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作者:山徑主編肖殿群

【山徑文學社推介】

·

·

【程凱華】

·

1940年1月,毛澤東為了總結中國革命的曆史經驗,探求新形勢下中國政治和文化的走向,他在延安出版的《中國文化》創刊号上發表了《新民主主義論》。在這篇專論中,毛澤東回顧了“五四”以來新舊文化鬥争的曆史,高度評價文化新軍的偉大功勞,并以他遒勁的筆力,一氣呵成地寫下了關于魯迅的那段著名的、最精彩和最動人的曆史評價:

在五四以後,中國産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而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着敵人沖鋒陷陣最正确、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698頁)

這一段話高度概括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和革命史上的光輝業績、崇高地位和巨大作用,是對魯迅最全面、最正确、最深刻的評價。已故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李何林先生曾說:“五四以來,有很多人評價過魯迅的作品和思想,但從來沒有人像這樣全面、這樣深刻地用三個‘偉大’三個‘家’來概括他的一生。”(李何林《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紀念魯迅誕生一百周年學術讨論會論文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頁。)

李何林先生的這個看法是符合曆史事實的。在毛澤東之前,雖有馮雪峰,特别是瞿秋白的論文對魯迅的著作、思想和戰鬥作出基本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評價,但對于魯迅的認識仍然存在着原則性的分歧。“魯迅是誰”這個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明确的解決。攻擊、誣蔑魯迅的人就不用說,即使進步的文化界,向來也隻把魯迅單純地作一個文學家來評論。過去也有人評論過魯迅的思想,但很少有人說他是“思想家”,更沒有人說他是“偉大的思想家”;至于“偉大的革命家”在有些人看來,那就更談不上了。瞿秋白在《<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中,雖然概括了魯迅的革命傳統和思想發展道路,但也沒有把魯迅提到“偉大的文學家和偉大的思想家”的高度來認識。《序言》對魯迅雜感的分析是相當深刻的,但在瞿秋白的心目中魯迅隻不過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偉大的文學家和偉大的思想家”這幾個光輝的字眼始終沒有出現在他筆下。毛澤東就不同了。他滿腔熱情、斬釘截鐵地稱贊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革命家。他沒有局限于從“文學視角”片面地評價魯迅,而是高屋建瓴,從魯迅在文學史、思想史、革命史這三大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從“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三位一體的角度,從魯迅的著作、思想和行動所表現出的具體事實出發來評價魯迅,因而其論斷無疑是十分科學的,而這正是毛澤東論魯迅的傑出之處,也正是毛澤東比瞿秋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論述得更全面、更深刻的地方。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

偉大的文學家

在中國文學史上,魯迅作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其文學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他在小說、雜文、散文、散文詩、詩歌及文學史的研究和外國文學的翻譯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曆史貢獻。魯迅一生的著譯約700餘萬字,加上日記和書信,則在1000萬字以上。其中雜文700多篇,彙編為17本雜文集;小說33篇,結成了3個集子;散文詩和散文集各 1本;新舊體詩70餘首;書信400多封。此外,還輯錄校勘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集5本,寫作中國古典文學史專著2本;翻譯介紹10多個國家的作家作品和文藝著作。魯迅的著作已經譯成50多種外國文字,成為中國和世界文壇的寶貴精神财富。

這裡我們重點談談魯迅的小說和雜文。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說:“從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陸續的出現了,算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又因為那時認為‘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這裡“表現的深切”是講作品對封建制度和舊教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擊,真實地反映了生活,是指思想内容而言。“格式的特别”是指小說的日記體形式、白話的語言及其表現技巧上的獨創性。在中國新文學發展的曆史上,《狂人日記》以嶄新的思想和形式,把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曆史任務,完美地統一起來,進而徹底革新了小說,開啟了中國小說曆史的新紀元。

從1918年到1925年,魯迅在百忙之中創作了25篇短篇小說,結集為《呐喊》、《彷徨》。這兩部小說集反映了大陸辛亥革命後至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前夕的社會現實。大多取材于病态社會的不幸人們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兩部小說集提出了一系列與反封建民主革命密切相關的問題,例如,農民問題、知識分子問題,并将這些問題與辛亥革命聯系在一起考察,進而揭示出辛亥革命失敗的曆史教訓,起到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制造輿論的作用。從總的傾向到具體描寫,都和五四時代精神一緻,表現了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的特色。

作為中國小說現代化的發轫之作, 《呐喊》、《彷徨》兩部小說集各自以其強大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中國小說現代化的程序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奠定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基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

