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調查:各家銀行執行不一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張益銘

近期,多家銀行官宣停售旗下智能通知存款産品或停止自動滾存通知存款。

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監管就下調了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類活期存款自律上限,并要求停辦不需要客戶操作、智能自動滾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此已有不少銀行陸續停售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但記者對各銀行分行及網點電話采訪時發現,不同銀行對“智能通知存款”的定義和政策收緊情況不盡相同。

停售短期期限自動滾存産品,同類長期限産品不受影響

近日,光大銀行公告稱,簽約光大銀行對公周計劃、對公智能存款A款(37天存期)及對公智能存款B款(7天存期)等自動滾存型通知存款的賬戶,自5月15日起停止自動滾存通知存款,已滾存的通知存款到期後資金轉回至簽約活期賬戶,然後系統将自動進行解約處理。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調查:各家銀行執行不一

圖檔來源:光大銀行官網

政策調整究竟涉及哪些産品?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分别緻電該行對公部門了解情況。

“(自動滾存型通知存款)跟通知存款有點差別,雖然叫通知存款,但對客戶我們都叫智能存款或周計劃。”華東地區某分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停止自動滾存後使用者可否手動操作續存?

該人員表示,該類産品為簽約類産品,由系統自動滾存,人工無法幹預,是以停止自動滾存就意味着停售該類産品。不過,此次政策調整僅涉及短期限産品,如7天、37天,長期限如3個月期不受影響。

華北地區某分行管理智能存款産品的從業人員則表示,“我們(現存)的智能存款分為兩種:一種是智能存款A款是以期限進行資金的存儲,它分為3個月、6個月、1年、3年,均可以做自動滾存。另一種是智能存款B款,是按照存款金額的比例進行配置設定,期限分為3個月、6個月、1年,均可以做自動滾存。”

上述華東地區分行從業人員為記者具體描述了該類産品的操作過程。

“以原來的7天期産品為例,每到7天,賬戶内的錢會自動滾出來幫你結息,把這七天的利息先給你。如果賬戶上滿足條件,就繼續下一個周期,連本帶利再滾進去。如果未滿周期支取則按活期利率計算,滿足周期則按照對應周期的利率來執行,以每個周期起存日的利率計息。”

上述華北地區從業人員也表示,按照對應期限定存的挂牌利率計息,可根據存款數額上浮。

此外,記者注意到,個人業務方面,該行“天天存”“周周存”産品也将于2024年5月15日起停止運作。

與對公産品調整類似,個人業務的調整也保留了期限較長的“季季存”産品。

“早就停售了,如果是新客戶,去年就簽約不了了,(隻是)老客戶還一直持續。5月15日起老客戶也沒有了,變成季季存了。”光大銀行北京市朝陽區某支行理财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在該行此前的宣傳中,将“周周存”産品稱作具備自動轉存功能的7天通知存款産品。不過,與對公賬戶類似,該類産品并不需要客戶提前預約。

“符合條件以後,自動存入。如果需要用錢,系統會判别活期賬上資金是否足夠,如果不夠,就從季季存裡出錢補足。如果存滿三個月,按三個月定存計息。如果到期未支取則本息自動滾存。”上述理财經理介紹。

“需要用的話,系統會自動從最後一筆存進去的金額提取,提取的部分按活期計算。”北京市西城區某支行理财經理告訴記者。

與光大銀行類似,平安銀行早前停售的“智能通知存款”産品也屬于智能存款産品。

停售帶自動預約支取功能的“智能通知存款”

不過,上述光大銀行華北地區分行從業人員告訴記者,該行普通通知存款也沒有自動預約了。

“七天通知存款則必須提前七天通知約定支取存款,利率按照取款當日的通知存款利率計算。”

何為自動預約的通知存款?實際上,早在去年5月監管就下調了協定存款、通知存款等類活期存款自律上限,并要求停辦不需要客戶操作、智能自動滾存的通知存款,存量自然到期。此已有不少銀行陸續停售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調查:各家銀行執行不一

