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忠僞孝——王莽
王莽,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元城人,新顯王長子、西漢侄,為漢朝皇帝劉家後代,篡奪皇位。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于亂軍之中,新朝滅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豪強獨夫——董卓
董卓,東漢末年時軍閥、權臣,官至,封郿侯。于末年先後擔任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漢末戰亂和勢弱占據,廢少帝立并挾持号令,從此名存實亡。董卓成長于涼州,好結交羌人。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軍、司隸校尉所召,率軍進京讨伐。不久令其弟董旻聯合吳匡殺掉上司何苗,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兩大軍閥兵力。随後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後,專斷朝政。獻帝元年(190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爆發董卓讨伐戰。董卓被孫堅擊敗,退守。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廣布親信,僭用近似天子的及車駕,呼召。設,挑撥董卓大将殺死董卓,結果成功。
虛僞狡詐——司馬昭
司馬昭,三國時期權臣,西晉王朝的創始者之一。為晉宣帝與宣穆皇後次子、晉景帝之弟、晉武帝之父。司馬昭早年随父抗擊蜀漢,多有戰功。累官洛陽典農中郎将,封侯。正元二年(255年),繼兄司馬師為大将軍,專攬國政。五年(260年),魏帝被弑殺,司馬昭立為帝。四年(263年),分兵遣、、三路滅亡蜀漢,受封晉公。次年,進爵晉王。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太祖。
口腹蜜劍——李林甫
李林甫,小字哥奴,祖籍,、,李淵堂弟肅王曾孫,畫家之侄。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曆任千牛直長、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國子司業、、、、,後以之職拜相,加授。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升任(右相),後進封晉國公,又兼。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緻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将,使得安祿山做大,被認為是使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
外憨内奸——安祿山
安祿山,名軋荦山。其父可能是,母阿史德氏是個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紮荦山(突厥尊紮荦山為戰鬥之神),遂于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紮荦山。安祿山之父死得早,他從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後其母改嫁于突厥将軍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其族破落離散,他與将軍安道買之子孝節,安波注子、安文貞一起逃離,遂與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即冒姓,名祿山。安祿山是唐代勢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權,年号聖武。安祿山長得癡肥,眼盲後,長期靠心腹小宦官為其穿衣。因其寵愛幼子,二子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指令安祿山寵幸的宦官在替他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勢力開始走下坡路。
反複無常——朱溫
梁太祖朱溫,五代時期第一位皇帝,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二年,參加、上司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他以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唐昭宗天複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逼遷,不久将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為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通過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号梁,改年号為,史稱“後梁”。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因繼立問題,被親子朱友珪弑殺。
漢奸鼻祖——秦桧
秦桧,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五年(1115年),秦桧,中,任太學學正。時,曆任左司谏、禦史中丞。二年(1127年),因上書金帥反對立,随徽、欽二帝被俘至金,為信用。四年,秦桧逃回,力主宋金議和。元年,擢參知政事,随後拜相,次年被劾落職,紹興八年(1138年)再相,前後執政十九年,曆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秦桧在朝廷内屬于主和派,奉行、、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将士,阻止恢複;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湖上平章——賈似道
賈似道,字師憲,号悅生,南宋晚期權相。二年登進士,為理宗所看重。初以寶章閣直學士為沿江制置副使,任知州,兼,再調京湖制置使,兼知府。加學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寶祐二年(1254)加同知事,開國公,後晉、知樞密院事,開慶初年于軍中拜為兼,以“師臣”相稱,百官都稱其為“”。宋理宗駕崩後,立理宗養子為帝,是為宋度宗,度宗即位後不久,賈似道升任、。鹹淳九年(1273),陷落。德祐元年(1275),賈似道精兵13萬出師應戰元軍于丁家洲(今天安徽東北江中),大敗,乘單舟逃奔揚州。群臣請誅,乃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為監押使臣會稽縣尉所殺。
紅顔一怒——吳三桂
吳三桂,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祯時為,封平西伯,鎮守。登基,開,吳三桂奪得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中大敗,封。順治十六年,吳三桂鎮守,引兵入,迫緬甸王交出。康熙元年,吳三桂殺南明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靖南王、平南王并稱。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讨虜大将軍,釋出檄文,史稱“”。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今)登基為皇帝,國号大周,建都。其孫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攻破,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竊國大盜——袁世凱
袁世凱,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領袖。袁世凱早年發迹于,歸國後在訓練。期間積極推動改革。期間逼清帝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成為。1913年鎮壓,同年當選為首任,1914年頒布《》,1915年12月宣布自稱,改國号為,建元,史稱“”。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布取消。1916年6月6日因不治而亡,歸葬于。袁世凱的功過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的做出貢獻,是真正的家。
聲明:文圖均轉載網絡,内容未核實,如有侵,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