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2年印度為何敢犯境?除了英國長子的身份,蘇聯的支援也很重要

作者:江湖小曉生

印度被英國統治過200多年,由于這裡地理位置絕佳,是東西方海陸貿易的中樞,外加這裡勞動力奇多,是以印度成為了英國最為重視的一塊海外殖民地。

當年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1876年加冕為印度女皇後,英國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大英帝國了,否則他們頂天了也隻是個聯合王國。在所有殖民地中,英國最看好的就是英屬印度,是以這地方絕對堪稱大英帝國的長子。

不過畢竟是搶來的地盤,不可能一直留在自己手裡。即便外敵沒實力從英國手裡奪走印度,可印度當地人呢?人家可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他們如果想趕英國人走,那英國除非耍無賴,否則根本攔不住。

1947年,印巴分治以後,印度擺脫了200多年的殖民曆史,正式走向了獨立。不過他們也因為自己是英國長子的身份,在南亞地區驕縱跋扈了起來。

1962年印度為何敢犯境?除了英國長子的身份,蘇聯的支援也很重要

印度覺得英屬印度的地盤,都應該是他們的

英屬印度的地盤實際上非常大,主要包含了如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等地。總面積超過了430萬平方公裡。

1947年,印巴之間根據信仰,劃分了各自的地盤。印度一口氣得到了接近3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成為了英屬印度旗下的一号大哥。

這位大哥看着周圍一圈小弟,心想過去他們可都是英屬印度的地盤,既然自己是英屬印度旗下的一号大哥,那自然有資格繼承英屬印度原來的所有地盤。

為此,印度總是和隔壁的巴基斯坦鬧沖突,主要問題也就是領土争端。比如說大家非常熟悉的克什米爾問題,至今都沒有解決。他們甚至在多次印巴戰争中,迫使東巴基斯坦在1971年搖身一變,成了孟加拉國,分出來單幹了。

實際上這種分化對手的行為,無形中就削弱了周圍鄰居的實力。不怕鄰居多,就怕鄰居團結起來。

英屬印度時期,曾經入侵過大陸藏區,是以印度在建國以後,也一度染指藏區,尤其是藏南地區,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繼承了英屬印度在這裡的産業。

1962年印度為何敢犯境?除了英國長子的身份,蘇聯的支援也很重要

1951年,趁着我們忙于抗美援朝之際,印度越過了中印傳統的習慣線,公然向北入侵,侵占了麥克馬洪線以南的9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這些地區可都是中國的領土。此後印度又侵占了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兼則馬尼,以及中段的部分地區。

1959年,我們平定藏區以後,印度方面公然要求我們将東段的9萬多平方公裡以及西段的3.2萬平方公裡的地盤,劃入印度。這很明顯是非常無理的要求,退一萬步講,既然是争端,不讨論就直接聽你的嗎?那你印度,和當年的沙俄有什麼差別?

沙俄當年找清朝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時候,也絲毫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直接把他們提前拟定好的内容甩給清朝官員,讓他們簽字完事兒。是以沙俄才能從清朝掠走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印度沒有沙俄的命,得了沙俄的病嗎?在遭到我方堅決反對以後,印度甚至在邊境與我方爆發過激烈的沖突。

1961年,尼赫魯甚至覺得我們要求和平談判,是一種示弱的表現。似乎在他們看來,唯有戰争才能解決邊境問題。為此印度公然在我方境内,駐紮了大量軍隊,顯然是要幹一架才能罷休了。

1962年印度為何敢犯境?除了英國長子的身份,蘇聯的支援也很重要

二戰後,世界已經重新洗牌了

印度之是以有如此底氣,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作為英國的長子,得到了英國的真傳,擁有西方先進的戰鬥力和作戰思維。

而西方在近代史上,一直都是先進戰鬥力的代表,常常用代差武器,欺負東方國家。是以印度不覺得自己是東方國家,而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西方國家。

