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

作者:金融電子化

文 / 本刊記者 馬俊

綠色金融的發展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當時全球開始關注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随着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們逐漸認識到金融資本在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綠色金融應運而生,旨在引導金融資本流向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領域的項目。

在綠色金融的發展曆程中,一些重要的裡程碑事件值得關注。例如200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共同發起了“赤道原則”,這是一套自願性的金融行業準則,旨在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中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赤道原則的實施,标志着綠色金融開始在國際範圍内得到認可和推廣。此外,一些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也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例如,中國政府于2015年出台了《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确提出要發展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産業發展和生态文明建設。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财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證監會等七部門聯合釋出了《關于建構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确了綠色金融的定義和發展目标。

随着綠色金融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涉足綠色金融市場。例如,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基金等金融産品不斷湧現,為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援。同時,綠色金融也逐漸成為國際合作的重點領域,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紛紛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

綠色發展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清華校友總會碳中和專委會籌備組成員、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高品質發展與低碳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秦寶波表示,1月9日,《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發表署名文章:The Latest Dirty Word in Corporate America:ESG,直擊美國國内目前面臨的ESG争議。雖然這篇文章在美國沒有引起多大的影響,但在中國卻造成了很大的轟動,自媒體文章紛紛解讀美國不再做ESG綠色相關投資,其實并非如此。在這些争論背後,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在影響着綠色金融發展,就是碳排放資料。現在很多企業通過“漂綠”号稱自己實作了碳中和,但是卻沒有相應的标準和資料做支撐,這些行動并沒有對碳中和的發展起到引領和推動作用,反而引起了社會的負面情緒,這也是歐洲在禁止企業随意用“碳中和”作為企業标簽的出發點。但這并不是在否認碳中和和綠色發展,反而是要通過規範推動發展。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

清華校友總會碳中和專委會籌備組成員、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高品質發展與低碳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秦寶波:通過有效的碳市場建立起健康有效的綠色金融服務市場,是新質生産力得以充分發揮的保障,也是我們與國際市場建立起有效合作的抓手和保障。這需要政府引領和夯實市場發展所需要的底層基礎,也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建立标準,開發技術,協同踐行。

據了解,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世界資源研究所、Carbon Disclosure Proiect,聯合國契約組織共同推出的“科學碳目标”行動已經聯系了占全球上市公司1/3市值的上千家公司共同建立行業碳減排路徑和标準,以此推動企業規範釋出碳資料相關資訊。如果産業鍊核心企業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碳排放标準将易于推廣到更多的領域和行業。在此基礎上,綠色金融就有了明确可靠的抓手,很多金融産品的定價和服務就會事半功倍。

綠色發展是全球共同的責任和目标,這就需要全球政府和企業以及公益組織協同,特别是在标準方面,更多的标準并無助于綠色目标的實作,是以我們國内的相關組織應該更積極參與到國際的合作中,并推動相關标準在國内落地。

大陸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人民銀行在2021年釋出了《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綠色金融業績評價方案》,将綠色融資、環境披露等業務納入業績考核之中,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升,部分地方金融機構正設立專門開展綠色金融業務的分支機構、事業部、營業部等,不斷健全綠色金融組織體系,為服務于“雙碳”目标提供金融支援。此外,自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後,金融機構廣泛開展碳金融産品創新,不斷推出各項碳排放權配額抵質押融資工具,加強金融市場與碳市場之間的關聯,提高金融業務創新對碳定價的推動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文認為,綠色金融支援“雙碳”目标的政策支援力度空前加大。2021年年初,央行将“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架構和激勵機制”納入了2021年十項重點工作之中,主動引導綠色金融服務于21世紀低碳經濟發展。4月,《綠色債券支援項目目錄(2021年版)》正式釋出,删除了涉及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産和清潔利用的項目類别,增加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綠色項目,以更好地服務于“雙碳”目标的融資需求。11月,央行正式推出了碳減排支援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企業提供碳減排貸款,極大地提高了資金投向“雙碳”目标的精準性和直達性。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王文:目前,大陸的綠色發展之路已經成為未來數十年内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基調之一。有統計資料表明,中國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所需資金投入規模為150萬億到300萬億元人民币,這意味着大陸每年需要投資3.75萬億到7.5萬億元人民币。在此大背景下,綠色金融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甚至可以稱之為大陸金融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和行業轉型更新的關鍵血脈。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田昆表示,近年來,個人碳賬戶建設方興未艾。大陸“雙碳”戰略目标不斷推進,在産業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根據2021年中科院的研究結果,在中國全社會碳排放總量中,生産端占47%,消費端占53%,個人消費占大陸碳排放總量過半。個人低碳減排行為越來越重要,用來記錄、計算和激勵個人綠色行為的個人碳賬戶應運而生。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