今年四月中旬,廣發銀行釋出《機關通知存款業務服務調整的公告》稱,該行将于5月上旬下線機關通知存款業務自動滾存服務,存續中的資金将根據具體産品服務規則調整為非滾存服務模式或返還至客戶的簽約活期賬戶。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調查:各家銀行執行不一

圖檔來源:廣發銀行官網

4月底,渤海銀行釋出公告稱,該行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産品将于2024年5月1日起自動終止,終止後存量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産品統一變更為“通知存款+”産品。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調查:各家銀行執行不一

圖檔來源:渤海銀行官網

大連農商行也于4月底官宣自2024年5月14日起,該行智能通知存款産品取消自動轉存功能,客戶需在支取日前1天/7天進行通知預約。

今年3月份,福建省内的多家銀行,例如福建農信社、福州農商行、廈門農商行、連江農商行、三明農商行、平和農商行、南岸彙通村鎮銀行、古田刺桐紅村鎮銀行以及當地多家村鎮銀行相繼釋出公告,表示下架“富利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每經記者緻電上述銀行網點了解到,受上述政策影響的主要是帶自動預約支取功能的“智能通知存款”,而正常的7天及1天通知存款則不受影響。

“以前那種是本息滾存,到了七天本息自動支取後,再自動滾存。現在不允許了,您要支取必須提前預約,回歸最傳統的通知存款業務,隻按本金算利率。”廣發銀行北京市豐台區某支行對公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渤海銀行北京市東城區某支行客戶經理則告訴記者,“老客戶自動轉成‘通知存款+’,新客戶也可以購買‘通知存款+’。需要注意,以前的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産品您想支取的時候,不需要預約,隻要超過七天就按照七天通知存款利息計息。但是現在變成‘智能存款+’,您支取的時候需要提前預約,如果沒有預約支取,就直接支取,利息隻能按活期計算了。”

記者随後緻電福清彙通農商銀行、福州農商行,上述銀行也表示,“智能通知存款”産品已全面下架。

福清彙通農商銀行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智能通知存款”成本很高,每七天自動續一次,前七天利息也接着存進去,三個月結一次息。現在的通知存款産品需要提前預約,直到支取時才結息。

不過,記者注意到,對于通知存款産品,不同銀行的計息規則也不盡相同。

光大銀行上述華東地區分行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通知存款産品以支取當天的挂牌利率計息,是以客戶要注意利率變化的風險。

而上述廣發銀行從業人員則表示,如果挂牌利率發生變化,則以挂牌利率變更生效日為界,生效日之前按原來的挂牌利率計息,生效日之後按變化後的挂牌利率計息。

專家:銀行應将負債成本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内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目前,存貸利率進入下行通道,商業銀行淨息差下滑壓力顯現,但不少銀行仍熱衷于争奪更多的市場佔有率和客戶資源,各種形式的高息攬儲現象層出不窮。銀行應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不追求簡單的規模增長和市場佔有率,既要保持存款業務穩定增長,更要将負債成本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内。

截至2023年末,大陸商業銀行淨息差已經下降至1.69%,首次跌破1.7%關口。從近日公布的上市銀行年報看,上市銀行淨息差普遍出現下降。淨息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銀行加大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力度,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次下降。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 調查:各家銀行執行不一

董希淼預計,2024年,在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情況下,銀行淨息差可能還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成為商業銀行的共同選擇。但不同的銀行由于市場競争、客戶定位、負債結構等因素有所不同,調整存款利率的節奏、幅度各有不同。

他進一步表示,部分銀行調整大額存單、定期存款、協定存款等産品發行計劃(包括壓縮發行規模、暫停部分産品等),以及下架智能通知存款産品,主要是為了降低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總體而言,2024年商業銀行仍将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減緩息差縮窄的壓力。除了下調存款利率之外,商業銀行還應減少對存款的利息補貼以及利息之外的費用,進一步壓降存款的隐性成本。

對投資者而言,董希淼表示,在各類資管産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盡快調整好投資心态,降低對投資收益的預期。總體而言,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綜合進行資産配置。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希望獲得較高收益,那麼應承擔更高的風險;如果不希望承擔較高的風險,那麼應該接受較低的收益。投資者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貨币基金以及儲蓄國債等産品。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