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層層嵌套,信貸導流指向非法第三方,喜馬拉雅上市避不開的金融難題

作者:京報網

成立十年,四闖資本市場的喜馬拉雅又有新消息。5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中國證監會官網日前披露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公示,對應企業應向監管部門送出上市補充材料,其中喜馬拉雅被要求就助貸業務等大類問題進行說明。

而北京商報記者實測發現,喜馬拉雅App的貸款導流業務,層層嵌套多個參與主體,最終将使用者引向了收取高額服務費的第三方。不僅年化利率與早前展示的資訊相去甚遠,相關從業人員還提出要收取15%的服務費和399元工本費。

早前,喜馬拉雅于4月12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此後也匆匆下線了營運僅一個月的自營貸款産品“聽小貝借錢”。有分析人士指出,金融雖然不是喜馬拉雅的主營業務,但由于近年來涉金融業務的監管逐漸趨嚴,從貸前到貸後各環節相關的監管也持續細化,存在對喜馬拉雅造成上市障礙的可能。

層層嵌套,信貸導流指向非法第三方,喜馬拉雅上市避不開的金融難題

信貸導流指向非法第三方

喜馬拉雅的助貸業務,于使用者而言風險重重。

5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實測發現,喜馬拉雅App内設“錢包”業務闆塊,其中,使用者可通過“借錢”服務入口辦理貸款。“借錢”服務中,标明了“廣告”字樣,同時提到了“高額度低利息”“最快3分鐘放款”。

點選“借錢”後可以看到,喜馬拉雅App目前正為度小滿、360借條、融360、好會借、借錢呗等5家平台提供導流服務。從頁面資訊來看,相關平台多展示“最低年利率7%”“年化利率7.2%”起等字樣,進入資料填寫的獲客頁面後,則能進一步看到年化利率區間、營運主體等資訊。

層層嵌套,信貸導流指向非法第三方,喜馬拉雅上市避不開的金融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借錢呗”貸款流程,北京商報記者以借款使用者身份進行了進一步實測。在填寫個人資訊後,頁面提示下載下傳借錢呗App即可激活額度、擷取貸款。在個人資訊授權部分,頁面顯示由一家名為湖南弘信鑫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弘信”)接洽信貸業務。

在資訊送出後,北京商報記者很快便接到了自稱為“借錢呗”客服人員的來電,對方提出無需下載下傳借錢呗App,可先到一個名為“秒享用”的公衆号進行額度授信,貸款利率将在6%—9%附近浮動。“秒享用”頁面顯示,該公衆号認證主體為海南金石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金石源小貸”)。

按照前述客服人員指引,北京商報記者在公衆号内點選“擷取額度”後,進入了與湖南仁鑫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仁鑫”)企業微信的聊天業務,對方名為“下款專員吳經理”。

不過,對應額度授信流程并非授權查詢征信等,而是通過客服詢問是否存在逾期、是否有頻繁申請網貸等情況,最終得出“符合放款條件”的結論。期間,“吳經理”還提出可用花呗線上套現等方式擷取貸款。

對于具體的貸款利率與放款機構,“吳經理”語焉不詳,僅用“日利率最低0.03到0.06”“會比對最合适的貸款機構”等話術回複,此後更是提出額度發放後必須全額提取,還将收取15%的服務費和399元工本費。以貸款10000元計算,使用者整體的貸款成本約在30%—40%附近浮動,遠超此前承諾的6%—9%。

在問及對方是如何擷取北京商報記者的資訊時,對方則多次表示為“借錢呗”合作平台。對于湖南仁鑫與海南金石源小貸的關系,對方則表示并不清楚。

經北京商報記者向借錢呗App人工客服進一步求證,該平台人工客服指出,北京商報記者在借錢呗平台的訂單由湖南弘信的客戶經理受理,借錢呗客服不會向使用者來電,“秒享用”并非合作方,湖南仁鑫的資訊也與訂單資訊不一緻。而海南金石源小貸、湖南仁鑫方面則未對外披露有效聯系方式。

而這也意味着,北京商報記者在喜馬拉雅App内申請的貸款,無形中便被導向了非法第三方,貸款成本也被急劇推高。個人資訊究竟是在哪一環節被洩露的,也成為了未解之謎。

對于導流業務是如何選取合作機構的、公司在使用者資質稽核以及貸後管理方面扮演怎樣的角色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喜馬拉雅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複。

素喜智研進階研究員蘇筱芮指出,從業務模式來看,為貸款平台導流屬于助貸業務的一部分,開展對應服務不需要金融牌照,但平台方也需要盡到稽核義務。喜馬拉雅此舉涉及的不論是非法貸款還是資訊洩露問題,均違反了相關的行業法規。

“導流後的貸款流程‘層層嵌套’,不利于保障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也容易為消費者帶來誤導。會使使用者遭受更為沉重的财務負擔,同時也擾亂了網際網路貸款市場的正常秩序。”蘇筱芮補充道。

缺乏牌照成“硬傷”

除了為貸款産品導流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喜馬拉雅“錢包”闆塊還設定了“金融服務”“信用卡有禮”“借錢”服務入口,“金融服務”“信用卡有禮”主要與券商、銀行合作,使用者可通過辦理信用卡等方式獲得喜馬拉雅會員。

