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再戰哈爾科夫?二戰中的4次哈爾科夫戰役,決定了蘇德的成敗

作者:江湖小曉生

哈爾科夫目前是烏克蘭的第二大城市,其實這座城市曾經當過烏克蘭的首都。當然了,那時候烏克蘭是蘇聯的一部分,是以哈爾科夫所行使的職責,隻相當于首府。

俄烏戰争目前已經持續了2年多時間,哈爾科夫其實在戰争一開始,就成了俄軍重點進攻的對象。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 第一,哈爾科夫緊挨着俄國邊境,是正兒八經的大前線。
  • 第二,俄軍要想攻入基輔,進軍哈爾科夫則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條線路。
  • 第三,哈爾科夫州雖然位于烏東,但是親俄勢力明顯沒有烏東四州多,是以成了俄軍重點打擊的對象。
  • 第四,哈爾科夫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烏克蘭重工業中心城市,打下哈爾科夫,不僅有利于打壓對方的士氣,對其國防力量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的。

2022年2月,俄軍一度攻入哈爾科夫州,并且在3月對外宣稱占領了伊久姆市。到了2022年9月,烏軍在北部發動全面反攻,一舉收複了哈爾科夫州。一直到了2024年5月,俄軍才再次對哈爾科夫州發起新一輪進攻。沒辦法,靠的近,又是戰略要地,不打這地方,你讓俄軍從哪兒下手更合适呢?

其實哈爾科夫在世界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尤其是蘇聯衛國戰争時期,4次哈爾科夫戰役,一度讓蘇聯在二戰中,反敗為勝。

俄烏再戰哈爾科夫?二戰中的4次哈爾科夫戰役,決定了蘇德的成敗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德軍順利入城

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啟動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對蘇聯發起猛攻。當時德軍主要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别是北方集團軍群、中央集團軍群、南方集團軍群。

這三個集團軍群的分工各有不同,北方集團軍群共計29個師,主要是為了打下列甯格勒。中央集團軍群共計51個師,直奔莫斯科而去。南方集團軍群則有63個師,是兵力最為充沛的,他們的目标是打下基輔,進軍南俄草原,最終兼并石油豐富的高加索地區。

表面上看,攻打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似乎是重中之重,實際上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任務,才是更務實的。因為莫斯科畢竟是蘇聯的老巢,自然會有重兵把守,一時之間肯定打不下來。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德國的意圖很明确,拿下蘇聯糧倉烏克蘭,以及石油基地高加索地區,這些戰略物資在手,再和蘇聯打消耗戰,底氣就充足多了。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正是發生在德國南方集團軍群,進軍蘇聯南部的過程中。這一時期,蘇聯壓根就沒準備好,是以即便是哈爾科夫這樣的工業大城市,留守的人馬也不多。

當時蘇軍明知道守不住哈爾科夫了,是以隻在這裡和德軍發生了零星戰鬥,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當地的工業裝置拆除,通過火車運送到大後方去。

是以這場戰役作為德軍的順風局,幾乎沒有懸念。雙方經曆了師級戰鬥後,蘇軍便匆忙撤走了,哈爾科夫在1941年10月,被德軍順利攻占。

俄烏再戰哈爾科夫?二戰中的4次哈爾科夫戰役,決定了蘇德的成敗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軍損失慘重

莫斯科很重要,但烏克蘭也很重要,這是蘇德雙方都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是以說,雖然蘇聯一定要保住列甯格勒和莫斯科,但也絕對不希望放棄烏克蘭。

為此到了1942年5月,蘇聯發起了一場收複哈爾科夫的戰役。隻有先收複哈爾科夫,才能通過這裡,進軍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進而收複烏克蘭。

蘇聯為此派遣了西南方面軍負責突擊任務,南方面軍負責保衛西南方面軍的側翼。鎮守在哈爾科夫的德軍是第六集團軍。

原本蘇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進軍計劃,奈何在得知茲米約夫有德軍裝甲重兵集團軍後,蘇軍放慢了腳步,進而錯過了最佳戰機。

等到蘇軍反應過來後,德軍的預備隊已經調了過來。戰鬥之初,是蘇軍打算對哈爾科夫的德軍包餃子,可戰鬥剛開始,德軍就有反包蘇軍餃子的機會了,而且德軍有空軍作為輔助,可謂事半功倍。

