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這美國飛船可真是鬧心啊!那艘6月4日發射到國際空間站的“星際客機”飛船,原本計劃得好好的,帶着兩名宇航員去國際空間站溜達一圈,然後再穩穩當當地回家。結果呢,這飛船從發射開始就各種小毛病不斷。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先是原定5月6日就要上天的,結果因為火箭上有個氧氣安全閥出問題,就推遲了。後來好不容易定了5月17日,沒想到推進劑又洩漏了,再次推遲。這飛船啊,簡直是修修補補過日子似的,總是讓工程師們閑不下來。

好不容易在6月5日成功發射,跟國際空間站對接上了,但問題還是沒完沒了。其實就在發射之後,工程師們就發現“星際客機”飛船的推進系統有氦氣洩漏的情況。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氦氣那可是飛船的“心髒”啊,沒它就相當于是個大号的玩具,畢竟沒動力怎麼飛得起來呢?更糟糕的是,這飛船在跟空間站對接時,還有5個推進器都失靈了!好在工程師們給力,修了4個回來。

但現在呢,飛船的氦氣洩漏問題還沒搞定,又冒出個氧化劑分離閥故障。看到這飛船老是出問題,大家都開始擔心那兩名宇航員了,他們還能不能順利回家啊?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不過還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就在6月12日,英國路透社和衛報報道了NASA的直播中,有一段突然播出的音頻,于是,又誕生了新的一條熱搜,那就是:NASA的直播出岔子了!

美國中部時間12日下午5點半,大家都等着看空間站的動态直播,結果直播突然“暫時中斷”,讓大家一頭霧水。不一會兒,那直播頻道居然播了一段宇航員緊急治療的音頻。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音頻裡有個自稱在加州霍索恩SpaceX任務控制中心工作的飛行外科醫生,在指導空間站的人給一個“指揮官”治療減壓症。讓大家趕緊讓指揮官穿上宇航服密封好,再給他高壓氧治療,還特别叮囑要檢查他的脈搏。醫生還擔心指揮官減壓症狀嚴重,讓大家趕緊行動。

聽着音頻,感覺那指揮官的情況不太好,醫生說他的預後挺脆弱的。這音頻一播出來,社交媒體上就炸開了鍋,大家都以為空間站出了啥大事。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不過後來國際空間站官方出來澄清說,那音頻其實是一次模拟醫療演習的錄音,不是真的緊急情況。并進一步解釋到:那時候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都在睡覺呢,正準備第二天的太空行走呢。SpaceX也表示,那是他們在加州的一次測試,大家都好好的。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雖然這次直播中斷和音頻誤播讓大家虛驚了一場,但原本計劃的美東時間13日上午8點的太空行走還是沒能進行。這是是今年的第二次太空行走,也是NASA在空間站23年曆史上的第90次太空行走。接連出現的狀況讓人們重新把關注點放在了飛船能否按時返航回來上。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飛船原計劃在6月18日從空間站傳回地球。可畢竟這“星際客機”飛船屬于“帶病堅持工作”,可能是安全起見,也有可能是維修工作尚未結束,6月18日,美國NASA再次表示,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的時間不早于美國東部時間6月25日。也就是說,“星際客機”飛船的傳回,再次推遲了。

據美國“太空”新聞網6月2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表示,波音公司新型載人飛船“星際客機”從國際空間站傳回地球的時間推遲到不早于7月2日,較原計劃6月26日晚了大約一周。而給出的解釋是:以便留出充足的時間審查氦氣洩露和推進器面臨的技術問題。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從6月18日,一次次推遲到了7月2日。看來問題是真不小啊!

有人可能就會問:咱們的神舟十九号飛船能不能去幫個忙,把美國的宇航員接回來呢?

圈叔實話告訴大家,這事兒可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從技術上來說,咱們的神舟飛船跟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口不一樣,就像咱們用的充電器和手機接口不比對一樣,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但行動起來又怎麼接人呢?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再說神舟十九号現在雖然是處于待命狀态,可它主要是給神舟十八号的航天員保駕護航的,哪裡有空去接别人呢?如果真的需要救援,那可能得等後面的神舟二十号了。

話說回來,雖然從技術層面看有點困難,但咱們中國人向來都是講人情味的。如果美國那邊真的需要幫助,咱們也願意伸出援手。但話說回來,美國自己的航天技術也是很牛的,他們估計也能自己搞定這些問題。相信NASA和波音公司能把這事兒處理好的。畢竟宇航員的安全可是大事兒,誰都不敢馬虎。

星際客機再出問題,美國航天員或許回不來,神舟十九号能救援嗎?

說到這兒啊,我得提醒大家一句,雖然太空探索很刺激、很科幻,但背後的風險和挑戰也是巨大的。每次飛船上天、每次宇航員出艙,都是對技術和人性的雙重考驗。是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和尊重這些為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而付出努力的人們。您說對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