塊已跌破年初低點,但也有些闆塊逆勢而上,成為反彈急先鋒,比如晶片闆塊。
資料顯示,自年初2月5日市場止跌反彈以來,中證晶片産業指數(H30007)累計上漲22%,表現居前,大幅跑赢市場平均水準。
中證晶片産業指數(藍色)與上證指數(紅色)走勢,資料截至2024年7月30日
我們再看一些有代表性的個股,如北方華創、韋爾股份、兆易創新,都不知不覺漲超50%了,也正因為個股紛紛走強,中證晶片産業指數涉及的50家公司自由流通市值重回萬億以上,最新為12080.65億元。
而在之前,晶片行業實際上熊了三年半,上一輪周期的高點還停留在2021年7月30日,此後中證晶片産業指數一路下跌,到年初底部時相當于打了三折。
萬物皆周期,晶片股“涅槃重生”背後,也主要是周期力量主導。
随着庫存趨近正常水準,A股晶片闆塊的盈利能力出現全面改善。根據Wind資料,一季度A股6大半導體晶片細分産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和銷售毛利率相比上個季度全部回升。
從半年報資訊來看,國内半導體裝置龍頭北方華創預計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114.1億元至131.4億元,同比增長35.4%-55.93%;歸母淨利潤25.7億元至29.6億元,同比增長42.84%-64.51%。多家券商認為其延續高增态勢,規模化效應凸顯。
而剛走出庫存至暗時刻的國内CIS龍頭韋爾股份和存儲龍頭兆易創新,業績同樣振奮人心。
韋爾股份預計2024年上半年收入在119億元到121.8億元,同比增長34.38%到37.54%。淨利潤在13.1億到14.1億元,同比增長754%到819%。兆易創新預計上半年實作淨利潤5.2億元,同比增長54.2%。兩家公司都提及,經曆2023年市場需求低迷和庫存逐漸去化後,市場需求持續複蘇,進而帶動收入明顯增長。
對于晶片行業這輪反彈,我們還應該從更大的一個格局去看。
無論是火熱的AI産業革命、還是碳中和下快速疊代的新能源汽車,都需要用上越來越多的晶片,一輛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其晶片的絕對數量已經超過5000顆。無疑,晶片所代表的方向正是新質生産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轉型過程中有望行業估值重塑。
政策信号也很明顯。自2014年以來,每隔五年會有一期新的大基金成立,5月24日,國家晶片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大基金三期的投資方向瞄準了大陸進口替代最迫切的方向,分析認為,這或許有望以3400億撬動接近上萬億人民币的資本投入。
那麼,接下來晶片闆塊的投資機會到底如何,未來又該如何把握?下面一起來看看布局了晶片行業的三位基金經理觀點。
博時肖瑞瑾:
超配半導體裝置國産化核心龍頭廠商及AI算力晶片公司
博時半導體主題混合基金基金經理肖瑞瑾,被譽為博時基金“科技一哥”,日前,他在博時半導體主題混合基金二季報中分享了最新的觀點。他指出,在經曆二季度下跌後,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投資機會較為确定。預估市場風格将呈現啞鈴型狀态,二季度的紅利價值風格将會延續,但成長風格也将在美聯儲首次降息預期下有所修複。
同時,他認為三季度市場投資機會将更加結構化和多元化。一是看好技術創新與總量經濟共同驅動的智能手機、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車和半導體元器件産業鍊;二是伴随美元降息周期開始,銅鋁等工業金屬和貴金屬行業預計将展現相對收益;三是看好總量經濟驅動的工程機械、大衆消費、網際網路等行業。
組合管理方面,他表示,目前全球半導體已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三季度繼續超配消費電子晶片設計廠商,超配半導體裝置國産化核心龍頭廠商,超配國産人工智能算力晶片公司,繼續低配新能源和軍工驅動的功率及特種半導體。後續将緊密跟蹤消費電子、人工智能、工業、通信、汽車、新能源、軍工等下遊行業需求和庫存情況,關注半導體自主創新進展和人工智能技術演進,及時調整配置權重,并有效應對潛在的政策風險。
中歐宋巍巍:
看好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周期驅動晶片業發展
中歐中證晶片産業指數發起基金基金經理宋巍巍在二季報中表示,在人工智能的産業創新周期影響下,國産GPU晶片公司,海外晶片巨頭産業鍊相關的光子產品,伺服器,銅連接配接公司,股價在持續走強。
他認為,二季度,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是闆塊最大的催化。大基金三期注冊資本3440億元,規模超過前兩期總和,除了直接投資以外,還可以作為母基金參投。大基金的投資會撬動社會資本、地方國企資本進行股權投資,也會撬動銀行進行債權投資和貸款。在這一利好催化下,晶片産業指數18個交易日裡上漲13.6%。除了政策催化之外,晶片行業下遊電子行業的高增長支撐了整個闆塊的基本盤。資料顯示,1—5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1.5%,是今年以來推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行業闆塊。分行業看,受益于智能手機、電腦等産品生産較快增長,電子行業利潤增長56.8%。與之對應,二季度多個半導體優質公司釋出超預期的業績增長。
宋巍巍判斷,整體來看,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産品複蘇推動傳統半導體周期見底回升,國内政策面大基金三期成立投資驅動晶片國産替代,人工智能創新周期拉動高端晶片需求的三重共振下,晶片行業在二季度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展望未來,這三個因素将仍舊保持趨勢,推動國内晶片行業進一步的發展。
諾安劉慧影:
半導體的增長将保持中長期較高的增速
諾安成長混合曾是蔡嵩松管理的一隻晶片主題基金,目前該基金已由劉慧影單獨管理305天。她在該基金二季報中總結,晶片闆塊二季度相對全市場有一定相對收益,大基金三期的成立預示着半導體全面突破美國封鎖漸行漸近,晶片設計公司一季報業績也确立了半導體需求的拐點,“科創八條”的推出與“科特估”的讨論傳遞了國家大力發展科技企業的決心。闆塊在6月末有一定回落,但是,之前強調的中國晶片長期向上的未來行業趨勢依然不變。
劉慧影認為,科技行業由于不同于傳統行業的特殊屬性,需要一批了解其産業發展性質的“耐心資本”,美國納斯達克科技股的興起,正是有一批這樣支援美國科技行業的 “耐心長錢”,可以說正因為他們将産業趨勢投資做到了“體系化”、 “科學化”,才培養出了美國科技股市值高達數十萬億的全球科技龍頭。
展望未來,她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科技一定能全面突破美國的封鎖,在此過程中半導體的增長将保持中長期較高的增速。當中國科技企業全面突破美國的制裁後,中國整體的科技行業将進入長達數十年的高速發展期(類似美股納斯達克),重塑全球科技産業鍊利潤配置設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科技會産生一批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科技巨頭。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内容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其中的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後可能發生改變。未經同意請勿引用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