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不喜歡你,記住莊子這4句話,你就赢了

作者:布衣粗食

《莊子·雜篇·徐無鬼》裡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堯帝打算把位置傳給許由。

許由聞訊,趕緊逃走,表示拒絕。

半路上,遇到許由遇到齧缺。

齧缺就問:“為什麼要逃走呢?”

許由說:“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緻其所惡則散。”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堯努力推行自己的仁義主張,許由卻認為不對,這是在幹擾群體的自由發展。

給愛就會親近,給好處就會拉攏,給勉勵就會勤勞,表示厭惡就會散開。為了什麼樣的結果,才怎麼樣去做,這都是短暫的行為。

現實生活中,有句話說得好:“人不是喊醒的,人是痛醒的。”

順着人性去做,讓對方自己覺醒,這樣的感情,聚聚散散,都對你本人沒有傷害。你一廂情願地去苛求大家相聚,隻是在傷害自己。

把莊子說的道理,用到父母和兒女、兄弟姐妹的關系中,也是可行的。展現了無為而治的處事方法。

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不喜歡你,記住莊子說的幾句話,你就赢了。

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不喜歡你,記住莊子這4句話,你就赢了

01

“愛之則親”:别讨好,他們沒那麼愛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與人的關系,是可以因為自己的态度轉變而轉變的。

你認為,隻要足夠主動去愛他們,他們也會反過來愛你。

可是很多時候,你一直讨好他們,他們不會感激,反而會變本加厲地傷害你。

你的卑微,換來的是感動,但僅僅是感動了自己。

在魏晉時期,有一個叫王祥的人,生母過世後,他和後母一起過。

後母朱氏不喜歡他,還常常虐待他。

為了得到後母的愛,他在冬天捕魚、抓黃雀,給後母提供更好的食物。

後母并沒有感動,而是要求他在大冷天,守護一棵蘋果樹。他在樹下默默流淚,蘋果都被感動了,自然掉落下來。

等他的父親也過世之後,後母仍舊對他很不友好,若不是弟弟王覽幫助,恐怕後母就會傷及他的性命了。

任何一種愛,都需要雙向奔赴。你一廂情願去愛,這是沒有必要的,也違背了“愛”的規律。

有句土話:“吃力不讨好,讨好不吃力。”

費力的讨好,需要舍去。把力量用在成就自己、自我愛護的方面。

02

“利之則至”:别幫忙,他們隻是喜歡你的錢而已。

當你有錢有位的時候,親戚朋友特别多。

順理成章,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在此刻對你更友善一些。

父母讓你掏錢,在老家蓋房子,修果園;兄弟姐妹也會向你借錢,或者讓你介紹好的工作。

你認為,曾經不喜歡你的人,終于開始改變了,對你笑嘻嘻了。

别急着下最後論斷,當你再一次落魄,就知道,什麼是“樹倒猢狲散”了。

或者有一天,你因為某種原因,拒絕借錢給兄弟姐妹,這沖突就來了。你之前對他們的幫助,也被說的一無是處。

“碗米恩,擔米仇”的古訓,也會發生在你身上。對父母、兄弟姐妹好一百次,一次不夠好,那麼之前的一百次好,都會被忘記。

是以呢,這靠給好處換來的喜歡,不要也罷。親人的感情,需要花錢來維系,但是不要花錢去購買。

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不喜歡你,記住莊子這4句話,你就赢了

03

“譽之則勸”:别勸勉,你改變不了他們的思維。

“譽”,就是贊美,好言相勸說等意思。

想一想,在機關上,你對同僚,說一些阿谀奉承的話,也會換來一陣子好感。甚至有的人,就是很虛僞,被吹捧了,就得意了。

在飯局上,互相吹捧的情況就更多了。大家都維系表面的和氣。

什麼都挑選好的說,似乎是情商。

你和父母、兄弟姐妹也說一些虛僞的話,恐怕是言不由衷了。

再則,你勸說大家要如何做,發現他們的優點和缺點,讓他們揚長避短。可是他們不會聽你的。

你的苦口婆心,往往換來的是一陣“白眼”。

人與人的層次、三觀不同,你的認知不能強加于人。你就是點贊,都要看場合,弄不好,點贊就被對方誤以為“幸災樂禍、見不得人好”。

你就讓他們,“不撞南牆不回頭”吧,雖然冷漠了一些,但是他們主動要走這一步。

04

“緻其所惡則散”:别難過,遲早都會走散。

不喜歡你的人,一步一步和你關系鬧翻,甚至會有一些很紮心的事情發生。

你不要難過,他們的情緒,他們的惡言,他們的惡行,你一旦在乎了,就會傷害到自己。

随着時間的推移,你長大了,有自己的小家庭了。那麼你會發現,父母和你,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錢财也是分開的,事業也是各自安好的。

至于兄弟姐妹,那就更不是一家人了,從血脈關系,慢慢變化到普通的親戚關系。能夠逢年過節,聚一聚,就已經很好了。

最紮心的是,父母很老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給贍養費,鬧得風風雨雨。父母過世,兄弟姐妹反目成仇。

是以你要提前看到關系的結局。你不再因為聚散而強求什麼,也允許散開,那就不會傷心了。

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不喜歡你,記住莊子這4句話,你就赢了

05

珍惜對你好的人,遠離對你不好的人,别管對方是誰。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了解人性。”

每個人都期待做自己,是以你要做自己,也允許父母和兄弟姐妹做自己,别有太多的幹擾。

他們不喜歡你,是他們的真實言行,你不要枉費心機地改變。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你能夠體察到人情冷暖,也會想到自己應該如何做。

一家人,也許就那麼幾口人,但是關系錯綜複雜,你管好自己就夠了。

你盡管帶上一縷光,有沒有人借光,都随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