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認知障礙的拜登,究竟是如何治理美國三年半的?

據美國的最新民調,上周的總統辯論後,72%的美國人已經認定拜登有老年認知障礙。令人詫異的是,居然還有27%左右的人認為沒有。很想認識這些27%的選民,究竟是胡亂回答?還是民主黨的黨性如此之堅強,居然能扭曲現實到這地步?或是72%的美國人認知有障礙?

連美國左派NBC也報道,在辯論後,72%的美國人認為拜登必須退選。

老年認知障礙的拜登,究竟是如何治理美國三年半的?

而據另外一個民調報道,64%的選民認為拜登應當退出競選,就連民主黨的選民中間也有45%的認為他應該退選。

老年認知障礙的拜登,究竟是如何治理美國三年半的?

政治很黑暗,拜登從來沒有穿過衣服

隻要是不把自己局限于同溫層的人,認為拜登有老年認知障礙,就從來不是一個秘密。稍有生活常識的人,對照一下那些在養老院裡需要别人照顧的老人,就會有正常的判斷。隻是霸占西方話語權的主流媒體,都在玩“國王的新衣”的遊戲。翻翻過去四年的“合訂本”,《經濟學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NBC、CNN都在黨同伐異,拼命掩蓋現實,對拜登的種種怪異行為視而不見,或者加以掩飾。在政治立場上,雖然我是偏向民主黨的,但也實在看不過去這些指鹿為馬的行徑。這些媒體在這一國家世界的重大議題上,喪失了新聞媒體的良心。

主流媒體還在演戲

這幾天,這些主流媒體忽然間清醒過來,無論是NBC的名嘴,《紐約時報》的社論等等居然也開始勸退拜登,也承認拜登有老年認知障礙。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媒體忽然間良心發現、改邪歸正,終于不再挑戰我們的常識。這些媒體隻是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它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裝傻”,什麼時候應該“跳船”。總之,《紐約時報》總是站在時代的“正确”一面。說到底,宣傳的作用還是有限的。拜登的老年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已經無法翻盤。

結論,主流媒體已經認賠殺出,堅決不做“背鍋俠”。

在辯論中,拜登唯一需要回答的問題

其實在辯論中,拜登唯一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他是正常的,年紀不是問題,但是他完全沒有做到這一點。這裡必須佩服他的前輩裡根總統,他也是高齡參選。在選舉辯論中,主持人與他直球對決,問他:“你年紀這麼大怎麼辦?如何治理國家?”裡根的回答是非常非常幽默的,他說:“我不會利用我對手的年輕和沒有經驗,來攻擊他。”這讓在場所有的觀衆笑翻,甚至把競争對手也搞笑了。這樣的機智的回答,就把“年齡問題”掃入了垃圾堆。

老年認知障礙的拜登,究竟是如何治理美國三年半的?

說明了在80年代,裡根的高齡根本不是問題,美國要的隻是一個思維靈活的總統。

問題來了,一個認知障礙的總統如何赢得大選又統治美國三年半的?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認知障礙的總統如何赢得大選又統治美國三年半的?不得不承認,拜登的運氣是極好的,要知道在特朗普在任期的最後一年,種種迹象都在表明他連任的幾率極大。是以,民主黨的大将都不願意出來競選做炮灰,結果拜登勉為其難出來競選。拜登估計也沒認為自己有希望會赢。不想,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特朗普在應對的過程中,種種荒腔走闆的言行,讓他失去了大批選民。拜登的選舉政策基本上就是不作為,許多競選活動和演講都是在zoom上進行,或者被取消。拜登也許是美國有史以來赢得最輕松的總統之一。

而在拜登當選以後,又采取了以下的政策來減少體力的消耗和與公衆的見面。

A. 減少工作時長,工作日拜登堅持“摸魚”每天工作5小時

現在許多媒體的白宮記者開始一一跳出來揭發,我們以為的美國總統可能是世界上最忙的人,日理萬機,天下的大事都要管。但其實拜登的工作時間極少,能夠安排的行程就是每天上午10點開始到下午4點結束,刨去休息吃飯時間,他真正工作的時間或許隻有5個小時而已。這份工打得真舒服。

