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作者:初心以變8h1s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這看似平常的一句話背後,隐藏着一個家族的悲歡離合、愛恨交織的故事。一位忠貞不渝的妻子在臨終前的哪一番話,讓她的子女們含淚哭泣?他們向政府提出了什麼請求?為何當局會如此痛快地做出準許?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一、楊虎城三段婚姻的開端

清朝康熙年間,一戶人家在陝西大荔縣安家落戶。這個家族世代耕讀,勤勞勇武,孕育出了楊虎城這位不平凡的愛國将領。年幼的楊虎城聰穎好學,常在家讀書習武,對國家前途和百姓疾苦格外上心。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1916年,23歲的楊虎城成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營長,身懷報國振興之志。彼時他已娶妻羅佩蘭,兩人感情笃定,可謂恩愛有加。羅佩蘭是四川廣漢人氏,機智勇敢,深得楊虎城贊賞。然而,命運無常,1926年羅病危簍,臨終前對夫家人張蕙蘭說了一番深情的話。

楊虎城的第二段姻緣也頗為傳奇。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楊虎城在家鄉英勇殺敵,赢得不少贊譽。其後因殺死惡霸秀才李桢而躲避官府,無家可歸。一次,他投靠母家孫鎮村,遇到一位善良熱心的藥鋪老闆張養清,張對楊虎城的遭遇深表同情。養清家有一女兒張蕙蘭,孝順懂事,孫一蓮一見如獲珍寶,當即央求張成為女婿。經過一番周折,張蕙蘭于1919年拜進楊門,與羅佩蘭遂成姐妹名分。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第三段婚姻則來自軍旅之中。1927年楊虎城在前線奮勇作戰,一位名叫謝葆真的女兵慰問他的部隊,二人遂陷愛河。謝才情絕倫,書香門第,和前兩任妻子截然不同。這一年春,楊虎城追随蔣介石離開陝北,流離失所,唯有妻妾兒女相濡以沫、同甘同苦,彼此依偎得以存活。

二、生死離别考驗着大家庭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1926年,楊虎城在長安作戰期間,羅佩蘭因肺結核在三原縣病重。當得知長安解圍的喜訊後,她過于激動,病情加重不治而亡。楊虎城趕回三原目睹妻子遺容,痛不欲生,長跪哀悼。此後,他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軍旅生涯,妻妻媳媳互相扶持,維系着這個大家庭。

然而命運總是難測。1930年,張蕙蘭産下一子楊拯亞,可他出生不久便夭折了。這個噩耗無疑讓張蕙蘭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她開始出現一些異常行為,比如獨自嘟哝,行為怪異。楊家人雖然體諒她的痛苦,但仍無法阻止她漸漸走向精神失常的深淵。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就在這個家庭陷入低谷之時,1931年楊虎城追随蔣介石離開陝北,流離失所。随行的隻有妻妾兒女和部分親信。他們輾轉各地,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經受了種種磨難。期間張蕙蘭的精神狀況沒有好轉,反而愈加嚴重。但她依然勉強照料着瘦小的兒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維系着這個大家庭。

1933年底,楊虎城終于帶領家人回到陝北老家。然而家園早已面目全非,房舍被燒毀,農田荒蕪。楊家人隻能暫居在親友家中。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張蕙蘭總是獨自坐在屋角,喃喃自語,神情恍惚。她的丈夫和兒女們看在眼裡,痛在心頭,卻無可奈何。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面對重重磨難,這個大家庭靠着彼此的互相照應和支援,才得以熬過一個又一個艱難的日日夜夜。生離死别無情無緒,可是面對命運的無情打擊,他們卻從未放棄過希望,從未喪失過家國大義凜然的正氣。

三、楊虎城大捷陝西振奮軍心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時光飛逝,直到1936年,形勢終于有了轉機。這一年,楊虎城接受蔣介石的邀請,重新加入國民革命軍,出任陝西省綏靖公署主任。幾經周折,他終于有機會卷土重來,在故鄉陝西東山再起。

楊虎城親自率領部隊,打敗了占據關中的馮玉祥和閻錫山部,占領了西安城。這個曾經被流放,家破人亡的将軍,如今已成為陝西的主人。他立即着手整饬陝軍,号召四處流離失所的陝西子弟重新回到家鄉,為陝西的新生貢獻一份力量。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楊虎城的政治主張是"陝興必富,興陝富民",他希望能将陝西從戰火蹂躏中解救出來,讓這片曾經繁榮富庶的土地恢複生機。在他的号召下,大批陝西兒女紛紛回歸,康複家園,并有更多人主動加入到陝軍的行列。一時間,整個陝北一帶洋溢着振奮人心的氛圍。

