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央行年會前瞻:Taper信号漸強,人民币資産走勢如何?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胡天軒從北京報道

當地時間8月26日,全球央行年會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将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長将齊聚電腦前,以虛拟形式讨論世界經濟前景。投資者和交易員已經為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經濟前景"的主題演講設定了日程。

大多數美國經濟資料強勁回升,7月份FOMC議程上已經出現了債務購買規模減少的逐漸信号。在美聯儲貨币政策或調整的背景下,人民币資産如何走勢,是敏感市場的另一個核心話題,而不是美聯儲的掠奪者。

與此同時,中國多個行業的監管政策正在收緊。投資者對人民币資産的前景存在分歧。

<h4>人民币匯率将回升</h4>

随着傑克遜霍爾接近全球央行年會,一些美聯儲理事正試圖展望一個前瞻性的方向。

由于兩位歐洲央行行長和英格蘭銀行行長缺席今年的會議,美聯儲吸引了全球幾乎所有交易員的注意力,市場将專注于擴大有關美聯儲縮減資産購買計劃(QE)時間表的任何暗示。

美聯儲官員表示,在加息之前,他們将縮減每月12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量,7月FOMC會議紀要中充滿了"減少債券購買的讨論"。波士頓聯儲主席埃裡克·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最近一再堅稱,就業目标将足以支援在9月底前縮減債券購買計劃。

随着"縮減"信号的增長,鮑威爾的演講既涉及流動性是否會繼續下降,也涉及股票和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這得到了大量流動性的支援。

"幾個月來,交易員們一直在月曆上突出顯示會議日期。"是以,至少鮑威爾的立場仍有可能是中立的,市場反應是平淡的,"卡裡森集團(The Carisson Group)全球研究主管馬特·韋勒(Matt Weller)表示。然而,許多交易者将首先關注美國債券收益率。短期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約為0.23%,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為1.26%;"

美聯儲的言論是美元最大的不确定性之一,在7月FOMC會議紀要釋出後,美元短暫飙升至93.5左右。"美元指數在上周晚些時候突破93.30的阻力位後,現在正在回落。如果鮑威爾暗示他不會在11月或之後釋出有關縮編計劃的最新消息,美元可能會進一步向92.50附近的50日移動均線進一步探究。相反,如果鮑威爾做出更強硬的縮略圖,美元指數将傳回93.30區域上方,并有望繼續高于2020年9月的中檔高點94.00。馬特·韋勒說。

8月20日,美元走強,當日上證綜指下跌逾1%,人民币走弱,再次跌破6.5。8月24日,美元兌人民币回落至6.5以下。即便如此,嘉盛集團(Jiasheng Group)進階分析師馬特·辛普森(Matt Simpson)指出,今年人民币的強勢要高于貧窮的新興市場。新興市場貨币的跌幅遠遠超過人民币。人民币兌美元匯率最近在6.45-6.5區間内波動。我們仍預計美元兌人民币的機率仍将保持在6.4-6.6區間。

根據SWIFT Watch的資料,2021年6月人民币支付比2021年5月增長了65.51%,而所有貨币的支付總量增長了27.78%。這一環比增幅高于往年(可能是由于第二季度末的活動增加)。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所有貨币在7月份都下跌了。但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7月人民币的權重仍比2020年7月高出31%。

瑞銀财富管理總監辦公室(CIO)預計,随着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增長和貨币政策走向岔路口,特别是美聯儲釋出其在未來三到六個月内減少債券購買規模的細節,波動性将回升。 期權投資者預計美元兌人民币的走勢将更加劇烈。短期内,美元兌人民币預計将在6.45-6.60區間内波動。如果美元兌人民币繼續呈現持平的基本趨勢,而美元兌其他貨币普遍升值,人民币的名義有效匯率(NEER)可能會回到2015年的高點。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宏觀政策主管劉麗楠告訴21世紀經濟,自5月下旬以來,美元大幅升值,上周美元指數上漲約4.4%,短暫升至今年最高水準,美元兌其他貨币在外彙市場上的估值回調。 這反映了美聯儲貨币政策轉變的一些預期。

"目前,我們預計美聯儲将在11月宣布,它将在量化寬松政策下縮減資産購買,市場普遍預計到今年年底将宣布這一消息。"如果美聯儲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出超出市場預期的政策變化信号,例如加速或放慢收縮步伐,它将推高人民币的波動性,"劉解釋說。"

但她也指出,隻有當市場預期與美聯儲的觀點大相徑庭時,人民币匯率才會出現異常波動。

關于鮑威爾聲明對國内利率的影響,亞本标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吳子玉對《21世紀經濟報告》表示,國内利率走勢受海外影響較小。國債和地方債券的利率更多地取決于國内因素,如中國經濟走勢、政策變化和國内債券供求等。