雜文是魯迅最突出的文學業績,也是魯迅進行戰鬥的主要武器。魯迅雜文,包括自己編集和後人補遺的,有17本集子,約158萬多字。如果将他的雜文加以編年,便可以清晰地看出其豐富的曆史内容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

魯迅的七百多篇雜文,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陸20世紀二十、三十年代政治鬥争和思想文化鬥争全貌。在中國革命史上,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以後,到1936年抗日戰争前夕近20年間思想、政治、文化戰線上的一系列鬥争,在魯迅雜文中都有反響和反映;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官僚買辦資産階級、叛徒、漢奸,以至一般有代表性的資産階級、小資産階級的錯誤思想、黨内“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魯迅雜文全都對之進行過針鋒相對的鬥争或嚴肅的批評。魯迅雜文可以稱為20世紀二十、三十年代用雜文形式寫的中國現代思想史、文化史、革命史,是反映“時代眉目”的特殊形态的史詩。

過去有人說巴爾紮克的作品反映了一個什麼時代,屠格涅夫的作品反映了一個什麼時代,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的作品反映了一個什麼時代……現在我們完全可以說,偉大的魯迅用七百多篇戰鬥性很強的雜文和幾十篇具有思想和藝術力量的小說和其它作品,從一個重要側面深刻地反映了一個偉大的曆史時代,即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開始打碎幾千年人壓迫人的社會鎖鍊這樣一個偉大的曆史時代。一個作家和一種文學作品,能夠發生的作用之大、之廣、之深,在魯迅身上,最突出地表現出來了。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人民的解放和新生,對于人民的革命事業,對于文化思想的建設,能夠以文學之力,以作家之身,作出這麼多和這麼大貢獻的,在中國文學史上,魯迅所做到的,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魯迅作為中國曆史上迄今為止的最偉大的文學家,即使站在世界偉大作家的行列裡,也是第一流的。如果不抱資産階級的藝術審美偏見,這個結論應該說是毫無問題的。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偉大的文學家)

·

偉大的思想家

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作為偉大的思想家,魯迅的世界觀經曆了由革命民主主義到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轉變。俄國十月革命前,魯迅曾經向西方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受過資産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和進化論思想的影響。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也給魯迅帶來了他夢寐以求的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從此以後,魯迅看見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積極投身于無産階級上司的新文化運動,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戰鬥呐喊。1927年,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失敗,對魯迅思想質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實行殘酷的血腥大屠殺,給了魯迅極大的震動。血的“事實的教訓”,使魯迅曾經信仰過的進化論思想“轟毀”了。他說:“我的一種妄想破滅了。我至今為止,時時有一種樂觀,以為壓迫、殺戮青年的,大概是老年人。這種老年人漸漸的死去,中國總可以比較地有生氣。現在我知道不然了。殺戮青年的,似乎倒大概是青年。”(魯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又說:“我一向是相信進化論的,總以為将來必勝于過去,青年必勝于老人,對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給我十刀,我隻還他一箭。然而後來我明白我倒是錯了……我在廣東,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書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是以轟毀。”(魯迅:《三閑集·序言》)通過長期的、激烈的階級鬥争實踐的檢驗,魯迅終于看到了作為主要思想武器使用了20多年之久的進化論的“偏頗”,勇敢地對它作了徹底的否定,毫不留戀地把它抛棄了。階級鬥争血的教訓,促使魯迅加緊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學習馬克思主義,掌握和運用曆史唯物論和辯證唯物論,開始由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這是一個根本的轉變。這個轉變是從一個階級向另一個階級的轉變,是從一個思想體系向另一個思想體系的轉變。有了這個轉變,使魯迅從根本上差別于一切資産階級作家、思想家、革命家,進而在他身上放射出燦爛的馬克主義思想光輝。

毛澤東指出:魯迅雖然“不是共産黨組織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動、著作,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毛澤東:《論魯迅》《毛澤東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又說:“魯迅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63頁)事實就是如此。

