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美國的窘迫與未來應對

摘要:2024年5月6日,美國猶太國家安全研究所發表報告《美國必須挫敗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概念》。報告認為胡塞武裝的不對成作戰已經使美國付出了代價,雖然美國成功攔截了胡塞武裝發射的各種武器,但是耗費巨大且無法持續。是以,美軍需要找到适當政策,以在短期内讓胡塞武裝及其支援者付出極高的代價,進而遏制胡塞武裝的襲擊行動。

關鍵詞:美國,胡塞武裝,伊朗,鐵束

面對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美國的窘迫與未來應對

報告認為,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已經使美國付出了代價。雖然美軍成功攔截了胡塞武裝發射的各種武器,但是其耗費了大量的關鍵戰術飛彈。截至目前,美軍的攔截總成本可能已經接近10億美元,而攔截下來的目标大多是基于伊朗所提供的零部件組裝而成的低成本無人機和飛彈。這樣的作戰嚴重影響了美軍的戰備狀态,并且這樣的作戰方式也并非是可持續的。

美軍需要找到适當政策,以在短期内讓胡塞武裝及其支援者付出極高的代價,進而遏制胡塞武裝的襲擊行動。此外,在中長期範圍内,美軍需要加速研制像“鐵束”(Iron Beam)雷射防空系統這樣的定向能武器系統,以發展出一種更具成本效益的防禦系統。

背景資訊

報告稱,2024年4月16日,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Carlos Del Toro)證明,自去年10月胡塞武裝發動對西方商船的襲擊以來,美國海軍已經消耗了大量彈藥以攔截胡塞武裝發射的飛彈和無人機,消耗的彈藥總成本可能達到10億美元。

據美國猶太國家安全研究所(JINSA)統計,自2023年10月以來,胡塞武裝已經對途經紅海和亞丁灣海域的船隻發動了127次襲擊。在今年3月的襲擊中,胡塞武裝針對西方商船和戰艦發射的飛彈和無人機總數達到了93枚,比2月多出了20枚。

相關作戰的重要性

報告指出,雖然美軍成功挫敗了胡塞武裝發動的多次襲擊,但是其在攔截胡塞飛彈和無人機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關鍵戰術飛彈,這樣的作戰嚴重影響了美軍的戰備狀态。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表明,基于消耗的不對稱戰術可迫使敵方付出實際的成本,并同時盡可能地縮小進攻方所付出的成本。在此次作戰過程中,美國付出了巨額的軍費開支以及全球經濟的損失。

  • 美國曾多次警告胡塞武裝,其針對國際商業航運以及其他美國重要利益的不間斷襲擊将帶來嚴重的“後果”,但是胡塞武裝似乎并未被這些警告所震懾。
  • 胡塞武裝的襲擊使得紅海的國際航運量減少了40%,而在胡塞武裝發動襲擊之前,全球15%的海運貿易都需要經過這條水道,是以胡塞武裝的襲擊确實影響重大。
  • 對于像馬士基這樣的航運公司來說,其集裝箱貨運成本已經翻了三倍多。對于途經紅海的商船來說,其保險費用已經上漲了50%,而大型保險公司越來越多地開始規避與途經紅海的商船簽訂保險合同。一名美國航運公司老闆表示,胡塞武裝襲擊所造成的運費上漲必将“由整個供應鍊分擔,并且會影響到消費者”。
  • 胡塞武裝上司人注意到了這一變化,并誇贊他們的襲擊提高了全球航運公司的保險費用和運輸成本。

美國的威懾之是以失效,主要是因為胡塞武器有能力以極低的成本和一小部分軍事能力,為全球經濟、美軍以及盟軍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 胡塞武裝人員正在使用伊朗提供的零部件組裝飛彈,而其所使用的無人機成本極低,單價一般在2000美元到20000美元之間。
  • 據報道,自去年10月以來,美國海軍已經發射了超過100枚“标準-2”飛彈或“标準-6”飛彈,以對胡塞武裝發射的無人機和飛彈進行攔截。“标準-2”飛彈的單價約為220萬美元,而“标準-6”飛彈的單價約為430萬美元,攔截成本比約為100:1,有時甚至達到了1000:1.
  • 據報道,胡塞武裝的襲擊消耗了美軍的飛彈庫存,使美軍需承擔一定的機會成本。美國國防部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内重新補充這些飛彈,這将會影響美軍的戰備狀态和威懾能力。
  • 過去十年,美軍用于采購諸如“标準-2”飛彈和“标準-6”飛彈這樣的戰術飛彈的費用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但近年來有所增長。美國海軍總共隻裝備了大約500枚“标準-6”飛彈,這一飛彈儲備數量還不及胡塞武裝三個月的發射量。
  • 美國國防部目前預計将于2025财年采購155枚“标準”系列飛彈,于2026财年采購195枚,于2027财年采購230枚。

