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作者:東方點兵

随着中國海軍新銳航母福建艦完成首次出航海試,回到了其建造地上海江南造船廠,全世界的軍事新聞,開始再一次聚焦到這艘全球最新銳的超級航母上來。這其中就必然少不了長期将中國視作假想敵,年年在邊境搞增兵挑釁的印度。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媒體《今日印度》報道頁面

印度軍事專家普拉迪普·薩加爾,在印度媒體《今日印度》上投書發文,分析評價了一番中國海軍新銳航母福建艦的發展程序。其核心觀點是,随着中國海軍福建艦的海試歸來,意味着中國航母的發展速度,已經全面超越并遙遙領先于印度。

盡管印度海軍也有自己的航母發展計劃,比如說新一代4.5萬噸級的印度國産航母,目前已經到了開工準備階段。

但印度專家認為,在中國海軍8萬噸級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已經全面建成并首輪海試完畢的當下,再去談論印度的新一代4.5萬噸級航母是無意義的。因為這意味着印度的國産新航母還沒開工,就已經輸給了中國。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中國海軍福建艦海試歸來

印度專家指出,印度不應該放棄與中國在航母領域的競争,而是需要一型更新更強的航母來取代舊式設計。此前對于中國航母發展的預判是錯誤的,事實已經證明了,從第一艘航母遼甯艦,于2012年入役開始,中國隻用了短短12年時間,就拉出了一支舉世矚目的3航母部隊。

這樣的發展速度别說是印度無法比拟,就連現如今美國造航母的速度都趕不上中國。而按照中國海軍現有的航母發展速率,印度專家預測稱,到2050年時,中國将擁有多達10艘航母,這意味着印度将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加快海軍現代化,以維持印度洋地區的力量平衡。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看完印度專家的一同分析,隻能說依舊是充滿了印度式的不切實際。印度癡迷于和中國在航母領域展開競争,具體可以拆分出來三個原因,首先是印度海軍自己的路徑依賴。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海軍的“路徑依賴”與印度洋野心

和傳統的刻闆印象不同,印度海軍實際上是一支航母使用曆史悠久、足具經驗,并且真的在實戰中,取得了對印度而言“重大戰果”的海軍。

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争中,印度海軍使用航母封鎖東巴基斯坦,最終實作了分離東巴基斯坦,使之獨立為孟加拉的目的,取得了印度航母戰史上最大的一次實戰成果。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參加了第三次印巴戰争的印度海軍老“維克蘭特”号航母

自此以後,印度海軍對航母的依賴性和重視程度,就一路有增無減。先是從俄羅斯采購并更新改造蘇聯退役的載機巡洋艦,将之改造為航母;後又推動國産航母計劃落地,并取得實際成果,建成了新一代的“維克蘭特”号。

繼承了在第三次印巴戰争中,取得空前戰果的老“維克蘭特”号艦名。由此也能看出,印度海軍對航母給予了何等厚望,寄希望于航母能在與中國的對抗中,再取得如曆史上那般的巨大戰果。

除此以外,印度癡迷于和中國,在航母領域展開競争的第二個原因,是曆屆印度政府對于“絕對掌控印度洋”的龐然野心。在印度高官政客們眼裡,海的名字既然叫“印度洋”,那就應該是印度絕對掌控的一片海洋,不容外人染指、隻能印度一家獨大。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總理莫迪登上印度國産新航母“維克蘭特”号

而作為建立并長期維持區域制海權的直接手段,印度海軍自然就承擔起了實作“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印度洋”這一“印度大夢”。想要達成這一目的并不輕松,翻遍武器庫的印度海軍,認定航母這一現代海軍的最強水面作戰平台,是最符合現行需求的武器。

畢竟美國航母的全球部署建立制海權,已經起到了示範作用,且印度海軍自身也有很強的航母路徑依賴,各種層面上都可謂是“一拍即合”。

印度海軍的最終目标是,憑借航母可長期遠洋部署,航程遠、作戰半徑大、自持力強的特性,建立起可信可靠,可持續性的封鎖印度洋海空域能力。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海軍新航母“維克蘭特”号

換言之,隻要印度人想、印度人願意,那麼印度洋就“片闆不得過,飛機不得飛”,真正實作“印度洋是印度人的印度洋”,徹底掌控這一重要的國際商貿水域。通過達成這一目的,來增強印度的所謂國際影響力、話語權,以期擷取更強的大國地位。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癡迷于對抗挑釁中國

最後,印度癡迷于和中國展開航母競争的最重要原因,是近些年來持續不斷的中印争端。印度方面年年給中印邊境增派大量兵力與新銳裝備,妄圖用印度蠶食吞并周邊鄰國,曆來最擅長的“切香腸”方式,侵犯染指中國領土。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總理莫迪

但在解放軍強有力的反擊下,印度這些年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經費,在中印邊境上卻始終未能寸進半步。