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又是偉大的文學家。他的深刻的思想絕大部分在他的文學創作小說和雜文中展現出來。魯迅兩部反映現實生活的小說集《呐喊》、《彷徨》的中心主題是“人的解放”。魯迅曾說,他之是以寫小說,是因為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啟蒙主義”思想,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基于這樣的創作理念,魯迅深刻地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解剖病态的國民精神,以動搖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在刻畫“沉默的國民靈魂”時,表達了對被壓迫被剝削的農民和知識分子等下層人民的深厚同情。與同時代的小說相比,魯迅的小說具有更加憂憤深廣的思想。魯迅的雜文題材非常廣泛,蘊含着豐富的思想内容,在思想理論上,除了很少談到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之外,幾乎涉及馬克思主義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舉凡人生、社會、曆史、現實、國家、民族、家庭、個人;哲學、政治、文化、藝術、美學、教育、科學、倫理和宗教,以及婦女、青年、兒童等方面的問題,魯迅雜文無不涉及。那真是一部特殊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事實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具有獨特意義的思想體系。關于這些方面的雜文研究,已經有人編輯和撰寫了《魯迅的哲學思想》、《魯迅的文藝思想》、《魯迅的美學思想》、《魯迅的教育思想》、《魯迅論文學藝術》,以及《魯迅思想論綱》、《魯迅思想研究》等類專著。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魯迅的雜文

·

  魯迅思想的載體,除了小說和《墳》中的早期幾篇論文,就是他的雜文了。我們說到魯迅的思想,主要就是魯迅雜文的思想。當然,魯迅還有《中國小說史略》等學術著作,但這些所占數量不多,而且其思想基本上屬于小說史的範疇。是以,魯迅思想可以說主要的成分就是魯迅雜文的思想。魯迅在文學上的極高素養,使他最善于把深刻的思想、豐富的内容和生動的形式,三者熔為一爐,用雜文的形式,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表現得生動、形象而又深刻、厚實。正如馮雪峰所說,魯迅的雜文“幾乎每一篇都閃耀着一個天才思想家的思想光芒,也幾乎每一篇都閃耀着一個典型塑造的巨匠和一個天才的諷刺作家的藝術光芒。”(馮雪峰:《魯迅的文學道路(論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魯迅雜文,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利器,又是藝術的明珠。這正顯示着魯迅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他的一個優點。

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魯迅既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列甯那樣畢生緻力于理論著述、勞工運動和社會革命,建立了科學的馬列主義學說的偉大革命導師,又不同于毛澤東那樣擅長理論、文學,又擅長政治、軍事,以雄才大略上司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的壓迫,建立了一個嶄新中國的偉大的人民領袖。魯迅是以文學為職業,畢生探索人的心靈、改造人的靈魂,并主要立足于思想文化戰線,為中華民族與勞苦大衆的解放而奮鬥終生的有獨創性、有自己顯著特色的偉大思想家。

關于魯迅思想的獨特性,馮雪峰曾有過精辟的分析。他在《回憶魯迅》一文中說:“魯迅先生不願意稱自己為思想家,卻願意看自己為一個戰士……自然,在客觀上他是一個戰士,同時也是一個思想家,因為他的思想是富于創造性的,并且也是有系統的……但他的思想的系統性,在他那裡是他的從事現實戰鬥的意志始終如一的自然結果,并不是他要創造一個思想體系或一個主義的結果。在他那裡,一切新的和好的思想,一切真理,不是要拿來砌造自己的學說,而是要用真理之光,來照徹現實和照明前進的道路,要把一切新的和好的思想用到現實的戰鬥上去……和一個平常所說的思想家和理論家比較,他确實更像一個戰士和斥堠,一面戰鬥着,一面探索着前進的道路,而這個戰鬥和探索的經驗與教訓是結成他的可貴的思想果實的基本東西。對于前人的學說、主義和思想,他也像一個戰士或一個實用家那樣,隻要于他有好處,多少有可作為武器或作為向導的作用,或者可以作為旁證,他就拿來運用,決沒有成見;但如果他認為在現實戰鬥上沒有什麼用處,他就不大留心,即使那些思想和主義在曆史上或在别國怎麼有名,怎麼有地位。是以,他的思想絕少是前人的學說或主義的演繹或發展,而基本上是他和中國人民的現實戰鬥的經驗和教訓的積累和結晶。”(馮雪峰:《回憶魯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版)

魯迅思想的獨特性,武漢大學教授易竹賢在其論著《魯迅思想研究》中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魯迅思想有四個特點:“首先,魯迅是執着現實的戰鬥的思想家”,“其次,魯迅是富于求實精神而又善于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家”,“第三,魯迅是善于把深刻的思想植根于豐富的知識,并表現于生動形式之中的思想家”,“第四,魯迅是嚴于自我解剖的偉大思想家”。是以易竹賢先生認為,魯迅作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既是充分‘中國化’了的,又是充分‘魯迅化’了的”。(易竹賢:《魯迅思想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

