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甯縣經濟社會呈現高品質發展态勢
重大項目工地上塔吊林立,車輛穿梭;園區内的企業繁忙運轉,新産品整齊下線;田間地頭,農民辛勤勞作,播下豐收的種子;文旅産業古韻與時尚并存,打開火熱的消費市場……行走在周甯城鄉,目之所及,一幅幅生動的實踐圖景,勾勒出宜業宜居的“幸福之城”,彰顯着無限活力、湧動着澎湃動力。
山清水秀的溪口村。魏知秋 攝
今年以來,周甯縣深入踐行“三庫+碳庫”重要生态理念,以深化拓展“三争”行動統領全局,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促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周甯發展新篇章。
提升産業發展“綠”動能
7月2日,走進周甯縣不鏽鋼深加工産業園福建銀海萬向醫用科技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隻見全自動磨刃區生産裝置不停運轉,勞工在成品檢針區對清洗完成的針管進行人工全檢。
這是周甯縣首個百億産業叢集。近年來,該産業園以園聚企、以企成鍊、以鍊叢集,為周甯縣建設全國最大不鏽鋼鋼管、針管生産基地注入澎湃動能。
經濟發展迸發“進”的動能,需要找準切入口。周甯縣始終堅持發展和生态兩條底線一起守,充分利用好山好水好生态,發揮資源優勢強工業,發揮特色優勢強農業,發揮生态優勢強旅遊,實作“生态美”與“百姓富”同頻共振。
獅城鎮利用村委樓閑置資源試種蝴蝶蘭,催生“美麗經濟”。陳容 攝
生态工業加速躍升。周甯縣緊抓甯德四大主導産業叢集延伸布局契機,加快推進工業園區、專業化小微園等各類園區标準化建設,大力承接引進不鏽鋼、新能源等四大主導産業配套項目,吸引青山鋼管、銀海萬向等一批“金娃娃”相繼落地。今年1月至3月,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比增41.5%,位居全市第二、山區縣第一。
特色農業方興未艾。周甯縣全面推進高山冷涼花卉、高山馬鈴薯、高山雲霧茶等“3+N”特色農業産業發展,在壯大産業規模、引育龍頭企業、塑造優勢品牌等方面持續發力,做好“土特産”文章,全縣擁有國家地理标志證明商标8件、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3件,涉農主體超過千家。
好風景“串珠成鍊”。周甯縣深挖“綠生态”“涼資源”,整合九龍漈、鯉魚溪、陳峭等核心景區景點資源,打造“八蒲親涼谷”“水韻溪口”“周甯冬曬”等文旅IP,創新探索“旅遊+”産業融合發展模式。今年一季度,全縣旅遊接待人數117.01萬人次,同比增長24.6%;旅遊收入9.43億元,同比增長42.2%。
産業發展如火如荼,離不開項目建設的大幹快上。周甯縣印發《2024年重點工作攻堅方案》,确定8個方面、40項重點工作任務,實行“一項目一挂鈎縣上司一責任機關一計劃清單”工作機制,再掀重點項目建設熱潮。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周甯縣16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4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4.71%。同時,連續兩個季度舉辦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活動,集中簽約項目16個,涉及不鏽鋼“大管小管”、數字經濟等領域,為周甯縣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加速産業集聚、培育增長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城鄉融合繪就“新”畫卷
陳峭朝霞美如畫。廖梅珊 攝
夏日傍晚,走進周甯縣泗橋鄉坂坑村,一排排、一棟棟民居小樓錯落有緻,平坦幹淨的水泥路蜿蜒到戶,房前屋後花草樹木交相輝映,一幅“富美山居”圖徐徐展開。“真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呀。”坂坑村黨支部書記宋玉春感慨道,過去,坂坑村家家戶戶門前亂搭亂蓋,村莊環境“髒亂差”。
從“髒亂差”到“美如畫”,近年來,周甯縣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緊緊抓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小切口”,突破重點難點,串點連線擴面,不斷推動鄉村向“淨、美、富”轉變。
由一時美到時時美,由一處美到處處美,周甯縣“綠盈鄉村”覆寫率超過90%,宜居鄉村畫卷在周甯大地漸次鋪開。
村民在管護林下中草藥。劉志玮 攝
與此同時,周甯縣将人居環境整治與“庭院經濟”有機融合,成立庭院經濟發展上司小組,重點培育16個特色産業庭院經濟示範村,打造4條示範長廊,出台《高品質發展庭院經濟試點工作方案》,鼓勵村民利用閑置房屋、閑置勞力、閑餘時間發展庭院經濟。截至目前,全縣已擁有美麗庭院1420戶,各類庭院業态年産值超過1.2億元。
從一村觀全域。周甯縣堅持以城帶鄉、城鄉融合,堅持道路、供水、物流、網絡等城鄉基礎設施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管護,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處處展現高顔值。
周甯城市更新有序推進,實施宜居建設、綠色人文、安全韌性、智慧管理等城市品質提升項目60個,賽江防洪(三期)、城區高水高排全面投用。緻力守護東洋溪“母親河”,建成雨污水管網14.3公裡,完成興業街以東片區和商貿城片區污水管網改造等工程,城區15個沿河污水直排口實作截污納管。實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8項整治提升行動,城市品位明顯提升。
“樓房新了,道路寬了,夜景‘靓’了,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說起周甯的變化,市民李輝豎起了大拇指。
民生事業增進“福”指數
周甯縣社會福利中心。葉曉晖 攝
7月3日,周甯縣社會福利中心(二期)項目建成竣工。該項目包含老年人康複中心、老年人養護院、福利院等,共設床位300張。項目投用後,将進一步增強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提升養老服務品質。
近年來,周甯縣持續加強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建設,不斷健全完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共建成各類養老服務設施107所。其中,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所、農村幸福院93所、社會福利中心1所、鄉鎮敬老院9所,初步形成了居家社群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城鄉均衡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
推進養老設施建設是周甯縣大力辦好民生實事的舉措之一。周甯縣始終堅持在高品質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質,托起群衆“穩穩的幸福”——
持續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周甯一中(國中部)續建工程順利封頂,鹹村第二中心幼稚園全面竣工,新增中國小學位300個、公辦幼稚園學位360個,周甯縣教育發展基金會正式成立,募集社會獎教助學資金8000多萬元;引入優質醫療資源開展合作辦醫,“阮詩玮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二級工作站”和“福建閩山中醫腎病學術流派傳承工作站”揭牌成立;殘障人士關愛體系更加完善,提升“愛心助殘驿站”17所,完成殘障人士家庭無障礙改造100戶……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勞有所得、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周甯縣一步一步跟着“民聲”走,一件一件辦好“民生”事,每年民生支出占财政總支出的80%以上,讓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衆。
為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2024年,周甯縣繼續加大民生投入,緊緊圍繞民生短闆弱項和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明确年度為民辦實事項目32項,傾心盡力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今年上半年,民生支出8.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鄭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