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作者:霞光社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作者 | 劉景豐

編輯 | 韋伯

5月9日,我坐進小馬智卡的駕駛室,跟着這輛自動駕駛卡車完整體驗了一趟重卡的自動駕駛之旅。随着貨車司機将這輛12.5米長的卡車開到京津塘高速入口處,卡車進入自動駕駛模式,随後車輛自己識别高速入口處的ETC通道,并根據車輛的限高等情況選擇了一條通道駛入高速路。然後車輛不斷提速、并入高速主幹道,車速也提升到90km/h的速度。在行駛過程中,卡車完成了自動超車、變道等動作。這一段全程,司機隻把雙手放在腿上,并沒有接管車輛的方向盤。

整個體驗中,自動駕駛的駕駛感,已經跟人類司機的駕駛感沒有太大的差别。而過去,我們體驗的Robotaxi車輛,無論是在車輛行駛速度還是遇到障礙物的變道、轉彎等方面,都會感覺比人類司機“慢半拍”。

在我的體驗中,在京津塘高速行駛的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卡車,不僅可以自動識别紅綠燈、自動完成拐彎掉頭等基本動作,還能自動選擇合适限高的通道進出高速路收費站,以及在高速上按照車道的規定速度(90km/h)行駛,并完成自動超車、變道等動作。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在高速上行駛的自動駕駛卡車,無需駕駛員接管 圖源:霞光社拍攝

就上路行駛的速度而言,我此次體驗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比過去有了進一步提升。在特定路段自動駕駛車輛的體驗,幾乎與人類司機駕駛體驗沒有明顯差别。

今年以來,物流市場的回暖帶來商用車需求和銷量的提升,這讓自動駕駛卡車也有了回暖之勢。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商用車,是最能反映經濟晴雨變化的一個縮影。

2020年,中國商用車全年銷量第一次超過500萬輛,達到513.3萬輛的曆史高峰。此後兩年,國内商用車的銷量便開始下坡。2021年,中國商用車銷量479.3萬輛,同比下降6.6%;2022年,中國商用車銷量再次下滑到330萬輛,同比下降31.2%,呈現兩位數下滑。直到2023年,中國商用車銷量才止跌回升,完成403.1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22.1%。

2023年,中國商用車銷量重回400萬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口的增加。資料顯示,2021至2023年,大陸商用車出口量分别為40.2萬輛、58.2萬輛和77萬輛,同比增長分别為70.7%、44.9%和32.2%。

進入2024年,從近期多部委釋出2023、2024年工業發展規劃及一系列促進措施來看,2024年工業增加值增速預期4.0%,高于2023年的3.5%,用于工業品運輸領域車輛需求預期進一步回升。此外,疊加今年國家對消費的不斷刺激政策,對消費物流起到正向的積極促進作用。同時,物流企業盈利情況逐漸修複,驅動企業增換購意願回升,拉動用車需求。

但更為明顯的,或許還是商用車出口帶來的推動。在今年3月26日舉辦的“2024中國商用車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提到,2024年,中國商用車銷量的增長空間主要在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複蘇勢頭下,商用車電動化、智能化的特征越發顯著。根據中汽協資料,2023年新能源商用車産銷分别占商用車産銷的17.4和17.5%。重卡、輕卡、微卡以及輕客市場在重點場景電動化發展下,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随着充換電、加氫等補能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以及新能源商用車技術逐漸成熟,疊加整車成本下降,新能源商用車可覆寫場景繼續拓展,應用規模持續提升。

商用車的新能源化,進而也帶動了智能化、自動駕駛在商用車領域的落地。因為相比燃油車,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部署難度會更低。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今年,自動駕駛行業又有了新進展。

就在2024北京車展如火如荼的時候,4月28日下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閃電訪華。

關于這次訪華,外界最關注的就是,馬斯克與中國主管部門就特斯拉全自動駕駛(FSD)技術入華的讨論。據《中國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馬斯克此行不僅尋求在華推出特斯拉最先進的FSD軟體,還提出了在中國測試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的提議。

按照《中國日報》最新報道,特斯拉提出想在中國落地“無人駕駛計程車”,中國政府或先支援其在國内測試、作示範,但暫未完全準許其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動駕駛技術)在華全面落地。

從國内企業看,目前小馬智卡也已經加快商業化步伐,并建構了一套“技術+車輛+場景”的黃金三角,包含自動駕駛技術方、卡車制造方、物流服務方的深度合作。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小馬智行的“黃金三角”模式。圖源:霞光社拍攝