這種慕強思想,在那個年代是很常見的。比如說日本,過去也一直不覺得自己是亞洲國家,甚至打算脫亞入歐,不過好像歐洲不太想要它。還有俄國,他們雖然三分之二的領土都在亞洲,可他們壓根就瞧不上亞洲國家,他們自始至終都覺得自己是個歐洲國家,好像這很榮耀一樣。

印度的病情就比他們更嚴重一些了,他們已經不是慕強了,而是完全把自己當成了強者的兒子,理應也繼承了強者的各方面能力。這就是印度敢于在邊境搞事情的原因。

除此以外,印度覺得,自己好歹也是英國的長子,是英聯邦中的重要成員。關鍵時刻,英國不得出面幫襯着嗎?

其實印度搞錯了一個狀況,二戰以後,世界不再是英法的天下了。這兩位老牌列強,已經被打殘了,退居二線了,根本無力繼續和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争奪天下了。

是以說,印度指望着英國能夠出面幫他們的忙,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即便英國人有這個膽子,也未必具備這個實力。

1962年印度為何敢犯境?除了英國長子的身份,蘇聯的支援也很重要

蘇聯支援印度,讓世界大跌眼鏡

美國支援印度,那是顯而易見的事情。畢竟美國和英國走得近,對它的子嗣,自然得多照顧一些。再說了,印度掌握着南亞次大陸的重要地理位置,就算是老美,也得給他們幾分薄面。

不過真正讓印度下定決心要和中方幹一架的,還得是蘇聯。蘇聯在關鍵時刻,居然也站在了印度這一邊,這是尼赫魯萬萬想不到的。

因為無論是文化信仰,還是國家體制,蘇聯和印度沒有半點相似或相近之處,甚至很多方面都是針鋒相對的。

是以說,尼赫魯一開始也不太了解蘇聯為啥會這麼做。在了解内情以後,尼赫魯會心一笑:原來他們内讧了!

沒錯,早在1960年時,中蘇之間就産生了巨大的沖突,進而爆發了一場激烈的争論。而蘇聯也在這一年将支援中國的所有專家,全都給撤走了。這事兒直接導緻很多半拉子工程無法進行下去,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那時候蘇聯一直自诩是大哥,是以要讓小弟們完全服從于自己。可偏偏南斯拉夫,包括咱們,就是不服他們的直接管理。大家都是獨立的國家,憑什麼讓你在我們的土地上指手畫腳?沙皇的老毛病又犯了嗎?

蘇聯很不爽啊,感覺自己的權威遭到了挑戰,為此他們不遺餘力地想要在我們周邊搞出點事情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不用出手,找代理人來幫忙打一架,印度便成了蘇聯重點扶持的對象。

此後數十年裡,蘇聯一直都在幫扶印度,尤其是軍事方面,以至于印度軍隊對蘇聯的軍事裝備,産生了嚴重的依賴。

1962年印度為何敢犯境?除了英國長子的身份,蘇聯的支援也很重要

好在美蘇之間,是有沖突的

1962年10月,對印自衛反擊的時間點選得非常好,因為這個時候恰好趕上了古巴飛彈危機。那時候蘇聯和美國正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态,随時都有可能爆發大戰。

這個時候對印度來那麼一下,即便美蘇知道了,他們也不會分心跑過來幫助印度對付咱們。是以說,我們打了一場勝仗以後,立刻就撤了,并沒有乘勝追擊。

這麼做,不僅完美利用上了美蘇的反應空窗期,而且還給了印度一個很大的教訓,告訴他們,中國是不好惹的,我們愛好和平,但是在領土問題上,誰要打我們的主意,那隻能用拳頭來招呼你了。

此後美蘇之間,長期處于對峙狀态,這給了夾縫中生存的咱們,一個相對安穩的生存空間。如果他們倆握手言和了,那咱們的壓力可就大了。畢竟一個要你的地盤,一個要你兜裡的票子,誰也不是省油的燈。

回過頭來再看印度,他們也是一臉懵啊,畢竟一個大哥都靠不住。由此可見,靠天靠地靠父母,不是真好漢,一切還得靠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