對于胡塞武裝對全球航運的襲擊,美國采取的主要是防禦性和被動反應的政策,這些政策并未取得戰術和戰略上的成功。

  • 2024年1月中旬至2月初,美軍和英軍對葉門地區的100多個胡塞武裝目标進行了空襲,此後美軍的空襲戛然而止。
  • 據美國猶太國家安全研究所外交政策助理主任阿裡·西庫雷爾(Ari Cicurel)評估,“這些空襲的規模不夠大,無法摧毀所有的胡塞武裝彈道飛彈、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其甚至無法将大部分的此類裝備摧毀。”
  • 自那以後,美軍隻針對準備發射飛彈或無人機的胡塞武裝發射點進行周期性打擊。這種被動的“打地鼠”式作戰并未有效遏制胡塞武裝的能力,也沒有減緩胡塞武裝的襲擊速度。
  • 相反,美軍對胡塞武裝的零星打擊促使其發動了更多的襲擊。2024年2月,胡塞武裝對途經紅海和亞丁灣海域的船隻發動了33次襲擊。2024年3月,胡塞武裝對途經紅海和亞丁灣海域的船隻發動了創紀錄的35次襲擊。
面對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美國的窘迫與未來應對

“艾森豪威爾”号航母

美軍目前在紅海的部署可能無法持續,這一部署給美軍的平台和人員帶來了壓力。

  • 美軍“艾森豪威爾”号航母打擊群在紅海的部署時間已經超過5個月,這使得美國航母打擊群無法在任何時間範圍内,在其他全球熱點地區進行侵略威懾和力量投射。
  • 美國現役航母數量為11艘,在任何時間範圍内,隻有一半的航母能夠在海外進行部署。航母經常需要長時間的靠岸補給。
  • 2024年2月,美軍将3艘航母部署到了印太戰區,以加強其戰備狀态,這使得美國海軍難以在世界其他地區投射力量并應對危機。
  • 此外,“艾森豪威爾”号航母打擊群還配備了約7000名水兵,他們在整個部署期間都處于高度戰備狀态,面臨着緊張的戰鬥條件。
  • 2024年2月,美聯社報道稱,“艾森豪威爾”号航母打擊群的水兵們“在持續作戰的節奏中度過了四個月,沒有一天靠港休息。‘艾森豪威爾’号航母艦長克裡斯托弗·希爾(Christopher“Chowdah”Hill)表示,這對水兵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最近幾個月裡,美軍一直在使用“自衛式”打擊戰術,以此對準備發射的胡塞武裝飛彈和無人機進行打擊。然而,這一戰術可能還不足以遏制胡塞武裝的襲擊,胡塞武裝不間斷的打擊便是最好的證明。

  • 美軍可能需要定期對葉門境内的胡塞武裝武器庫進行打擊,并對胡塞武裝人員,特别是進階上司人進行打擊,以迫使其承受實際的損失,顯著削弱其能力。

此外,美國曾企圖通過某些政策使伊朗無法再為胡塞武裝提供武器裝備、專業知識、訓練和情報。然而,這些政策沒有發揮出理想的作用,隻給該組織造成了輕微且暫時的影響。胡塞武裝仍十分依賴于伊朗所提供的武器和顧問以發動襲擊。

  • 2024年2月,美軍在亞丁灣攔截了一艘前往葉門的武器運輸船,船内裝有伊朗制造的彈道飛彈零部件和巡航飛彈零部件。2024年1月,美國海豹突擊隊也在類似行動中攔截了一艘前往葉門的伊朗貨船,該船上裝有中程彈道飛彈的零部件。
  • 然而,美軍這幾次攔下的貨物不過是伊朗對胡塞武裝衆多援助中的一星半點。伊朗為胡塞武裝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以確定其擁有良好的武器裝備。此類援助路線可能還涉及非洲以及阿曼的陸路路線。
  • 美國前海軍陸戰隊中央司令部司令薩姆·蒙迪(Sam Mundy)最近在談到美國遏制伊朗為葉門提供武器的工作時表示:“問題是,這是一個很大的地理區域,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做這件事”。
  • 伊朗還為胡塞武裝提供了真主黨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的顧問,以向胡塞武裝提供飛彈組裝技術以及情報和瞄準支援。據報道,伊朗還曾使用其海軍艦艇直接向胡塞武裝提供目标情報。

從中長期來看,胡塞武裝對全球航運的襲擊也為美軍提供了一個機會,美軍可抓住這個機會改變其政策,以更好地應對正常軍力較弱的對手(包括伊朗的其他代理人)所發動的不對稱襲擊。

