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因為在俄烏沖突中堅定地力挺俄羅斯,以及在與東方的貿易中堅持己見,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特定輿論場上被稱之為歐洲政壇“唯一的清醒者”。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歐爾班和匈牙利政府似乎有點“内憂外患”,對内面臨反對派的“逼宮”,對外則有被“踢出西方陣營”的風險。

一,歐爾班政府在國内面臨“逼宮”

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中,其他國家右翼政黨的得票率或多或少都有提高,但歐爾班上司的青民盟得票率僅為44.6%,獲得的11個議席則剛剛過半(匈牙利分攤21席),較之上一屆選舉下降幅度明顯。為此,在這次選舉中異軍突起的匈牙利蒂薩黨宣布青民盟執政的時代已經結束。顯而易見,這是“逼宮”的節奏。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二,匈牙利可能會被“B9”組織限制參會甚至“開除”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當地時間11日,由歐洲東翼國家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組成的“布加勒斯特9國機制”(B9)在拉脫維亞首都裡亞舉行會議。會議讨論了援助烏克蘭的相關議題。

然而,由于匈牙利的“不配合”,會議上的議題讨論“很艱難”。在好不容易達成聯合公報後,匈牙利卻又提出要修改,這徹底激怒了其他8國。為此,他們讨論了将匈牙利限制在該組織未來會議之外的議題,據該組織國家中的一位外交官透露,這個議題的讨論“非常嚴肅”,并暗示這可能是匈牙利參加該組織的最後一次會議了。

此外,由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組成的中歐區域經濟聯盟——維謝格拉德集團(V4)也準備讓匈牙利“靠邊站”,理由是匈牙利的“特立獨行”已經讓其他三國無法忍受。再者,它們擔心如果繼續與匈牙利混在一起的話,可能會影響與美國的經貿關系。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三,歐洲議會、歐盟總部以及法德兩大國似已準備“當機”匈牙利的“一票否決權”

去年10月,歐洲議會曾經通過了關于修改歐盟基礎條約中的某些條款的決議,被認為是在為限制“否決權”的使用做“鋪墊”。而歐盟上司層也不止一次對匈牙利的做法提出過批評。更為重要的是,歐盟兩位“帶頭大哥”法國和德國似乎也對歐爾班“忍無可忍”了。

在今年1月中旬歐盟内部讨論有關烏克蘭議題時,歐爾班一個人占用了近7個小時的時間,導緻投票程式無法進行,逼得德國總理朔爾茨很不客氣地将歐爾班“請”到了另外一個房間。

而在馬克龍上個月底通路德國時,朔爾茨與馬克龍則達成了“當機一票否決權”的共識。為此,他們提出了歐盟在外交和稅收這兩個領域的決策時使用“三分之二多數原則”的建議。顯而易見,就是針對匈牙利的。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四,美國質疑匈牙利的“既要又要”政策,并認為“行不通”

當地時間6月11日,美國駐匈牙利大使戴維·普雷斯曼出席了一場美在匈投資會議,他在演講中質疑匈牙利在價值觀站隊和經貿關系中的“既要又要”政策,并認為“行不通”。

這位美國大使說:“我們都知道,匈牙利不可能長期一直‘既要又要’。既從民主國家的大家庭中獲益,但又不受其限制;行使權力,但又不承擔責任。這是行不通的。”直白地說,這是在“敲打”和“警告”了。

五,選擇了與西方“和而不同”,歐爾班得到了想要的保證

在内外壓力倍增的情況下,歐爾班不得不做出選擇:要麼繼續在北約内部堅持自己的立場并行使權利。要麼與西方組織保持一緻或采取“變通”方式。

毋庸置疑,如果歐爾班繼續在俄烏沖突相關問題上堅持立場并阻礙北約、歐盟這些西方組織在議題上達成一緻的話,匈牙利大機率會“被踢出”,但顯而易見,匈牙利并不想離開北約和歐盟,且又不想得罪“朋友”,怎麼辦?歐爾班選擇了與西方“和而不同”這一“權宜之計”。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當地時間12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布達佩斯會見了來訪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會晤後的新聞釋出會上,歐爾班表示,他已經得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保證:即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匈牙利得到了不必參加境外軍事行動的保證,也不必為俄烏沖突提供資金或人員,且匈牙利的領土不能被用來參戰。

俗話說“有得就有失”。那麼,匈牙利又失去了什麼呢?歐爾班在講話中表示,匈牙利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有與其他北約盟國不同的立場,但卻沒有能力也不能影響和阻止他們的決策。歐爾班說:“我們已經明确表示,我們不想阻止北約做出與我們對局勢的解釋不同的決定。”

顯而易見,歐爾班是用“不再對北約的‘援烏制俄’決定行使一票否決權”的代價換來了匈牙利仍然可以繼續留在北約中,也就是與北約這樣的西方組織“和而不同”。不過,嚴格來說,這個“和而不同”其實就是“被邊緣化”。

匈牙利“既要又要”政策遭美國警告,歐爾班無奈選擇“被邊緣化”

六,“被邊緣化”的匈牙利還能有多大的戰略價值?

對于俄羅斯及東方陣營來說,盡管匈牙利國家不大、人口不多,但一個在歐盟和北約中擁有發言權(一票否決權)的友好國家,自然是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但直白地說,一旦匈牙利脫離西方陣營或“被邊緣化”,其戰略意義也就另當别論了。

而匈牙利作為一個不足1000萬人口的内陸國家,一旦離開歐盟和北約意味着什麼,他們自己也非常清楚。是以,歐爾班無奈選擇了“被邊緣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