霞光社從小馬智行獲悉,截至2024年3月底,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卡車測試裡程近500萬公裡,小馬智行物流商業營運裡程超150萬公裡,貨運總重近2500萬噸公裡。

模式有了,接下來就是不斷降成本,跑赢正向經營。

小馬智行智慧物流總經理、廣州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賀星的觀察是,當自動駕駛技術突破了門檻,可以達到讓任何一輛單一卡車的經營成本降低5~10個點的時候,即以現在90%的成本的情況下完成一樣的工作,那就不需要太多營銷或者是推廣,需求就會源源不斷進來。

2023年,自動駕駛卡車行業曾經曆一波倒春寒,全球知名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Embark遭遇破産,國内明星自動駕駛卡車企業圖森未來面臨退市和裁員。一時間,過去被認為是自動駕駛落地捷徑的自動駕駛卡車,進入冷周期。

但今年一開年,自動駕駛卡車賽道的好消息便接二連三,包括融資進展、商業化營運落地以及新的技術體驗的疊代更新等等。業内人士預測,2024年國内商用車自動駕駛市場将顯著回暖。

京津塘高速就是一個縮影。在這條高速跑貨運的司機會發現,最近這條高速上,時常會碰到一些特殊的卡車——自動駕駛卡車。

這些車的外表跟普通卡車沒有明顯變化,隻不過在車頭、車身多了一些攝像頭和雷射雷達。但是它們在行駛過程中,司機可以将雙手脫離方向盤,完全由車輛自己完成進出高速、變道超車、匝道轉彎以及跟車加減速等等。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小馬智卡,車頭位置布設了多處雷射雷達及攝像頭 圖源:霞光社拍攝

這條高速(G2京滬高速河北廊坊段),是自今年4月10日開始正式用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的。此前,京津塘高速北京段、天津段已經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該路段開放,标志着國内首條橫跨京津冀三地的高速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應用道路全線開放。

在小馬智行副總裁、卡車事業部負責人、青骓物流CEO李衡宇看來,京津塘高速示範應用,突破了單一省市内的限定測試區域。這些是國内政策突破的曆史時刻,也是智慧物流服務發展的前提。

就在此前的2024年1月,小馬智卡首個獲準在北京開啟自動駕駛卡車商業化營運。同月,小馬智卡獲得了國内首個跨省自動駕駛重卡許可。随着國内首個跨省自動駕駛重卡示範應用許可,小馬智行與中國外運打通北京-天津往返的高速幹線物流貨運網絡,樹立華北地區L4自動駕駛重卡物流示範标杆。

2024,自動駕駛卡車開進高速公路

過去,對自動駕駛上路阻力較大的因素是政策。

2023年12月,工信部、公安部等4部門聯合釋出《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按照該通知,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四部門會遴選具備量産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産品,開展準入試點;對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産品,在限定區域内開展上路通行試點,車輛用于運輸經營的需滿足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營運資質和營運管理要求。

這為自動駕駛卡車産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身處寒冬的自動駕駛卡車企業看到了希望,有望開啟高階自動駕駛卡車商業落地的快速通道。

除此之外,地方對自動駕駛的道路測試和商業化試點也加快推進。

今年1月底,寶安區啟動智能網聯汽車無人商業化試點,成為全國首個開展無人商業化試點的中心城區。截至目前,深圳市自動駕駛開放道路裡程已達到944公裡,其中包括高快速道路67公裡。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資料顯示,2023年全市累計發放智能網聯測試示範通知書700張,累計開放測試示範道路總裡程達838公裡,智能網聯測試累計運作裡程超70萬公裡。

在剛過去的5月1日,《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對事故的責任認定、處罰主體等都作了規定。杭州成為除經濟特區外,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明确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具體流程的城市,也是全國首個為低速無人車立法的城市。同一天,杭州開放全市八城區和桐廬城區共計3474平方公裡作為智能網聯車輛測試應用區域,服務人口數量超1000萬。

5月6日,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表示,上海已有1002條測試道路,測試裡程達到2000公裡。通過浦東新區立法以後,已有7家企業、30輛車獲頒全國首批無駕駛人道路測試牌照。下一步,上海将加強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浦東、臨港、奉賢、嘉定四個區的測試道路進一步連點成片。

這樣一來,智能網聯汽車就能跨區域行駛,讓場景更加豐富。

可以預見,随着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将快速提升,智能化與電動化的結合将更加緊密。而随着自動駕駛在幹線物流、快運等行業帶來規模化經濟價值,彼時自動駕駛卡車将拉開自動駕駛在整個商用車市場的加速落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