就在這種形勢下,楊家的大家庭也迎來了久違的團聚。楊虎城親自接妻子兒女傳回西安,給他們安排了房舍和生活費。楊家人久違了太久的親情、溫暖和幸福。當年那些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歲月,仿佛隻是一場夢魇。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然而,有一個人似乎始終無法從創傷中走出來。多年來的磨難和兒子夭折的打擊,已經徹底擊垮了張蕙蘭的心智。她時而神志正常,但更多時候是神遊物外,獨自喃喃自語。有時她會将旁人誤認為已故的親人,傷心落淚。家人隻能耐心照料,但無能為力。

這确實令楊虎城痛心不已。他曾為國家和家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如今雖然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但他最摯愛的妻子卻無法像其他人一樣享受家國重建的碩果。但是,楊虎城并沒有被這打擊擊垮,他依然矢志不渝,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陝西的重建事業中去。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四、張蕙蘭的一番話引發請求

1993年2月7日,張蕙蘭在西安暮年離世,享年103歲高齡。臨終前,她對子女們說了一番讓人動容的話。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我不僅想要回甘北村祖墳照顧婆婆,但也想葬在你們父親身邊,隻擔心自己不合格。"張蕙蘭雖已年邁力衰,但這番話卻飽含深情。

她一生經曆坎坷,風風雨雨,甚至一度精神失常。但她卻始終忠誠于楊虎城這個大家庭,勉力照料兒女們。作為楊虎城的妻子,她本以為自己配不上與丈夫合葬,因而提出了回鄉省親的願望。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聽聞母親的臨終遺言,子女們當即含淚哭泣。他們說:"娘的恩情德照千秋,不僅我們感激您,人民也感激您。即便活着不能和父親死在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

多年來,子女們見證了母親為維系這個大家庭所做的種種付出與犧牲。她們對母親的孺慕之情可見一斑。同時,他們也意識到母親與父親楊虎城并肩作戰、共渡患難的曆史功績。是以,他們決定向陝西省政府提出特殊請求,希望母親能與父親終成永世伴侶。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當時,張蕙蘭确實已去世多年,但陝西省政府對楊家人的請求頗為重視。經過一番稽核和讨論後,陝西省政府最終批示:"準許。"這個簡單的批語,标志着張蕙蘭終于可以安息在丈夫的身邊,兩人相陪到永遠。

這個看似平常的家事,卻耐人尋味地勾起了往事的回憶。那些曾經的戰火紛飛、家破人亡、輾轉流離的艱難歲月,又一次在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來。而楊虎城一家人為國家和家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也讓世人重新反思和緻敬。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五、昔日峥嵘浩劫曆曆在目

提起楊虎城一家人的經曆,人們不禁追溯起那段動蕩歲月中的艱難時光。那曾是一段多事之秋,家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1927年,楊虎城追随蔣介石離開陝北,開啟了流離失所的漂泊生涯。随行的隻有妻妾兒女和親信部将。他們輾轉于各地,挨餓受凍,時常連溫飽都難以維系。直到1933年底,楊虎城才終于帶領家人傳回陝北老家,卻發現家園早已面目全非。

那些年,張蕙蘭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兒子夭折、妯娌離世、家破人亡,種種創傷讓她瀕臨崩潰的邊緣。她開始出現異常的行為舉止,家人隻能耐心看護。但在最艱難的時候,張蕙蘭仍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維系着這個大家庭,為之操勞奔波。

93年楊虎城妻子病逝,子女們向政府提出一請求,組織批示:同意

而楊虎城親自率軍在前線殺敵,卻也時而遭遇挫折。1930年,他在江西遭遇重創,部隊幾乎被全殲。幸而最終在家人的支援下,他鳳凰涅槃,從低谷中崛起。

就在這個家庭陷入最困頓的時候,1936年,楊虎城被蔣介石重新征召,出任陝西省綏靖公署主任。他親自率領部隊,打敗了占據關中的馮玉祥和閻錫山,占領了西安城,為陝西帶來新的生機。

在楊虎城的号召下,大批流離失所的陝西兒女回歸家園,共同參與到重建事業中來。一時間,陝北一片生機勃勃。然而,楊家庭内的創傷卻難以愈合,張蕙蘭的精神狀況始終未能好轉。

就這樣,在家國重建的碩果中,也時常浮現出這個大家庭曾經遭受的創傷。那是一幅幅峥嵘浩劫,感人肺腑。楊虎城一家人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不僅值得子孫後代永遠銘記,更應該被載入史冊,彰顯民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