"雖然外國持有的中國政府債券繼續攀升,目前已超過10%,但大部分資金用于長期資産配置,是以海外風險情緒對國内債券影響不大。"其次,我們認為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的步伐應該謹慎,鮑威爾在9月份之前不應該非常明确地說明具體的量化寬松計劃,"他說。"

<h4>人民币資産長期風險溢價較高</h4>

關于人民币資産的未來走向,分歧正在顯現。

例如,軟銀在中國的投資在放緩時處于觀望狀态,貝萊德建議投資者增加對中國的投資。

但人們普遍認為,自7月份以來,市場變得更加敏感,當時中國部分行業釋出了監管政策,以及國内本土疫情導緻經濟複蘇放緩。該政策的影響已經蔓延到債券市場,引發了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币資産避險性質的懷疑,并推高了人民币資産的長期風險溢價。

"最近各行業監管的收緊讓海外機構投資者感到困惑。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立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網采訪時表示,"更有甚者,有些評論不是來自監管機構,一些媒體的評論讓海外機構感到擔憂。結果,中國股票在海外超賣,損失慘重,市值1.6萬億美元。他表示,海外機構現在對中國的股票持悲觀态度,并對其是否能夠投資表示嚴重懷疑。

渣打銀行中國宏觀政策主管劉傑告訴21世紀經濟,由于中國最近收緊了嚴格的監管,并在未來五年内繼續收緊,投資中國資産(包括離岸市場資産)的監管風險大幅增加。

"頻率的加快和監管節奏的加快,對多個行業的廣泛影響,缺乏過渡或規劃,以及下一個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從長遠來看,可能會使中國資産面臨更高的風險溢價,使這些公司被低估。"劉傑說。

在劉立剛看來,信心的恢複需要很長時間,風險溢價不是永久性的,但這場對中國股市的監管風暴打擊很大。美國出台《外國公司責任法》後,中國股票從美國退市的可能性明顯增加。此外,嚴格監管帶來的短期避險情緒,會讓海外機構對中國股市持謹慎态度,股市崩盤和波動也會影響國内投資者的信心。

"雖然投資者了解國内改革是必要的,并對中國的中長期經濟增長前景持樂觀态度,但目前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投資者投資考慮的主要因素。劉曉波預測,中國将在下半年推出更多支援性政策,以幫助經濟增長。市場認為,管理良好、更可預測、更溫和和限度的監管改革将有助于長期經濟增長。

吳子玉認為,當市場遇到突發事件或新政策時,總體反應會過大,這是正常的投資市場。

"從近期股市的波動來看,我們認為風險溢價确實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長期市場仍會調整,在短時間内,投資者首先需要了解新政策對利潤率的影響,并判斷後續是否有更多對行業利潤有影響的政策。"吳子玉說。

他說,事實上,在任何制度下,每個有長遠發展規劃的國家都必須平衡資本利益和社會需求。"如果未來政策溝通更加頻繁,我們認為這可能會減少短期市場情緒波動。隻要投資者認為中國能夠長期保持競争力,長期投資回報合理,更多的外資将繼續看好中國。"

<h4>人民币債券仍具吸引力的配置</h4>

劉先生認為,人民币債券仍然是對沖周期性風險資産的良好比對。"美聯儲減少或減少債券購買量預示着美國貨币政策開始正常化的好兆頭,但市場預計步伐将放緩,三角洲病毒在美國的傳播以及下半年美國經濟放緩也将推遲美國貨币政策正常化的時間表。 這在中國政府債券市場上仍然相對有吸引力。

"同時,中國貨币政策預期的管理和與市場的溝通更加有效,海外機構配置人民币債券的趨勢沒有改變。海外機構也增加了對中國美元債務的信心,而中國已經避免了這種債務。他補充說,随着地方政府評級能力的提高,人民币地方債也是海外機構投資的重要方向,信用風險可控但回報高,為長期機構投資者提供了選擇。

在瑞士百特資産管理公司首席政策師盧卡·保利尼(Luca Paolini)看來,雖然監管政策實際上會給中國的股票和債券市場帶來永久性的"風險溢價",但它們不應該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增長模式或對中國金融資産進行更廣泛投資的總體趨勢。"盡管如此,更加謹慎似乎是明智的,我們認為有理由從今年迄今為止中國債券的強勁表現中獲利。但他仍然是中國政府債券的持有者。

從短期來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将在2.8-3.0%的區間内小幅波動,瑞銀證券中國利率市場政策師夏偉預計。花旗銀行繼續看好中國政府債券,并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将保持在2.7-2.95%的範圍内。

據中央清算所最新統計,截至7月底,境外機構托管人民币債券金額約3.38萬億元,較6月份增加754億元,為近五個月來的最高水準。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