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連故事;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作者/楊克貴 美篇制作/武學

作者:鐵道兵文化
一連故事;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作者/楊克貴 美篇制作/武學

楊克貴

1970年底,我的家鄉四川省開江縣開展了征兵工作。我幾乎帶着絕望的心态報了名,因為前兩年的征兵我都參加了,因當時“文革”派性的原因,都被公社革委會刷了下來,使我喪失了當一名海軍和空軍戰士的機會。這一年在公社糧站大曬壩體檢目測時,我看見一名軍人在注視着我們。他高挑的個子,瓜子臉,笑不露齒,文質彬彬。後來知道,他就是我們接兵部隊的指導員金偉達。

體檢象前兩年一樣過了關,但我卻度日如年,非常擔心又被刷掉。俗話說,事不過三,這次要再被刷掉,那我當兵的願望将徹底破滅。不得已,那期間,我是每天都要上場鎮去探聽消息。有一天我經過講治街道國營食堂門口時,突然發現金指導員在幫助營業員收付款。我喜出望外,眼前忽然一亮,像遇到了救星似的。心裡在強烈地要求去見指導員。我上下街來回走了兩遍,躊躇再三,終于跨進了食堂,主動和金指導員搭上了話。

我向他報告我想當兵。他當時很嚴肅地對我說,我們可是鐵道兵,修路架橋打隧道非常艱苦。我回答我知道,因為這之前的一年中,我曾和親戚一起在達縣覃家壩5831部隊幹過小工,5831部隊就是鐵道兵31團。我見過他們的施工場面,見過軍人們穿着工作服打風槍。我堅定地表示:鐵道兵我也願意。爾後我們聊了幾分鐘,他和藹地問了我一些問題,我一一做了回答。我感覺到金指導員似乎比較滿意。

在走出國營食堂回家的路上,絕望的心稍許得到了一絲安慰,不管咋樣,我有機會見到了接兵的金指導員。之後,公社的政審開始,我隐約地感到有我的名字,終于有一天通知我到縣城換軍裝。接到通知的那一時刻,我幾乎死了的心終于又跳動了,因為我已經當兵了!從公社步行17公裡到縣城集中的路上,帶領我們是接兵的徐志臣排長。他對我說,你是金指導員親自點名要的兵。我心中明白,是我那次見金指導員起了作用,是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戰士。

在乘坐軍列的火車上,徐志臣排長宣布我為新兵訓練7班副班長,領着一車廂的新兵老鄉戰友背誦“老三篇”,進行政治學習。到了新兵連駐地陝西長安王曲,我作為二排七班副班長,協助趙班長整理内務,帶領出操。我們住在老鄉家裡,全班睡大炕,在老鄉的院壩裡出操訓練。新兵訓練結束後,被配置設定到了汽車連。

一天晚上,連部文書伍光義通知我到連部。我當時還以為犯了什麼錯,到連部會議室,看見指導員劉振國、副連長趙德為、杜洪德、副指導員王耀武都在場。後來知道連長趙仕經帶領部分人員已到旬陽縣蜀河去開辟新駐地了。我當時腿都軟了,頭上冒汗,而連首長們隻是笑着你一言,我一語地問了我一些問題。

第二天,通知我到連部報到當通訊員。後來聽文書說,連部發現我寫的連黑闆報稿子字迹不錯,就挑選我為通訊員。之後移防到陝南旬陽蜀河後又接替了文書的工作。汽車連的文書,除了一般文書工作以外,每天要詳細了解上報車輛的完好狀況,晚上要領受運輸股的任務,然後将任務分解到每個駕駛員頭上,什麼時間到什麼地方,拉什麼都要下達清楚,哪怕是深夜十二點,也要把派車指令送到每個駕駛員。

一連故事;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作者/楊克貴 美篇制作/武學

一九七二年,我被抽調到團政治處報道組駐勤,屬宣傳股具體管理。說來真巧,在那裡我又見到了我尊敬的金指導員,他的職務是宣傳股幹事。當時,雖然不能肯定我到報道組是不是金指導員的推薦,但我永遠銘記,是因為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我才有這個機會團政治處報道組。可惜我到報道組不久,金指導員便複員回上海了。之後,我轉業到地方工作期間,1993年和1997年兩次短暫經過上海,曾找過金指導員但未果,至今近五十年未曾謀面。

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我才能和鐵道兵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一幹就是十四年,直到鐵道兵部隊撤并。一九七四年四月,我有幸被提拔為幹部,先後在團政治處任新聞幹事、宣傳幹事、組織股幹事,以及師組織科幹事。一九八四年三月,我轉業到家鄉四川達縣地區勞動人事局工作。

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是我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步。是鐵道兵的軍營錘煉了我,是鐵道兵的精神激勵着我,使我能在一生之中發揮了自己的光和熱。這也許就是對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的感恩之心吧!

一連故事;金指導員讓我當上了鐵道兵作者/楊克貴 美篇制作/武學

作者:楊克貴,曾任1連排長,47 團宣傳股、10師組織科幹事

——摘自《光榮啊!鐵道兵》

編輯:樂在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