中國革命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經濟學家、曆史學家、國務活動家等等。像魯迅這樣偉大的思想家至今仍然是唯一的一位。這就是魯迅思想獨特性的表現。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偉大的思想家)

·

偉大的革命家

  魯迅作為偉大的文學家和偉大的思想家,是和他長期參加實際的革命鬥争分不開的。魯迅始終站在革命鬥争的最前面,一刻也沒有離開過革命的實踐。他不是那種關門寫文章書本上的“革命家”,而是不斷參加革命實踐活動的“革命家”。他的全部革命實踐,都同中國人民推翻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奪取政權的偉大鬥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早在辛亥革命前,魯迅在日本就參加了民主革命家章太炎上司的革命團體“光複會”的反清革命活動。“五四”時期,魯迅戰鬥在新文化運動策源地北京,向反動、腐朽的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文化作了英勇的鬥争,後又經曆了“女師大學潮”、“三一八”慘案。第一次大革命時期,他滿懷革命熱情,投身于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積極組織文化隊伍,開辟新的戰線,經曆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殺;土地革命時期,魯迅選擇文化鬥争的中心上海為戰鬥基地,參加了中國共産黨直接上司的革命作家的聯合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并成為“左聯”的實際領袖。還參加了共産黨的外圍組織“中國革命互濟會”、“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革命團體。在這些組織中,魯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極大的積極作用。他披荊斬棘,凡是當時革命的主要對象、主要敵人,他都針鋒相對鬥争過,批判過。魯迅後期從鬥争實踐中學習馬列主義,掌握了曆史唯物論和辯證唯物論,成為共産主義者後,就戰鬥得更英勇了。在國民黨的反革命文化“圍剿”中,作一次講演,參加一次集會,發表一篇文章,加入一個團體,都有被捕、被暗殺的危險;對他誣蔑、造謠、辱罵、恐吓、中傷,是常有的事。但魯迅大義凜然,英勇無畏,沖鋒陷陣,決不退縮,橫眉冷對千夫指,一直戰鬥到死。他的骨頭是最硬的,充分表現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是以,毛澤東說,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這是毛澤東代表中國共産黨和全國人民對魯迅的崇高評價。這個評價是正确的、科學的,是衆望所歸的。魯迅集“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三“家”于一身,實至名歸。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偉大的革命家)

·

毛澤東以三“家”一體的全面的、整體的觀點綜論魯迅、評價魯迅,對于我們研究魯迅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是,對魯迅這個曆史人物進行研究時,要充分考慮他所處的社會曆史條件,把他放在整個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革命史中去考察評價,需要從文學史、思想史、革命史這三個方面對魯迅進行全面的完整的把握和正确的綜合的認識。魯迅是一位用文學作武器在思想文化戰線戰鬥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既是現代文化(包括文學)革命的代表人物,也是現代思想革命的代表人物。魯迅既有高度的文學史、文化史上的價值,又有高度的思想史、革命史上的價值。毛澤東評價魯迅的傑出貢獻在于:他不僅充分地認識了魯迅的這些價值,而且精辟地論述了魯迅的這些價值。使我們更加明确地認識了魯迅的偉大。二是,對魯迅作品進行研究時,也需要有全面的完整的觀點,要從“文學”、“思想”、“革命”這三個視角去分析評價,也就是說,對魯迅的作品不僅要看到它們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還應當看到它們在思想鬥争和革命實踐活動中所起的作用。這樣,才能估量魯迅作品的文學價值、思想價值和革命價值。

曆史上任何偉大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曆史環境中生活着的具體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偉人,都有其偉大的曆史功績,也不可避免有其曆史局限性。毛澤東不例外,魯迅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不能因為毛澤東晚年的一些錯誤,而否定當年對魯迅的評價,更不能由于這些錯誤和後來蘇聯的解體、共産主義運動的挫折,而否定當年心向毛澤東、心向中國共産黨、心向蘇聯的魯迅。曆史終歸是曆史。所有問題必須放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中,進行全面的、具體的、實事求是的分析。隻有這樣,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要求。

·

試論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程凱華)|山徑

(魯迅的文學成就)

·

※ 作者簡介 ※

【程凱華】湖南邵陽學院中文系原系主任、教授、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學者。(程凱華教授是編者恩師)

·

【推薦閱讀山徑文學社作品】

點選連結-邵陽師專(山徑文學社)_文集_都市頭條

點選連結-先河(山徑肖殿群)

點選連結-山徑文學社小記(肖殿群)_廣州頭條

·

【山徑文學社肖殿群編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