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碳”基生物總動員

“生物多樣性”公共教育行動

近日,由成都市生态環境局主辦,成都市生态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承辦的第四屆蓉城智碳一等獎項目《“碳”基生物總動員——“生物多樣性”公共教育行動》“碳頭碳腦”系列活動——環境教育推廣講師教育訓練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本期教育訓練實施機關成都星星樹公益發展中心圍繞“天府之國的生态故事”徐徐展開。

“碳”探巴山蜀水

在探讨生物多樣性時,不僅限于四川的生物種類。本次教育訓練的講師深入淺出地從四川盆地的形成、山脈、水域、森林、草原、動物以及植物等多個角度,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闡釋。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從貢嘎雪山、泸沽湖、到國寶大熊貓,在為四川生物多樣性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讓大家看到了大自然所面臨的“危機”。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半日講師“體驗卡”

掌握“自我介紹”這個技能對環境教育講師來說是一門必修課!大家一起尋找小夥伴搭建起臨時學習小組,進行“自我介紹”練習,教育訓練講師表示一個厲害的“自我介紹”能讓講師和聽衆瞬間拉近距離,讓對方對你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小夥伴在台上演講,台下的同學們認真記錄着他們的亮點和待改進之處。大家在不斷練習中進步,離成為一名環境教育講師又更近一步!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同學們練習演講

活動結束後

大家熱情滿滿地分享了

本期教育訓練的所思所感

薄荷說:“老師對自我介紹這部分學員的演說要求很高,我之前想象的推廣講師上台去講就好了,沒有想到要注意那麼多細節,比如語音語調、動作、文法、控時這些,看來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努力向各個方向精進。”

潇潇則表示:“獲益匪淺,學到了很多的地理曆史知識。同時也感受到講師的真誠,對自然的熱愛,很有感染力。”

蓉城智碳丨共學“巴适之地”的生态故事

蓉城智碳項目介紹

“蓉城智碳”這一主題,以碳中和、碳達峰為目标,從學習低碳環保知識、開展綠色低碳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等方面出發,緊扣減污降碳、綠色建築、零碳社群/校園打造、綠色消費、生态保護、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低碳可持續生活等内容,面向全市範圍内社會組織征集創新項目方案,在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初步資格審查、申報教育訓練學習、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優秀獎9個及優秀組織獎14個,2024年9月,第四屆蓉城智碳一二三等獎項目正式落地實施。

來源:成都生态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