與此同時,蘇軍的側翼也遭到了德軍的進攻,蘇軍南方面軍根本保證不了蘇軍主力的側翼安全。是以一天戰鬥打下來,蘇軍在通訊和物資補給方面,都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本想打突擊戰的蘇軍,不得不想辦法突圍,但為時已晚。德軍這邊已經對蘇軍主力形成了包圍圈,蘇軍幾次突圍都慘遭失敗。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打到5月25日時,已經有24萬蘇軍慘遭俘虜,陣亡人數達到了7.5萬人,隻有2.2萬人突圍成功。反觀德軍這邊,隻傷亡了2萬多人。

打了敗仗,按道理是不可能主動承認的。但蘇聯當時為了盡快号召世界各國加強對蘇聯的援助,主動承認了這一戰役的慘敗。

俄烏再戰哈爾科夫?二戰中的4次哈爾科夫戰役,決定了蘇德的成敗

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蘇軍損失52個師

1943年1月,蘇軍進入了反攻期,打了兩場勝仗後,蘇軍撕開了德軍哈爾科夫方向防禦上的一個口子。蘇軍反攻期間,收複了包括别爾哥羅德、哈爾科夫、庫爾斯克等大片失地,大有将德軍徹底趕出烏克蘭的可能。

到了2月,德軍統帥換成了曼施坦因,這個猛男一上來就打了蘇軍一個措手不及。他集中了10個師的兵力,直接包抄蘇軍側翼。

而當時的蘇軍由于初獲大勝,以為可以收複整個烏克蘭,是以無形中就把戰線給拉長了。是以德軍包抄側翼大獲全勝,直接沒了蘇軍3個集團軍,同時奪回了哈爾科夫與别爾哥羅德。

蘇軍兵敗如山倒,瘋狂後撤,累計損失了52個師。要不是有一條北頓涅茨河攔着,再加上支援部隊到來,給了蘇軍在河對岸布陣的機會,那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成果,或許将蕩然無存。

有曆史專家推測,如果曼施坦因沒有打赢這場哈爾科夫戰役的話,那麼德國的南方集團軍群将提前被徹底消滅。整個烏克蘭都将在這一年被蘇聯收複,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德國估計得提前1年就宣布投降了。

俄烏再戰哈爾科夫?二戰中的4次哈爾科夫戰役,決定了蘇德的成敗

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德軍倉皇敗逃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沒打赢,就注定了德軍會走向失敗。隻不過失敗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讓曼施坦因秀了一把操作。

是以說,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實際上完全不影響最終的結局,隻是延緩了德國兵敗的時間罷了。

那時候德國已經在奧廖爾、庫爾斯克兵敗,他們隻能把防禦重點放在哈爾科夫和别爾哥羅德一線。這裡如果再失守的話,那麼蘇軍将長驅直入,奪回整個烏克蘭。

為此德軍在哈爾科夫-别爾哥羅德沿線,安排了18個裝甲師、步兵師,布置了90公裡縱深的防禦工事,尤其是哈爾科夫以北,有5道較深的防禦工事。很明顯,德軍打算在這裡和蘇軍打持久戰,把蘇軍逼停在這裡。

不過彼時的蘇軍,無論是人數還是士氣,都遠勝于當時的德軍。是以在經曆了20多天的鏖戰過後,蘇軍以25萬人傷亡的代價,成功奪回了哈爾科夫。

俄烏再戰哈爾科夫?二戰中的4次哈爾科夫戰役,決定了蘇德的成敗

哈爾科夫:懷璧其罪

這是一座被炮火洗禮過很多次的城市,在二戰過後,哈爾科夫一度被蘇聯評為英雄城市。縱然這裡的絕大多數英雄已經在二戰中魂歸九天了。

現如今,哈爾科夫在經曆了七十多年的和平歲月後,再次被卷入了戰火之中,實在是令人唏噓。戰略要地畢竟是戰略要地,俄國想要進軍基輔,就得先打下哈爾科夫。而烏克蘭想要守住都城,也得堅守哈爾科夫。

哈爾科夫再次成為了雙方打消耗的戰場。是以說打到最後,還是看誰背後的力量比較堅挺。上一次俄軍打哈爾科夫,完全是想要通過閃電戰的方式,速戰速決。這回由于他們“越打越富”了,或許自覺底子厚了,也就不怕消耗戰了。

他們目前打哈爾科夫,或許已經不是為了進軍基輔了,而是為了給烏東四州以及克裡米亞減輕壓力,畢竟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那些地方已經成了俄國的地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