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萬米潛标“開鎖”!哈工程劉凇佐教授獲評“工信傑出青年”稱号

作者:新街派 生活報

近日,冒着風高浪急的惡劣海況,哈爾濱工程大學劉凇佐教授和團隊學生們攜深海潛标系統開展海上試驗,他們自主研發的聲學釋放器在這次試驗中“大顯身手”,成功完成了潛标系統布放、測距、通信和回收。日前,劉凇佐榮獲第二屆“工信傑出青年”榮譽稱号,全國21人獲此殊榮。

為萬米潛标“開鎖”!哈工程劉凇佐教授獲評“工信傑出青年”稱号

實作萬米深海下“開鎖”

2021年11月,國産萬米深海着陸器坐底萬米之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與以往配備進口的深海聲學釋放器不同,這次應用的是劉凇佐教授和學生們共同研制的裝置,實作了萬米着陸器在航次中全部下潛的成功回收。挑戰萬米!中國已經有了能打開深海之“鎖”的自己制造的鑰匙!

布放在深海之下的深海裝備和儀器通常都造價不菲,需要在連接配接裝備的線纜之下放置重物錨定“鎖住”,才能穩穩地完成海下作業。裝置完成作業後,需要通過水聲釋放器這把“鑰匙”接收信号指令“開鎖”,才可以順利脫開重物上浮回海面。是以,各種海底資源勘探、海洋科學研究以及海洋環境監測裝備的海下布放和作業,均離不開深海聲學釋放器,它成為目前海洋工程領域用量最大的裝置之一。

但長久以來,在這一領域,大陸一直主要依賴進口裝置。“我們要打造中國自己的‘鑰匙’來開我們自己的水下‘鎖’。”在長期的科研實踐中,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劉凇佐與導師喬鋼教授帶領學生們研制出了工作深度可達11000米、負載能力大于10噸,集通信、釋放、測距功能于一體的全海深聲學釋放器。

為萬米潛标“開鎖”!哈工程劉凇佐教授獲評“工信傑出青年”稱号

打造全系列聲學釋放器

全海深聲學釋放器能實作大洋最深處的萬米海下“開鎖”,是否意味着各種深度均适用?答案卻并非如此。因為不同深度的水下環境都很複雜,存在不同的壓強、溫度、噪聲等情況,需要一一去研究和破解,實作裝置的最優化。

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首席科學家,劉凇佐帶領學生們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打造全系列聲學釋放器的科研攻關中,研制覆寫從幾百米到萬米深度的系列化、國産化海洋聲學釋放器,用以滿足不同深度、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聲學釋放器這樣精密度很高的深海裝置,其研制過程如同經過千錘百煉,要確定每一個環節萬無一失,每一個零部件可靠管用。”

在研制和試驗過程中,劉凇佐和學生們戰勝了一個個困難,攻克一個個難關,不斷地試錯、調整、更新,在無數挫折中站起來、扛下去,研制了覆寫200米、500米、3000米、6000米、11000米的系列化、國産化聲學釋放器。成功的背後是劉凇佐帶領學生們不畏艱難的長期堅持。

為萬米潛标“開鎖”!哈工程劉凇佐教授獲評“工信傑出青年”稱号

圖檔由哈工程大學提供

每次海試都要面對無數未知的情況,讓劉凇佐練就了臨危不亂、沉着鎮定地解決突發問題的“大心髒”。遠赴深海大洋做實驗,常常在海上一漂就是一兩個月,為了趕試驗進度,擷取各種海況下的資料,劉凇佐經常冒着極其惡劣的海況條件出海做試驗。“做海洋監測試驗,隻有通過我們的聲學釋放器的測距功能,才能得知裝置的‘行蹤’,是否已經安全抵達海底。”每當收到聲學釋放器傳回的資訊,團隊就感到猶如吃了顆“定心丸”。但有一次在試驗中,沉入水下的釋放器通信突然中斷。

劉凇佐一連24小時盯着螢幕前的代碼,廢寝忘食地排查裝置軟體和硬體,終于在排查電路時,發現了其主體邏輯滿足不了極端環境下的要求,趕緊調整參數,當看到螢幕上傳來一串熟悉的信号,滿眼紅血絲的他終于松了口氣。

培育船海領域未來領軍人才

“要以開放自信的心态進行高水準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對待學生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劉凇佐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将前沿科學研究融入人才培養各個環節,培養了“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挑戰杯”等超一流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獲得者等一批優秀人才。

劉凇佐還十分注重留學生的培養,先後指導了多名碩博留學生,他擔任主席舉辦中巴海洋資訊技術研讨會和教育訓練班,建立了常态化的國際合作與人才培養橋梁,利用文化交流的視窗,把中國的海洋大國形象傳播給全世界。

作為哈爾濱工程大學南安普頓海洋工程聯合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副院長,劉凇佐一直在探索“拔尖創新型人才”自主培養之路:讓學生在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中塑造真優勢,在開放辦學的豐富資源中練就真本領,在科研平台的真實環境中解決真問題。

劉凇佐牽頭謀劃未來技術學院《智慧海洋實踐與創新》綜合設計項目,整合校内外一流科研資源,将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解決重要“科研命題”作為“育人選題”,建構學生個性化成長路徑,學生自主設計培養方案,送出“一生一案”任務書52份,并已經全部進入項目組開展項目研究。

劉凇佐以政策改革創新為突破口,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機制,設計未來技術學院 “3+1+X” 本博貫通的個性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聯合學院國際化高層次人才合作培養方案。

龍頭新聞·生活報記者:呂曉豔

繼續閱讀