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5月16日

作者:新華财經

新華财經北京5月16日電 四大證券報内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出台證券市場程式化交易管理規定

中國證監會5月15日消息,證監會制定釋出《證券市場程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自10月8日起正式實施。《管理規定》提出加強高頻交易監管等内容,旨在促程序式化交易規範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在業内人士看來,《管理規定》緊緊圍繞強監管、防風險、促高品質發展的主線,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監管、規範發展”的總體思路,對證券市場程式化交易(市場通常稱為“量化交易”)監管作出全方位、系統性規定,是強化市場交易行為監管的重要舉措。

•‍證監會舉辦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 把投保貫穿于制度建設監管執法全流程各方面

5月15日,中國證監會在北京舉辦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主題為“心系投資者 攜手共行動——推動高品質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證監會主席吳清緻辭時表示,證監會将一以貫之抓好落實,把投資者保護貫穿于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和監管執法的全流程各方面,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進一步推動行業機構提升專業服務水準,進一步依法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維權救濟管道。此外,證監會将适應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需要,優化發行上市、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安排,支援那些有創新發展潛力的公司加快做優做強,既支援優質的新興企業健康成長,也支援優質的傳統企業轉型更新,讓投資者更好分享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成果。

•‍産業整合市值管理 國資大買家大玩組合式并購

今年來,不少國資機構“揣着”大筆資金在市場上找尋被收購的“獵物”。從A股上市公司的并購資料來看,近年來,在上市公司控股式并購中,地方國資機構已然成為大買家。這背後,國資既有通過并購實作經濟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的目标,也有迅速并入績優龍頭企業營收報表沖資産規模躍升的訴求。

上海證券報

•‍新“國九條”後首個“5·15”活動釋放多重信号

業内人士表示,資本市場是“事關上億家庭、數億群衆切身利益”的市場,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任重道遠。新“國九條”出台後首個“5·15”活動釋放出了多重信号:首先,下階段從監管理念到制度設計,再到監管執法,都将更加展現保護投資者特别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其次,資本市場将更加突出“強本強基”和“嚴監嚴管”,以上市公司品質提升和證券基金機構歸位盡責回應投資者關切;最後,“零容忍”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依然是下階段的重點工作,同時結合行業實踐,資本市場多元解紛“工具箱”有望不斷豐富創新,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低空經濟“騰空而起” 産業鍊上市公司搶灘謀“振翅高飛”

5月15日,“低空經濟”概念探底回升,引領市場熱點,新研股份、上工申貝漲停,安達維爾、吉林化纖、華峰超纖、萊斯資訊等公司股票跟漲。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将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低空經濟。近期,随着多地政府推出各類相關政策,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加入發展低空經濟産業的隊伍中,紛紛曬出相關布局計劃。

•‍4月磷酸鐵锂市占率突破70% 産業鍊企業迎來新機遇

5月15日晚,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公司蔚來釋出子品牌“樂道”,其部分純電動新能源車搭載了比亞迪磷酸鐵锂電池。記者注意到,磷酸鐵锂電池正在獲得車企廣泛認可,裝車量呈現明顯增勢。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簡稱“創新聯盟”)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國内磷酸鐵锂電池的新能源汽車裝車市占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其中,4月市占率突破70%大關,明顯超越三元锂電池。與此同時,受益于海外市場對磷酸鐵锂電池歡迎度的提升,磷酸鐵锂電池在出口占比方面也開始崛起。

證券時報

•‍程式化交易規則架構明确 高頻量化迎強監管

5月15日,中國證監會釋出修訂後的《證券市場程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管理規定》10月8日正式實施,預留充分過渡期和市場準備時間。多家頭部機構表示,下一步将按照規定要求主動優化投資政策,依法合規參與市場交易。業内人士指出,《管理規定》是落實新《證券法》第45條規定的重要舉措,是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全面強化“五大監管”,特别是加強行為監管要求的具體展現,更是貫徹新“國九條”關于“出台程式化交易監管規定,加強對高頻量化交易監管”要求的重要手段,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邁出的重要一步,是加強行為監管的重要展現,具有長遠、積極的意義。

•‍4月銀行理财規模增逾2萬億元 含權産品發行提速爆款再現

5月15日,記者獨家擷取的資料彙總顯示,包括5家國有行理财公司(中郵理财除外)、6家股份行理财公司在内的11家機構,4月理财規模合計增長約2.02萬億元,一舉扭轉3月的下滑勢頭。在含權理财産品更加受到重視的當下,不少業内人士呼籲,應允許拓寬銷售管道,比如券商、網際網路等管道,讓産品觸及更多的年輕客群。與此同時,含權理财産品的銷售面臨客戶認知、風險測評限制等困難,理财公司應重點關注投資者持有體驗,開展更多服務、創新機制,比如預約申購、定期支付、目标盈利、跟投等,讓含權理财産品具備止盈和止損的功能,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

•‍強監管助力資本市場行穩緻遠 新“國九條”滿月 25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 多家中介機構遭重罰

在上市公司層面,1個月以來共有25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1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在第三方規範執業、勤勉盡責的努力下,一些“問題公司”在财報披露的過程中被曝光,監管層的監管手段更加“有的放矢”。同時,對案件處置也延續了從嚴從快從重的主基調,調查用時僅1個月的案例頻現,表明監管機構在提高效率和響應速度。值得注意的是,“一案多查”的局面也逐漸常見。一樁金通靈财務造假案,牽涉大華會計師事務是以及4家券商機構。中介機構是市場的“看門人”,也是市場的“發動機”,業内人士表示,這一新趨勢反映了監管機構對中介機構作用的重視,緊盯不勤勉、未盡責,壓緊壓實“看門人”責任,督促引導中介機構提升執業品質。

證券日報

•‍2023年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539件 罰沒63.89億元

5月15日,證監會釋出2023年執法情況綜述。2023年以來,證監會按照“全面加強金融監管”要求,強化政治引領,忠誠履職盡責,凝聚系統合力,“零容忍”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做到監管執法“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強本強基、嚴監嚴管,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債券ETF數量和規模雙增 專家稱今年市場總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

5月14日,平安基金旗下平安中債中高等級公司債利差因子ETF(以下簡稱“公司債ETF”)規模突破百億元,達到100.17億元,成為全市場規模第三大的債券ETF。同時,今年以來債券ETF市場延續升溫勢頭,産品數量、規模齊擴容,且幾乎所有産品均實作浮盈。平安基金公司債ETF基金經理王仁增表示:“2024年,債券ETF延續了去年的高速增長勢頭,市場總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

•‍今年以來505家上市公司董事會提請股東大會給予“簡易程式定增”授權

通過簡易程式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也通常被市場稱之為“簡易程式定增”或“小額快速融資”,因其程式便捷,融資高效,愈發受到上市公司青睐。據滬深北交易所網站披露資訊統計,截至5月15日收盤,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50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以簡易程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相關公告。

編輯:王媛媛

聲明:新華财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