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研究部總經理 田昆:《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将“加強生态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重點任務之一。個人碳賬戶平台的建設将進一步鼓勵個人綠色減排行為,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态意識,建構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動全民踐行綠色理念,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标的實作。

王文介紹到,大陸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規模進一步擴大。目前綠色信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根據央行提供的資料,截至2023年末,中國本外币綠色貸款餘額30.08萬億元,同比增長36.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6.4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8.48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别為10.43萬億元和9.81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3%,表明随着“雙碳”目标相關工作正式進入快車道,綠色金融支援低碳減排力度展開了跨越式的提升。

田昆表示,個人碳賬戶共享平台建設路徑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構。據了解,目前個人碳賬戶分散于政府、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平台等,确實存在幫助個人一站式查詢各主體下碳賬戶資料的需求。跨行業、跨地域的個人碳賬戶資料共享,有助于減少重複建設,加強标準化工作,吸引更多機構搭建個人碳賬戶體系,鼓勵個人綠色低碳行為。依托分布式技術對個人碳賬戶資料進行共享,可以在資料不出庫的情況下,僅在個人授權查詢時實作個人碳賬戶資料的一站式彙總,同時滿足資訊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的要求。

以“綠色算力”助推數字經濟

在推動綠色金融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資料中心成為落地的關鍵基礎設施,也是實作“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建設綠色、安全和高效的資料中心,成為金融行業的重要抓手。這不僅是金融行業履行社會責任、政治責任,也是自身業務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内蒙古有限公司政企客戶部副總經理王科峰認為,智慧算力低碳資料中心對于助力金融企業的“雙碳”戰略落地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作為國家八大算力樞紐節點之一,内蒙古在發展算力産業方面具備天然的區位、氣候、用地、綠電等綜合優勢,不僅可以有效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的算力需求,還有充足綠色能源可支援資料中心可持續發展,有力支撐“東數西算”工程落地。中國移動作為三大營運商之一,具備雲網一體化服務的優勢,且呼和浩特是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連點,與國内18個主要城市實作了直連,網内網間互訪時延較優。目前已有省内外黨政、金融、網際網路等一百多家行業客戶入駐園區,包括中國移動集團服務全球移動客戶的三朵雲,近一年來也落地了雲設計、雲遊戲、雲渲染等領域的算力應用。目前從規模、能力、經驗上,都能有效承接京津冀、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算力需求。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内蒙古有限公司政企客戶部副總經理 王科峰:大陸近五年算力年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作為國家八大算力樞紐節點之一,内蒙古在發展算力産業方面具備天然的區位、氣候、用地、綠電等綜合優勢,不僅可以有效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的算力需求,還有充足綠色能源可支援資料中心可持續發展,有力支撐“東數西算”工程落地。

