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理想汽車釋出了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周銷量(6月17日-6月23日)榜單。從資料來看,理想汽車周銷量1.17萬輛位居第一,這個名次已經維持了9周。
問界的周銷量也突破了萬輛,達到1.07萬輛,上周排名第二。蔚來以0.47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三。從前三名來看,第一、二名銷量懸殊,但二、三名之間的落差有點大。
接下來是極氪排名第四,周銷量0.45萬輛,零跑0.42萬輛,深藍0.37萬輛,小米0.33萬輛,小鵬0.25萬輛,騰勢0.25萬輛,智己0.17萬輛。
從近幾周的銷量來看,理想确實轉變成悶聲發大财了,持續領跑國内新勢力。5月份理想傳遞3.5萬輛,按照6月份的周銷量表現,6月份收割3萬輛以上也沒太大問題。至于失利的理想MEGA,體量不大對理想整體的銷量态勢也沒造成太大影響,畢竟理想主打的還是增程。
此前理想将2024年目标定在了80萬輛,由于訂單不及預期,理想将這一目标下調至48萬輛。2024年前5月理想傳遞14.17萬輛車,這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理想要完成33.83萬輛的目标,每個月平均銷售量要達到4.83萬輛。看來在下半年,理想沒辦法松懈了,還得繼續加油。
從周銷量走勢看,問界也在一路走高,看來高速撞車事件并沒有讓問界銷量受到多大影響。銷量方面,問界M5達到1,886輛,M7達到4,651輛,M9達到4,129輛。穩穩的亞軍。
另外,新車型問界M7 Ultra訂單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上市20天,大定突破3萬台,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明星劉奕君與體操奧運冠軍楊威也選擇了問界M7 Ultra為出行座駕,可見問界還是懂營銷的。
蔚來與極氪銷量差距不大,幾乎是持平的狀态。5月份蔚來傳遞了2.05萬輛新車,同比增長233.8%。在當下插電混動飛速增長,純電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蔚來能做出這樣的成績,實屬不容易。
6月13日,蔚來宣布第四代換電站配備先進雷射雷達與高算力晶片,提升了換電效率。目前已有長安、吉利、江淮、奇瑞、路特斯、廣汽集團、一汽集團等7家車企與蔚來達成換電合作。長期來看,蔚來不是一條腿在走路,換電聯盟還處于萌芽期,等成熟穩定了或能帶動銷量進一步增長。
極氪周銷量0.45萬輛,這應該是近期以來最好的成績。極氪在售多款車中中,極氪001屬于挑大梁的狀态,5月份極氪月傳遞1.34萬輛,極氪001單車傳遞1.12萬輛,是所有車型最搶眼的一個。
而極氪009和極氪X屬于打醬油的狀态,5月份銷量分别為450輛、378輛。極氪009價格高銷量受阻可以了解,但像是極氪X去年11月銷量還在4,714輛,去年12月開始銷量滑鐵盧,今年月銷都不足千輛,銷量如此受冷着實讓人感到意外。
零跑的崛起,徹底打破了“蔚小理”的時代,把小鵬割裂在前五開外。零跑C10和零跑C16不再追求性能表現,甚至取消了雙叉臂懸架和雙電機布局,以更低的價格推向家用市場。
零跑C16将于6月28日上市,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放話了,零跑C16頂配車型價格“1開頭”,可見價格方面,零跑C16會給市場帶來不小的驚喜,在銷量上也能帶來一些提升。
深藍超越小米、小鵬,看來确實增程更吃香一些!深藍汽車前5個月的累計銷量為6.72萬輛。但想要在今年完成28萬輛的銷量目标,深藍還需在剩下的時間裡達成21.28萬輛的銷量,這個數字對于目前的深藍來說還存在不小的挑戰。
小米汽車周銷量0.33萬輛,比上上周多了0.08萬輛。此前一直傳言産能不足導緻小米汽車連續銷量下滑,看來這次有點兒力破謠言的味道了。
最近小米在研發新的純電SUV了,代号MX11的新車諜照曝光。這新車推出的速度可真快,瞧這拉風修長的架勢,和法拉利SUV有得一拼,細心的朋友發現了,這款SUV還搭載了和SU7同款的雷射雷達。51君估摸着這價格會比SU7要略高,大家認為它會賣多少呢?
小鵬和騰勢周銷量均為0.25萬輛。小鵬在新勢力一直扮演理工男的角色,以技術為本,但是在銷量上卻逐漸和理想、蔚來拉開差距。在内卷下,小鵬也不斷推出降價活動,G9在4月份推出減免2萬、5月推出4.3萬購車權益等活動,優惠不斷。難以想象G9老車主現在的内心感受如何了。
騰勢在國内新勢力的表現還是比較穩定的。前5月騰勢D9銷量4.09萬輛,拿下MPV市場的銷冠。這一成績證明MPV市場并非豐田賽那、别克GL8可選,騰勢D9同樣值得。但目前整個MPV市場均處于下滑态勢,騰勢D9也同比下滑3.3%,希望騰勢能穩住,保持優勢,穩固核心競争力。
智己周銷量0.17萬輛,已經連續上榜。極狐被踢出榜單後,沒了身影。還有哪吒,已經許久未上榜了,不過在汽車出口上,哪吒前5月賣出了1.64萬輛,位列車企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第五,新勢力車企出口量第一。難道哪吒要專注在海外淘金了嗎?
以上便是國内新勢力們周銷量榜單,從榜單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第二梯隊的差距依然較大,增程式車型市場認可度比純電要高,蔚來憑借換電優勢拿下不錯的業績。
在越來越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留給新勢力們的考驗變得更為嚴峻,若銷量、品牌都得不到市場認可,不排除被邊緣化的可能。進入2024年下半年沖刺階段,你認為哪家新勢力會在年銷量上拔得頭籌呢?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圖檔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衆号聯系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背景申請并獲得授權
法律顧問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師事務所 賴成龍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