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上半年國内車企銷量排行榜中,自主品牌占據前四位,其中比亞迪一騎絕塵超過160萬輛,緊随其後奇瑞汽車超過105萬輛,還有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分别達到了95.5萬輛和80.8萬輛,一汽大衆和上汽大衆兩家車企跌落到第五和第六位。
更為重要是,南北大衆兩家銷量之和僅為136.6萬輛,這意味着比亞迪超過大衆在華銷量,王傳福創造曆史,正式成為中國大衆,完成自主品牌長達四十年夢想,長安和吉利兩家車企都未完成夙願,那麼其背後原因是什麼?
當我們把時間調回到1984年,那時我們每月拿着100元工資,卻要花費18萬才能買一台上汽大衆桑塔納,當我們把時間調回到2003年,比亞迪收購陝西秦川汽車才進入整車制造行業,可以說比亞迪造車比南北大衆整整晚了20年。
當我們再把時間調回到2008年,比亞迪釋出首款新能源車F3DM,同時大陸新能源補貼則在2009年開始啟動,從動力電池到整車制造,全面扶持比亞迪新能源車發展,但直到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僅為24.78萬輛,加上燃油車銷量後則僅為52萬輛,但南北大衆銷量在這年達到巅峰,其中上汽大衆賣出206萬輛,一汽大衆賣出了205萬輛,兩者合計達到411萬輛,超過比亞迪銷量4倍,似乎是一個難以追趕存在。
然而比亞迪發展卻超出了許多人想象,雖然在2019-2021連續三年不敵特斯拉,無緣全球新能源車銷冠寶座,但在刀片電池和DMI超強插混兩大技術加持下,在坐了長達18年二線車企冷闆凳後,在2022迎來核彈級爆發達到186萬輛,到2023年幾乎翻倍增長超過300萬輛,再到2024上半年銷量超過大衆在華銷量,僅僅三年時間就實作對大衆超越,很難讓人想象。
不過我們國家卻想到了,這是一場艱辛布局長達15年大國棋局,那就是利用新能源車彎道超車西方國家,擺脫美國控制石油美元和歐洲設定碳積分雙重剝削,擺脫西方國家對後發工業國征收環境稅,同時契合大陸煤炭資源豐富和石油天然氣缺乏的特殊國情,而比亞迪也因為不辱使命才登上時代巅峰。
反觀德國大衆汽車則低估了我們能源轉型決心,遲遲不願加入新能源車開發陣營,即便到了2018年新能源車局勢明朗時刻,大衆還在嘲笑特斯拉螞蟻撼樹,以緻被網友譏諷就像沒落諾基亞不知死期将至,甚至還推出捷達品牌再來割中國車主一波韭菜。
此外在2018年大陸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後,在看到德國寶馬強迫增持華晨寶馬股份至75%後,德國大衆就迫不及待要求加持南北大衆股份,在被上汽集團斷然拒絕後就惱羞成怒加持江淮大衆,還把核心電動車業務都交給江淮大衆,同時放緩了南北大衆新車引入.
由此得到結果是江淮大衆市場開拓能力太差,根本推不動電動車業務,還要找小鵬汽車來幫忙,而南北大衆則因為新車缺乏而銷量江河日下,可以說大衆驕傲自負貪婪,讓它失去中國市場,而且将永久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