  • 定向能系統是一種有效提高美軍攔截成本效益的潛在手段。定向能武器不需要昂貴的攔截飛彈來摧毀無人機和其他飛彈,而是使用大功率微波和雷射來破壞無人機的電子系統,使其無法飛行。
  • 以色列率先在定向能領域取得了突破,例如其研制的“鐵束”雷射武器系統。這為美國在未來幾年擺脫目前成本效益不高的攔截方式提供了理想的機會。“鐵束”雷射武器系統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研制,可使用雷射在數英裡之外摧毀多架無人機,預計将于2025年底投入實戰。2023年5月,拉斐爾公司公布了海軍版“鐵束”雷射武器系統,該系統可保護艦船免受無人機蜂群和短程彈道飛彈的威脅。這一系統将顯著提升美軍應對胡塞武裝襲擊的能力。
  • 據報道,美國國防部已經開始探索将定向能武器應用于攔截胡塞無人機的作戰之中,這種武器的成本效益顯著優于地空飛彈。
  • 目前,“鐵束”雷射武器系統可能還無法攔截巡航飛彈或中程彈道飛彈,但實作這些效果在技術上并非毫無可能。據報道,美國國防部計劃在2030年前實作使用雷射攔截巡航飛彈的目标。
  • 美國國會最近通過的“國家安全補充援助計劃”中包含有用于采購“鐵束”雷射武器系統的12億美元,這也證明“鐵束”雷射武器系統項目正快速朝着全速生産階段推進。
面對胡塞武裝的不對稱作戰,美國的窘迫與未來應對

“鐵束”雷射武器系統

美國未來可采取的措施

報告認為,美國未來可采取以下幾點措施以應對胡塞武裝的襲擊:

1、美國需要采取一種持續、主動、“日益頻繁、緻命且具有破壞性”的方式正面打擊胡塞武裝,以削弱其發動襲擊的能力并重建威懾。

2、美國需要調整其針對伊朗代理人的政策,從原先的被動反應流程轉變為先發制人的流程,并重點打擊伊朗在葉門的軍事裝備和人員。作為這一工作的一部分,美國需要優先打擊真主黨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在葉門的顧問和設施。

  • 美國的這一行動可向外界發出一個信号,即美國緻力于迫使伊朗政權停止向胡塞武裝提供襲擊所需的關鍵情報、武器和顧問支援。
  • 即使胡塞武裝執意繼續發動襲擊行動,在缺乏武器供應鍊和伊朗顧問的情況下,其繼續襲擊全球航運船隻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3、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216号決議,美國需要加大攔截力度,攔截更多的伊朗和葉門之間的軍火和武器零部件運輸船隻。該決議要求各國“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以阻止直接或間接的供應、銷售或轉運”武器至胡塞武裝手中。美國還應研究如何通過加強情報共享,以激勵該地區的合作夥伴更好地為此類攔截行動提供便利。

4、在未來的國防預算中,美國需要為國防部的戰術飛彈采購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增加戰術飛彈采購資金,特别是用于采購“标準-6”飛彈的采購資金,将有助于緩解胡塞武裝襲擊所造成的“标準”系列飛彈庫存日益減少的問題,并能夠提高美國的軍事戰備狀态和對他國的威懾能力。

5、美國需要繼續與以色列合作,加速“鐵束”雷射武器系統的部署工作,并推進聯合定向能項目,包括海軍版“鐵束”雷射武器系統的研制工作,以幫助應對胡塞武裝無人機襲擊等威脅。

  • 合作資金中的一部分可用于加速和擴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拉斐爾公司之間正在進行的合作,以研制和測試可為美軍和盟軍所用的“鐵束”雷射武器系統的衍生型号。
  • 作為研制“鐵束”雷射武器系統并確定其達到戰備狀态的雙邊合作研發工作的一部分,美以兩國需確定“鐵束”雷射武器系統可與美國的其他武器系統進行互操作。據美國猶太國家安全研究所消息,“鐵束”雷射武器系統雖具有極高的有效性,但可能無法與美軍的其他系統進行流暢的協同作戰。
  • 美國需要聚焦于定向能研究和發展合作項目的擴充工作,并将該工作納入“美以作戰技術工作組”(U.S.-Israel Operations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之中。該工作組成立于2021年11月,旨在更好地處理兩國共同的國防需求,并增加針對該項目的撥款。“美以作戰技術工作組”下轄至少6個用于處理兩國大量國防需求的下屬工作組,其中包括定向能工作組以及反無人機工作組。這兩個工作組需重視與彼此的合作,并重點關注如何能夠挫敗胡塞武裝的襲擊。
  • 美國國會需就美以反無人機系統項目的延期問題展開讨論,并為其提供更多的資金。該項目包括定向能武器研究,原計劃于2026年底到期,美國每年為該項目提供的資金上限為4000萬美元。
  • 美國還可仿照英國斯帕德達姆電子戰戰術試驗場(Spadeadam Electronic Warfare Tactics Range),在美國或以色列境内建立一個用于測試定向能武器的聯合測試設施。英國斯帕德達姆電子戰戰術試驗場使美國和英國能夠在模拟的真實環境中,對電子戰系統進行聯合測試和互操作測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