在幾次有限的沖突中,還出現了印軍被打到屍橫遍野、傷亡慘重的情況,可謂是丢了裡子又輸了面子。盡管印度政府對此采取的處置态度,還是一如既往的“隻要我不承認,那就無事發生”,把大敗強行吹噓為大勝來進行輿論找補。

但印度政府面臨的實際問題是,在中印邊境上花了這麼多錢、浪費了這麼多時間,結果到頭卻一無所獲。這意味着印度長期以來施行的反華戰略是失敗的,于印度的内宣需要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那麼既然陸地不行,是否可以可以換一個方向對中國下手?在海上對華圍堵封鎖的可能性,自然就被擺上了印度政府的辦公桌。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海軍雙航母編隊

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強工業國、最大的航運出口國,外貿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三駕馬車”之一。而印度洋方向上的航線,則是中國海上貿易航運線的必經之路,大量出口工業品、進口原材料,都需要途經印度洋方向往來于中國。

此番情況讓印度看到了從中下手的可能,根據印度智庫、印度媒體、印度軍方現役以及退役人士,近些年來所發表的一系列涉印度洋方向反華言論來看。印度現在,是真的計劃在戰時自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在印度洋上建立起對華海上封鎖線,禁止任何中國進出口船隻通過。

妄圖以此來摧毀中國經濟、擊垮中國的戰争潛能,甚至實作對中國的“不戰而勝”。并在後續的戰後談判中,擷取到更多的對華談判籌碼,妄圖以此逼迫中國在談判桌上讓步,進而實作“印度反華大獲全勝”的終極目标。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寄希望于戰時用航母封鎖印度洋,禁止中國通行

巧合的是,産生如此想法的境外反華勢力,不止是印度一家。翻看近些年來的美軍以及美智庫報告,不難發現美軍在印度洋方向,同樣有着很大的反華圖謀。

美軍所打的如意算盤,與印度基本一緻。指望在全面對華脫鈎的情況下,封鎖印度洋航線,切斷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摧垮中國經濟,進而實作“逼迫中國讓利妥協或戰場取勝”的最終目标。美國近些年來積極拉攏印度,加入自身為主導的亞太反華圈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如此。

因為在歐洲要對抗俄羅斯、在中東要對抗伊朗為主導的“抵抗之弧”,美軍近些年來的兵力使用,已經是越來越入不敷出、捉襟見肘,無法在印度洋方向上抽調出太多的兵力,來實作“封鎖印度洋禁止中國通行”的目的。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美軍在疊戈加西亞基地派駐轟炸機,作戰半徑覆寫印度洋

這時,手頭現役2艘航母,且有更多後續航母計劃,擁有較強區域内海軍實力的印度,自然就成了美國“理想的反華合作夥伴”。利用疊戈加西亞方向上,派駐部署的美軍戰略轟炸機部隊,提供戰役級的空中支援,掩護印度海軍的航母編隊,組成聯合的海空戰役叢集。

且印度洋縱深方向,同時也是解放軍“區域拒止\反介入”體系的短闆,這在美國人看來,就是一處很好的“聯印反華”戰場。

印度出于種種自身考量需要航母,積極慫恿印度反華的美國,也支援印度大建更多的航母,進而為自身既定的反華戰略服務。但印度政府曆來“好高骛遠、好大喜功、不切實際”的老毛病,在和中國競争航母發展上也還是一點沒變。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印度反華戰略的不切實際

印度現行的對華競争式航母發展政策,完全是不在乎客觀實際,不考慮自身的工業和造船業短闆,硬要拿自身劣勢來和全球最強工業國、全球第一造船業大國的中國來拼。那什麼樣的行為,必然會衍生出與之相對的後果。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僅造艦能力一項,印度就遠無法和中國相比

印度人現在,連新造的“維克蘭特”号都沒收拾利索,下一艘航母還在紙面方案期尚未開工,就已經被中國的新航母福建艦遠遠甩在了後面,這還隻是個開始。

随着中國航母事業的不斷發展,往後還會差距更大、甩得更遠,不以印度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就是不知道印度人到時候承受不承受得起如此現狀。

至于印度人想利用航母封鎖印度洋,搞航母路徑依賴,重制第三次印巴戰争中的“輝煌勝利”,那隻能說印度人選錯了對手。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中印兩國的現代化軍力建設發展,已經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面上,解放軍有的是辦法反制印度海軍的航母,更有能力打穿印度,妄圖用兩艘航母就拉起來的脆弱封鎖線。

航母實力強如美國海軍,都已無法再在中國家門口憑航母耀武揚威,印度人最好還是好好想想,自己的現行“反華戰略”到底有多麼不切實際。

印度專家罕見承認:對中國判斷有誤,新航母還沒開工,已輸給中國

文章中部分内容來源:

印外長又炒:中國一直是印度最大挑戰,要小心中巴聯手丨觀察者網

過度渲染涉華議題隻會“反噬”印度丨環球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