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丨孩子住院僅限女性家長陪護,醫院做法未免太死闆

評論丨孩子住院僅限女性家長陪護,醫院做法未免太死闆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2024-05-10 18:15釋出于四川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官方賬号

陪護工作非常辛苦,一個家庭能騰出一個人來陪護,已經很不容易了,哪裡還能考慮那麼多? 

近日,北京兒童醫院的一條“規定”引發輿論熱議。這源于市民劉女士遇到的一個難題:劉女士懷二胎出現了并發症需要住院治療,3歲的大寶又感染了較為嚴重的肺炎,也需要住院治療。當孩子排了4天終于等到床位時,卻被醫院告知住院治療期間隻能由女性家長陪護,男性家長不能陪床。但劉女士家實在找不出能陪床的女家長了,怎麼辦?

評論丨孩子住院僅限女性家長陪護,醫院做法未免太死闆

↑劉女士家孩子住院憑證

記者将這一問題反映給市衛健委,從業人員表示,由于這一規定是醫院的院内規定,并不是衛健委的統一要求,是以市民可以将相關訴求反映給本市公共衛生服務熱線12320。12320從業人員則表示将會記錄回報。 

無奈之下,家住昌平區的劉女士一家,隻能由孩子爸爸每天開車單程一個多小時送孩子前往醫院打點滴。 

那麼,住院陪護僅限女性,真的合理嗎?許多網友都表示不能了解,爸爸為什麼不能陪護?如果是爸爸帶孩子的單親家庭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當然,也有家長表示,比如受衛生間數量等因素的影響,隻允許女家長陪護有一定的合理性。 

巧合的是,我的孩子前段時間也生病住院了一段時間。作為孩子的媽媽,我當然參與了陪護,但由于工作原因,我并沒有太多時間待在醫院。最終,大部分的陪護工作,都是由孩子的外公承擔的。試想一下,假如這家醫院也一樣不許男性家長陪護的話,那我可能要崩潰了。 

在我陪護期間,醫院走廊裡、病房裡經常有男性家長進出,但這并沒有給我帶來很大的困擾。将心比心,我完全了解,當一個孩子生病住院時,這個家庭的其他成員一定都是着急甚至焦慮的,都希望孩子能早日康複,而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陪護工作非常辛苦,一個家庭能騰出一個人來陪護,已經很不容易了,哪裡還能考慮那麼多? 

尤其是現在,生育多孩的家庭越來越多,當其中一個或幾個孩子生病時,家裡可供“調配”的成年人更是捉襟見肘。隻允許女性陪護,把男性家長徹底排除在外,未免太不人性化了。同樣是在北京,記者又咨詢了其他設有兒童病房的綜合醫院,從業人員都表示,對于患兒家長性别不做規定。由此可見,不限制陪護家長性别,完全不影響患兒的住院治療。那麼,北京兒童醫院為何堅持這一“規定”? 

可以想象,醫院規定“住院陪護僅限女性”一定有其理由,比如前文提到的“友善”問題。但這些問題并非不能解決。比如說,現在的醫院病房普遍安裝了床簾,寬大的簾子一拉,一張病床就是一個小世界,能較好地保護患者和家屬的隐私。再比如說,病房走廊大多裝有監控,再加上醫院保安力量,患者和家屬的安全能夠得到保障。 

此外,病房是為了治療而存在的空間,在這裡,人們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舒适,确實會感到一些不便,這是正常情況。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患者家屬,都應互相體諒、配合,這樣才有利于患者的康複。因為相對于隐私權、安靜權等權利來說,患者的健康權更為重要。醫護人員應該以患者為重,醫院的相關規定也應一切從患者的利益出發。僅僅因為沒有女性家長陪護就拒絕患者住院,這樣的規定實在太過死闆。 

或許在過去,這家醫院确實“從來沒有男家長陪護”,但是,從來如此不一定就是對的,院方不該有所顧慮就因噎廢食,一刀切地拒絕男性家長陪護的權利。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醫院充分傾聽患者和家屬的意見,不斷改進相關規定,展現出更多仁心仁術。更何況,這還是一家兒童醫院,患病的孩子更需要溫暖呵護。那些死闆的規定,不僅妨礙着孩子的治療,還可能傷害着他們的心靈,醫院真的忍心?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土土絨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檢視原圖 636K

  • 評論丨孩子住院僅限女性家長陪護,醫院做法未免太死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