B. 建立小圈圈

拜登這樣混吃混喝的行為,當然要局限在一個小圈圈。他的白宮的幕僚長就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據說他平時經常接觸到的人,基本上就在20名左右幕僚,其他的廣大從業人員都是被排除在外的,或者交由小圈圈的團隊來代辦。

現在主流媒體開始批評說,“這個小圈圈把拜登的認知障礙包裝得很好、保密得很好”。是以主流媒體和廣大白宮記者都不知道,拜登的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這明顯是甩鍋。

C. 後宮當政,吉爾·拜登“垂簾聽政”

除了小圈圈之外,第一夫人吉爾·拜登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吉爾·拜登也大量參與了國家重大事件的決策。這在美國也是有先例的。美國威爾遜總統在中風以後,許多政務工作的安排都是有第一夫人操持的。

就連這次總統辯論後,吉爾·拜登的角色也開始讓人越發生疑。第一,她把拜登總統從演講台上攙扶下三階台階之後,就說拜登幹得好,基本回答出了每個問題。她把辯論的勝負标準設得好低啊;第二,她也出來宣布競選活動不會停,拜登會繼續參選下去。這不是一個第一夫人應該做的事。也許不管了,關鍵時刻真正垂簾聽政的狠角色就是要出來說話,鎮住場面。

D. “九龍治水”,白宮沒有大戰略

這樣的拜登、這樣的白宮、這樣的上司的風格,就會造成“九龍治水”的形态。首先,各個部門的首腦,在其管轄範圍内就會成為沙皇般的存在,具有絕對權威;其次,一旦政出多門,需要各方的協調,則混亂不堪;最後,老闆在混吃混喝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大的戰略,“九龍治水”基本上各個都是在執行層面上推動。舉個例子,打擊中國已經成為白宮的共識和新的政治正确,于是各個部門都在拿出一套自己的“懲戒”方案,而結果是,亂拳齊發,拜登政府基本繼承了特朗普的對華政策,而且還加碼不少。美國喪失了完全可以協調的空間,原來預期是大家按照國家戰略的安排,有競争有妥協。在某些地方吃點虧,就在某些地方補回來。而拜登的團隊一點都沒有妥協,因為被妥協的一方的行政績效是會被外界批評的。

拜登會不會退選?

拜登會不會退選?據最新的報道,不會。拜登的競選活動曆來是家族事務,他的競選總幹事、許多職務都是由家人擔當。而對決策有影響力的是目前他的小圈圈。對這些人而言,美國的國家利益是其次的,拜登現在退選就什麼也沒了,這些家族成員和幕僚就要重新找工作了,而且權利的滋味一旦嘗到是很難放手的,尤其是白宮。拜登雖然赢面渺茫,但現在必須死馬當活馬醫。

這對美國的國家利益,純粹是個笑話。美國的政治制度沒有問題?拜登現在已經完全不适任了,難道我們還要他再連任四年?現在還在讨論拜登要不要退選,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這退不退選的根本不該是個問題,現在居然也成了問題。

拜登就是退選了,民主黨也不會赢

老年認知障礙的拜登,究竟是如何治理美國三年半的?

而且根據最新的民調表明,女副總統卡瑪拉·哈裡斯果然是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副總統,拜登已經是這般認知障礙表現糟糕,居然卡瑪拉·哈裡斯的表現還不如拜登,她真的是個“天才”,究竟幹了什麼能夠讓美國選民這麼讨厭?

美國現在離大選隻有4個多月了,坦率而言,“換燈”即便發生了,拜登也許萬一可能以國家為重,終于放棄了權力,學習開國先賢華盛頓國父。但是,之後肯定還是一團亂局,唯一的備位元首不堪重任,而其他的民主黨大佬多了去。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内,選出一個衆望所歸能夠團結多數派系的總統候選人,已經是個不可能的任務。而且,這個新的總統候選人不僅僅要多方金主願意花重金,還要馬上能在全國範圍内組織起一支高效的競争團隊,沒有調整期,這談何容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