為此内蒙古公司基于移動雲建構一體化算力服務中心,服務設計、XR等行業市場。在平台底層融合了移動雲的資源能力和異構GPU的算力能力,來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算力需求。在中間層,按照算網大腦的設計思路,逐漸建構意圖感覺、需求分析、算力編排排程能力,并且将這些能力和基礎算力封裝成不同的業務平台,服務不同的行業。在最上層,針對不同行業的細分領域,引入了各類應用,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依托内蒙古算力叢集的産業配套政策和服務支援,在算網能力、算網應用以及産業生态方面不斷提升能力和擴大規模。通過打通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大帶寬直連、落地算網大腦、算網交易等,力争算網能力領先;基于算力+AI+大資料等能力,推出AI訓練、電信版ChatGPT、行業大模型等更多的數智應用,賦能千行百業。最終将中國移動呼和浩特資料中心打造成北方智算中心,以“雲渲染、雲視訊、雲遊戲、AIGC”為算力銘牌,推動算力産業應用生态落地。

多方合力攜手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民生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周曉表示,首先就是要在戰略上保持同頻共振。不管是銀行機構還是非銀金融機構,都應該深化對綠色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和長期性的研究和認知,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局,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二是編織多元的産品體系。金融機構可以重點聚焦清潔能源、節能減排、低碳科技、碳權交易等綠色發展領域,加強集團内的母子協同,加強和外部金融同業的合作,共同來搭建完整的綠色金融産品體系。三是要深化細分行業的綜合服務。在綠色金融産品體系的基礎上,金融機構可以強化針對細分行業的縱深次元的綜合服務,針對這些細分行業的特點、痛點、堵點,來制定行業綠色發展的綜合解決方案,整合運用這種結算、信貸、債券、供應鍊、股權、基金、證券化等多種手段,積極地助力高碳行業的低碳轉型,還有新興行業的綠色發展。四是要延伸到産業的生态圈。通過深化和核心企業的合作,建構大中小微一體化的服務體系,綜合運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與産業鍊上下遊的客戶共建互利共赢的綠色生态圈。五是在碳金融方面開展創新探索。碳市場日常的營運要通過基礎設施系統來落地,而這裡又離不開結算銀行的一個支援,結算銀行可以通過專業高效的資金結算服務,保障碳市場詢價、交易、履約的順利進行。

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

民生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 周曉:綠色金融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撐,是實作大陸雙碳目标的堅實後盾,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金融機構自身轉型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作為綠色金融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民生銀行初步建立起了多元立體的綠色金融管理體系,到2023年三季度末,全行的綠色信貸規模超過了2500億元,比年初增長了39%,增速應該說是連續三年保持可比同業的前列,而且廣泛服務于全國碳市場的會員企業。

王文表示,金融業就是“‘雙碳’戰争”的糧草,在“雙碳”工作中扮演了資金供應、流動性支援、風險管理、價值實作等重要角色。一是要不斷提高金融業與“雙碳”目标的相容性。新時代中國生态文明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将帶來數百萬億元的資金需求,需要金融業開展颠覆性的改革才能滿足。二是金融業應加強對全國碳市場建設創新的業務支援。碳排放權和碳定價對于“雙碳”目标下的碳排放總量控制、碳減排階段性目标安排具備最直接的調控作用,更離不開金融業的創新關聯。三是金融業具備擷取資訊和資料的優勢,應積極承擔“雙碳”目标下的資訊披露和資料庫建設工作。在綠色項目審批過程中加強對企業的碳核算、碳核查、環境資訊搜集和披露力度,從直接和間接能源消耗、相關污染排放物開展經營活動的環境統計披露,綜合參照碳核算金融合作夥伴關系(PCAF)和氣候相關财務資訊披露工作組(TCFD)的測算方法開展模式創新,根據貸款人和貸款項目的行業特征、貸款數額等綜合計算信貸和項目的碳足迹,最終建立起碳足迹、環境披露、金融資訊的綜合資料庫,為碳減排的經濟效益測算和企業轉型金融體系建設提供基礎資料支援。

總之,綠色金融的發展曆史是一個不斷演變和進步的過程。從最初的探索和實踐,到現在的全球範圍内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廣,綠色金融已經成為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随着全球環境問題的不斷加劇和可持續發展目标的不斷推進,綠色金融将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為建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做出更大貢獻。

(此文刊發于《金融電子化》2024年4月上半月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