同時,使用者可在此充值平台提供的虛拟資産“喜點”和“喜鑽”,分别用于支援付費内容和直播打賞。若在平台産生收益,使用者也可在對應頁面檢視收支明細并提現。

在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中,喜馬拉雅指出,公司的收入主要通過訂閱、廣告、直播及其他創新産品及服務産生,其中會員訂閱及付費點播收聽服務在公司總收入中占比超過一半。在相關業務、營收闆塊的介紹中,喜馬拉雅并未披露助貸等金融業務方面的情況。

不同于其他網際網路平台在金融領域的大肆布局,喜馬拉雅目前仍未持有金融類業務相關牌照,這也對該公司金融業務擴張形成重要桎梏。

其中,在支付業務方面,喜馬拉雅在招股書風險提示闆塊指出,公司面臨支付處理風險,主要擔心公司提供的現行支付方式出現重大變動或處理費用增加的情況,對品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種種因素之下,喜馬拉雅的自營經營業務也在試探市場反應。在2024年3月,喜馬拉雅上線了自營貸款産品“聽小貝借錢”,頁面顯示由合作持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随後該産品在使用者資訊授權、高利率方面受到廣泛質疑,喜馬拉雅也在遞交招股書後匆匆下線了這一業務。

自營貸款下線主要是出于哪些因素考慮?與公司上市之間存在哪些關聯?後續“聽小貝借錢”是否還有上線計劃?北京商報記者向喜馬拉雅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該公司回複。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直言,金融是目前機構流量變現的重要管道之一,但在這類需要資質才能開展業務的領域,從業機構要保持足夠的謹慎,不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尤其是金融本身具有較高準入門檻。喜馬拉雅缺乏相關資質許可,且目前牌照擷取難度較高,這也是其一道“硬傷”,公司業務發展面臨更多考驗。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則表示,目前高利貸、隐私保護等内容是監管治理金融業務的重點工作,喜馬拉雅自營産品上線後被質疑,也不難解釋為何要匆匆下線了。

被要求補充上市材料

導流業務暗藏風險,自營貸款業務短暫上線後引發風波,喜馬拉雅在招股書中“隐身”的金融業務已經受到監管關注。根據證監會提出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喜馬拉雅應就為個人客戶提供的助貸業務進行說明。

具體來看,證監會要求喜馬拉雅補充以下資訊:助貸業務的具體形式;是否涉及投入自籌資金作為貸款資金來源,是否屬于金融或類金融活動,是否已取得必要的業務資質許可;是否涉及征信業務,并說明業務開展是否符合《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辦法》規定,是否按照該辦法第五條規定進行備案登記及取得相應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是否存在該辦法規定的第十條禁止性情形。

同時,喜馬拉雅還應說明,相關金融業務經營是否涉及貸後催收服務,是否存在用不合規方式進行催收的情形;報告期内各年金融服務業務規模、前五大客戶名稱和來自該等客戶的收入占比、發行人自籌資金投入規模及資金來源、發行人向金融機構所收取費用占貸款利息的比重;報告期内金融服務業務是否存在被主管機構采取監管措施或實施處罰等情形,是否出現重大償債風險等經營異常事項,是否構成本次境外發行上市的實質性障礙。

相關補充材料中,證監會還提到,喜馬拉雅營運直播業務,涉及銷售虛拟禮物、打賞等活動,要求說明相關業務是否涉及虛拟資産交易,并說明虛拟資産收入占比及合規性。

一個月前,喜馬拉雅于4月12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也是該公司近三年來第四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内容,灼識咨詢資料顯示,就2023年的移動端總收聽時長和線上音頻總收入而言,喜馬拉雅是中國最大的線上音頻平台。在2023年,喜馬拉雅平均月活躍使用者數量達到3.03億。

超過3億人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還為喜馬拉雅的金融業務創造了不可忽視的流量優勢。蘇筱芮指出,就現階段金融業務發展而言,喜馬拉雅像大部分網際網路平台那樣,憑借流量優勢即試圖入局金融業務,但從其所作所為來看,顯然對金融領域的各項監管制度了解不夠透徹。

在蘇筱芮看來,喜馬拉雅被要求補充對應上市材料,反映出監管對于助貸業務以及對喜馬拉雅涉金融業務的高度關注,金融雖然不是喜馬拉雅的主營業務,但由于近年來涉金融業務的監管逐漸趨嚴,從貸前到貸後各環節相關的監管也持續細化,存在對喜馬拉雅造成上市障礙的可能。

“後續,喜馬拉雅需要在金融助貸領域提升合規性。如果資質欠缺,也可以考慮剝離這部分非主營業務以確定公司順利上市,避免因小失大。”蘇筱芮補充稱。

王蓬博同樣指出,要求喜馬拉雅送出補充材料是監管正常行使監督權利的表現,也是對廣大二級市場的股民負責。以目前金融市場“長牙帶刺”強監管的态勢,不合規或者說還處于灰色地帶的金融業務有可能對上市機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要想消除這類影響就必須作出清晰的說明。同時,企業要提前思考金融和主業之間的關系,在合規前提下發展金融業務。

對于目前補充材料送出進度、回複内容後續是否會對外披露以及補充材料對上市的影響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喜馬拉雅方面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複。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廖蒙

流程編輯:u03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