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瑞士反對無效,歐盟宣對中國汽車加稅,中方發起反傾銷調查

歐盟針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關稅率終于落地,最高達到38.1%的臨時反補貼稅超乎大部人預料,看來是我們把歐洲想得太好了。當然,這一決定也當即引起歐洲内部的強烈反對,而中國商務部也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中歐之間的這場貿易戰,或避無可避。

德國、瑞士反對無效,歐盟宣對中國汽車加稅,中方發起反傾銷調查

歐盟曆經七個月的反補貼調查,終于決定将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其中比亞迪加征的關稅為17.4%,吉利汽車為20%,上汽因所謂的“配合調查度低”為由,達到最高的38.1%關稅。如果算上先前10%的基礎關稅,部分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進口歐洲關稅将接近50%的關稅。盡管對比美國規定的100%關稅征收,歐洲似乎還留有餘地,但考慮到中歐貿易是經濟全球化的穩定基石,此舉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無疑是十分惡劣的。

德國、瑞士反對無效,歐盟宣對中國汽車加稅,中方發起反傾銷調查

歐洲内部的德國、瑞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表示強烈反對,一方面是這些國家的車企在中國有投資建廠,他們所生産的汽車從中國回流歐洲,也需要繳納高額關稅。德國奔馳、寶馬、大衆三家車企在當晚就做出表态,希望歐盟能迅速撤銷這一決定,措辭很冠冕堂皇,但态度很迫切。另一方面,中國的反制措施将是歐洲部分國家無法承受之痛,如今反制或許已經在路上了。

德國、瑞士反對無效,歐盟宣對中國汽車加稅,中方發起反傾銷調查

歐盟關稅決定落地後的第一時間,中國業界便建議政府對歐盟乳制品、豬肉産品展開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則表示“對于國内産業提起的申請,調查機關将依法進行審查”,與此同時,中國已經展開了對歐洲進口白蘭地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這場貿易戰開打已經迫在眉睫,而中國的反制手段必将是雷霆之勢,不僅是食物農産品,包括航空、汽車等,可以說此次中方完全沒打算留一點顔面。

德國、瑞士反對無效,歐盟宣對中國汽車加稅,中方發起反傾銷調查

那麼,中歐此次貿易戰還有沒有回寰的可能性和餘地?是有的,其一中歐彼此是切不斷的貿易合作夥伴,雙方不可能在短時間内完全切斷貿易往來,大家隻能比誰更痛,誰會率先挺不住。其二此次加征的臨時關稅,在歐盟内部還未達成最終共識,在六個月的時間内,仍有不少争取的空間。不得不說的是,此次G7峰會,除了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之外,其餘人都深陷國内政治泥潭,難以自拔。眼下多事之秋,還不忘對中國下此狠手,看來美西方是鐵了心要穿一條褲子了。

德國、瑞士反對無效,歐盟宣對中國汽車加稅,中方發起反傾銷調查

中國與美西方争奪的并非是電動汽車市場、晶片市場等等,本質上都是在搶“定價權”。為什麼中國車企定怎樣的價格需要西方說了算?為什麼不能根據自己的成本來決定售價?當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不再自由,往往意味着全球經濟秩序運作出了大岔子。順帶提一嘴,沙特阿拉伯已經宣布不與美國續簽《石油美元協定》,進一步解綁了美元霸權,目前仍有80%的石油銷售以美元計價,但越來越多的國家将石油貿易轉向本币。相比之下,打壓中國海外市場的崛起,反而顯得細枝末節,他們真正的麻煩開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